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诗话(11)

(2009-01-26 17:32:39)
标签:

散文诗话

老外

语素

字条

中国

文化

北大

语言

美女

大学

老师

文字

分类: 散文诗话

散文诗话(11

王剑冰

还是聊聊语言的话题。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交际的工具。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认知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实际意义的语素,再把这些语素按照认知方式组合成话语,以无穷的变化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由于理解的不同以及认知程度的不同还有聪敏程度的不同,产生变化的结果也不同。语言既然作为社会符号,就必得有一个广泛的认可度,否则就会出现认知上的差异。

听到关于这样的笑话,一个黑人来到中国学汉语,学了汉字的意思,然后又学了汉字的反义词,比如正——反、黑——白、前——后、开——关等。这黑朋友刚在课堂上学完就见一朋友闷闷不乐地在路边,遂好意上前搭话:“我说哥们,平常你总是挺开心的,今天怎么关心了。”他真诚的话语把朋友逗笑了。我倒是认为这位黑人朋友的理解是对的,只是汉语的变化中,在这里把开与关的意思掉换了,致使黑人朋友在常规的认知中没有拐弯。

另一个学汉语的老外学习转折词,比如“但是”,老师说就是转折词,什么是转折词呢?就是正向前走着呢语义上发生了拐弯。好,老外朋友记下了,出去逛北京打车回来时司机一路直行,老外见该拐弯了,就在后座上喊:“但是——但是!但是!”司机还是只顾往前开,老外奇怪而又不明白,汉语怎么不通用了呢?

还有一个老外,投资者,到中国一个合作单位参观,接待的领导正闹肚子,陪同中不得不客气地说,“对不起,我去方便一下。”老外不理解,问领导秘书,秘书真诚说明了领导去方便的意思。老外自然理解。临结束的时候,这位领导真诚地说:“什么时候您方便时,我请您吃饭。”老外反倒不理解了,紧忙说:“不不,我方便的时候从来不吃饭……”

这些笑话说明了语言的多变性,语言的可探性。语言虽然可以作文字的基础,但语言毕竟不等于文字,很多地方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因而由语言变成的文字更有意味,它也成为一个人语言能力的重要表述。举一个有意味的小文:

读大学时,每年寒假前都要去体育馆排队买火车票,这年排队时,突然感觉后面有人捅我,回头看是后面的同学向我递字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我是后面20米左右穿红毛衣的女孩……”我仔细往后寻找,发现了她,脸蛋红扑扑的,很可爱,正是我喜欢的类型,她的眼神中带着期盼和羞涩,我心想,“嘿,难道我的帅都惊动了铁道部,美女们慕名而来?”于是赶忙看字条后面的内容:“我有多余的去杭州的卧铺,谁想要,不要的话,请把字条继续往前递……”

这一段的好在叙述的包袱上,有描写,有心理,有形象,有场景,不长的文字中,充分显示了语言的特质。

谢冕有一篇回忆五十年代北大马寅初校长参加团拜会的文章,他说马校长威望极高,平时很少公开讲话,更不做长篇报告,新年致辞也是寥寥数语,如同家常。对着那么多同学和老师竟然有“兄弟我今天多喝了几杯”的话语,其谦逊、亲切、幽默、本真的性情让大家历数十年而不忘。

语言是可以训练的,文字也是可以训练的,很好地运用语言文字的总是那些不同于常人的智者。心怀生活的热情,关注成功运用语言的例子,就会找到写作的妙意,找到文字的乐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