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时代的先锋写作(上)

(2009-06-12 09:21:17)
标签:

杂谈

散文时代的先锋写作(上)

王剑冰

新的时代必定要造就一批新的散文家,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文学的需要。

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刊物就已经用“新散文”为栏目推出一些作家作品。十数年过去,新散文的作家一部分沿袭了自己坚守的创作个性,一部分却也无可奈何地融入了大众散文的洪流,或者被铺天盖地的大潮所淹没。由此也可见出,新散文只是一个概念化的东西,是一个篮子,开初是想放进去一些最具新鲜感的花朵,但什么是最新,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导性界定。当初放进去的一些被称为新散文的东西,有些已经枯萎了,成了没有香气的干花。

就新近的新散文来说,其概念也有所不同,有是尽最大可能地从饱含思想汁液的现实中脱离出去,以光闪着彩釉的词句解说飘渺的空间,借以制造一些夸张的声势。有是完全的纯散文的反动,纯散文一直是一些散文家及评论家坚守的可怜的阵地,新散文以其夸张的气势,试图将散文写成宏篇巨制。有是不厌其烦地进行考古性发掘,古旧的历史、古旧的场景、古旧的事件、古旧的人物,通过字画、影像、回忆、旧物开发出来。与众不同的是叙述手法的变异,把原本顺畅的讲说形式折断、穿插、掺和,使读者的思路不断警觉地转向,惊讶地升沉。如果将这些材料一条条抻拉开来,就会发现作者运用了何种聪明的手法。这些作家首先是智慧的,智慧地运用了事件、人物、史实,运用了词语和叙述方法。

 新散文作家往往离体制散文较远,他们不是传统散文的束缚者,有的或可对传统散文的研究并不深刻。他们甚至常常对自己的创作表示怀疑,并时时否定自己。当然,更多的是否定他人。如果时常地保持冷静的头脑,倒还是好事情,一旦晕晕乎就十分可怕。以前讲各领风骚多少年,现在的散文现场却是各领风骚三五年。细心的会发现,三年左右时间就会有一些新面孔出现,如果也用“新散文”来框起来,那就是"新散文"的篮子里又有了新鲜的花朵。这些新鲜的花朵还会掩盖那些再次失去香色的干花。就目前来讲,一些作家不满足于旧有的散文的作法,以自身的创作实践力图走出一条新路,这是好的,让人感到星火的流动,是否能形成燎原之势,还要看公众的响应度及他们的持久性。下面谈几个关于新散文的话题。

 

一、一些散文集集中地显现出了新散文的特征

一些散文集的出现使散文园地有了一种生机盎然的新意,其无论是题材、手法,还是语言表述都另展风格。

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是一部语言艺术及思维方式较为独特的散文集,我们读的时候也可以把他作为散文诗来读,作者原是位诗人,因此他的散文里边多带有了诗性的色彩。语言极具诗化,叙述的事情往往具有某种意境或意象,其扛着的一把铁锨,成为其农业中人的个性化特征,或者说是道具。其所叙事物多为农村性,像《逃跑的马》、《卖掉的老牛》、《人畜共居的村庄》、《黄沙梁》、《通驴性的人》、《狗这一辈子》,但写得又具有了个性特征,产生了较为独特的美感。如《风中的院门》形象地描写了一个偏远荒凉的西部村庄,并使其在审美意义上具有了诗性特征。狂风呼叫,黄沙漫卷,暴雪飞扬都无以遮蔽生命的繁衍及生活的乐趣。其语言的想象力和感染力都使这部作品具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文坛眼前一亮。

在反观中国历史的题材中,祝勇的《旧宫殿》应该说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作者从故宫这一表象一点点深入进去,让人感到宏伟的建筑与封建专制的结合,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血泪和汗水。作为帝王本身,巨大的宫殿群也迷惑了他们,使他们找不到自己在人民中的真正的形象。祝勇以冷峻的笔力勾画出了一道深重的历史的阴影。

周晓枫的《斑纹——兽皮上的地图》通过对蛇、蟒、猫、斑马、蝴蝶以及鲑鱼、老虎、奶牛、瓢虫等动物的描写,展现出作者细微而带有质感的心灵。那些五光十色的斑纹,构成了这个世界最美妙的图形。其形象的寓言性的表达,揭示出许多与人类相通的东西。作者表面平静的叙述遮挡不住文词背后的波涌,彰显出不同寻常的个性色彩。

洁尘的《碎舞——读画笔记》以一个非专业人士的独特视角,展示了一条色彩斑斓、意蕴深远的画廊,作者富于激情又有着感伤的唯美主义色彩,让人们走进了一个青年女性的敏感细致的内心。

这类的作品还有李晓君的《昼与夜的边缘》、江子的《入世者手记》、黑陶的《夜晚灼烫》、雷平阳的《云南黄昏的秩序》。

从以上这些作者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这些年轻的散文家所选取的角度及事物,及对待这些事物的观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层面,让人想到“新散文”、“新概念”等一些名词。而正是这样一些对现今的散文创作注入活力的散文家的作品,才致使散文不断地改革和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