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农山白皮书

(2009-03-25 09:08:54)
标签:

白皮书

树干

白皮松

石阶

神农

神农山白皮书

王剑冰

 

 

神农山属于太行山系,它融合了北方和南方的山的特点,既有壮夫般的雄浑,又有女子样的俊秀。借助缆车上山,能够细致地观察神农山的风貌,一座座壁立千仞的峭岩似是从山下直射上来,气势夺人,山峰上能够长东西的缝隙都长了草和树,缆车过处,山与树迅疾地闪过。

雨还是不期而遇地来了,不情愿地穿了雨衣,薄薄的雨衣一下子就被一股湿气裹在了身上。有人打了伞,窄窄的上山道生出一长溜的蘑菇。神农山的险便是这窄窄的山道,人全是在山脊上行走,如不是一只手紧紧抓牢铁制的栏杆或锁链,魂魄早飞下万丈深渊。就此仍不断出现惊叫声,是有人脚下走滑,一屁股摔去,手却抓住了命根子。好容易见到一个亭子,可以立脚歇息一下,却没想又一声惊叫,从哪里窜出一只猴子,伸出结实的手臂,直扒云川的红雨衣,而后又抓跑邵丽放在长凳上的红色手包,我正好离得近,硬夺过来,要不早就被它带进密林深处了,猴子有些恼怒,冲我们呲牙咧嘴地叫。跟着来的导游说,猴子一般不会伤人,只是喜欢红色的东西。神农山猴子多,它们和松鼠、山鸡等成为山中的一景。正说间,一条青绿小蛇从石阶左边窜出,又慌张地溜到石阶的右边去。雾气越来越重,路两边几乎看不见东西,但能感到的全是悬崖峭壁,雾就是从崖下升腾上来的,有些雾团就滚到了路上,一忽遮住了石阶,一忽缠住了前面人的腿脚,人走它也走,像摆脱不掉的麻团。

待转过一个山弯,雾渐渐开了,出现一个空间,石径上跑着的雾团也跳跃着,滚到山下去。这时就见三块巨石呈椎形叠压在头顶,每一块都压住了一个边角,中间的缝隙嗖嗖地穿着风响,风再大些,说不准将一块推下,其余两块也会两边散去,在深谷溅起一阵轰鸣。有人轻轻地摸,却不敢用力。李茂山部长说没事,它们立在这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难道是神农氏哪一天起了兴致,垒了这么一个标志式的符号?神农山神的地方真多,李茂山说,刚才雾遮住了,再往上攀,海拔千米以上,就可以看到神农山的特产白皮松了。李茂山的沁阳话离标准语有些距离,以至我坚定地把白皮松听成了“白皮书”。白皮书是国家政府公开发布的一种白色封皮的文书。神农山上难道还立了这样的东西?正要细问,李茂山壮壮的身躯已顺着石阶滑了出去,紧接着王钢也一屁股坐到了石阶上,幸好手和铁链起了重要作用。

石阶下转又上行,眼前猛然一亮,出现了更开阔的一片山顶。这是神农山的最高处了。

那必定是神农坛,是神农 “奠高山祭川境”的地方。好气派,四下里望众山环列,群峰簇拥,云飞雾腾,风吼雷鸣,遍走天下名山,还真少见在这如柱山峰的最高处,有这样一处坛型之地。归来后查资料见清代诗人许邦彦的诗:“孤峰万丈一飞身,手托日月足踏云。极目四观天下小,高声恐惹上神闻。”写得实在是好。在人类的蒙昧时期,华夏先祖总是通过祭祀、占卜来求诸幸福与光明,这是文明的必然过程。而这些活动势必要选择一处神圣之地,神农山上的这块离天更近的天然平坛,处于神农部落生活的区域,必是他们寻求的绝佳境地。现在坛上置了香炉,依然有香烟缭绕于天。每年中原大地举行祭拜炎黄先祖仪式,这里必然地成了一个祭拜圣地。

悬崖边走去,就发现了奇观,一棵一棵粗状,不,不是粗状,虬劲,不,虬劲也不是,想到的词都不足以形容它的伟姿,一棵棵白的巨树展现在了神坛的四周,它们或直立,或斜曳,或弯曲,那般洒脱、飘逸、挺拔地生长着。白色的树干带有点点红色的斑迹,像洒上去的霞光,树叶子是翠绿翠绿的针叶。这是松树的一种,以前见的松树都是褐色的,从没见过这么白净的树干,而且觉得这树干柔韧度极好,它可以依山就势,随意伸展。雨浇在上面,更显其光洁细白,雾缠在上边,雾的颜色还不抵它的颜色。有些树干似龙爪,五股虬干鼓凸在一起,一并举起一蓬新叶,有的树干横着伸出崖去,又陡然返身直起,让一伞树冠高悬于天,还有的树干被山石分成两股,长上去后又合并在一起。没有力量能阻挡它们的生长。有的树长得如开屏的孔雀,高高地散开着;有的长成了老者的胡须,白白地下垂着。很多树上都标写着经过专家考证过的年龄:一千年、二千年、三千年、三千九百年、四千九百年……哦,那时刚刚有了先祖神农的遗迹,据说初时这些树的树干是绿色,挺过一百年后,树干变红,再挺过更长的四百年后才变成白色。经过了一百年一百年的这些树,每一年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被从南面刮来的风或从北面刮来的来风吹着,它们或被吹歪成这样样子或被吹歪成那个样子,但都无法将它们吹死,它们全都经历了脱胎换骨,就像孙行者经过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将自身砺炼成另一种物质。神农氏之后,一代一代的子孙繁衍不断,而树,却一直长到了现在,同山一并迎受着风云变幻,见证着沧海桑田。

神农山下,出现过军事家司马懿,科学家朱载堉,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大诗人李商隐,大画家郭熙,还有思想家许衡,及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山涛和向秀,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神奇的土地上突兀此山,此山上突兀此树,自然之巧合,历史之巧合?抑或是山水造化、基因传承。也就有人把这山、这树看成了神,一步一步沿着壁立龙脊小径攀上山来,燃上一柱香,把一束束红布系上树,以表祈愿。那是向山、向树也是向神农祈求五谷丰登,健康平安,子孙兴旺。在海拔千米的山顶,系上一条红布何其难,有的红布就系在了悬崖上斜飞着的大树的枝叉上,那必得冒了生命危险,一点点爬过树干系上去的。而有些地方,连想都想不出是如何系上去的了。那是信念的神力,是树的神力。越是大的树红布系得越多。雾气飞扬的时候会发现一树红白,鲜艳的色彩反差煞是壮观,壮观到震撼。

神农坛四周氤氲着一层又一层浓浓的雾岚,长期不开,使祭坛更加有了一层神秘。或是先帝祭坛时发出的声音,渗入岩缝,使一棵棵大树次第而生。李茂山说,这就是白皮松啊,可我听的还是白皮书。是啊,怎能不可以说是白皮书呢,这是一部内涵丰赡、意义非常的大书,是一部值得研究、珍藏的大书,它是神农山向世界发出的文告,每一章都阐述着时间、自然、历史与生命,每一页都展现出辩证法、发展观,每一行都充满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下山途中,不停地举目上眺,一座座壁立的山峰上到处都是这样的白皮松,那龙爪似的虬根,胡须似的枝干,那飘飘欲仙的身姿,昂立于天的气势,怎不让人印象深深。我认得它们了,是的,它们是神农山的——白皮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原的山
后一篇:三星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