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教育生活王剑冰育儿 |
分类: 随笔 |
生活的角度
王剑冰
有一个老乡想租一套房子,拉上我一同做参谋。
有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开价六百元,还到五百五十元。地理位置好,租金也不算高。但老乡的妻子说是有点东晒,不大满意。又转了几圈后,还是觉得这套房子比较合适。就再去谈。指出一些房子的缺陷,比如说房子在最东头,夏天朝东的客厅会很热,而且客厅里的门太多,房子有些旧,还得重刷房,还的买家具,得花不少的钱等等。无非是想在价位上再降一点。
房主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她坚持原来说定的租金。并说如果需要,他们可以找人将厕所的门改个地方,房子可由他们自己来刷,屋子里的家具也可以不动。那些家具可真是有些破旧了,女房主看出来老乡的意思,补充说,这些家具别看旧了,但很结实,是他们结婚时做的,全是实木。另外,如果需要,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也可以留下。三件电器也是老得该淘汰了:电冰箱是单门的,电视机不带遥控。
一个男孩从里屋出来了,说,妈,你怎么能这样,你跟我爸用啥?租就租,不租就算了。女房主说,你别多嘴,你只管搞好学习就行了。回头又跟我们说,他的儿子今年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可争气了。再过几天就该开学了。儿子埋怨母亲不会谈事。而后就强调房子是厂里的家属房,有厂子的门卫,丢不了自行车,还不用交物业管理费。我这老乡可是丢了好多辆自行车了,每月还能省下几十元物管费。我觉得是划算的。
出门的时候,女房主一直送到楼梯口。说这两天也有人来看房,相比之下,觉得租给我们比较好。如果真想住,五百元也成,只是不想让儿子知道。因为出租房屋,是为了贴补儿子上大学的费用。女房主还告诉我们,他们两口子在一个厂子上班,现在都下岗了,老伴身体也不好,有一天没一天地在街口修自行车。
我问了一句,如果出租了房子你们去哪里住?女房主说,去租一间地下室就够了,所以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家具。我心里突然掠过一阵微寒。回来的路上我就劝老乡,别再犹豫了。
过了几天,老乡又拉我去了一次。女主人出去了,儿子一个人在刷房子,一身的灰土。厕所的门也改了位置。看来,为了租出去这套房,主人真是动了劲。我们等不来女主人,又帮不上忙,只好先走人。不过,记下了房主的电话号码。
外出开会回来,给老乡打电话,问房子的情况。老乡最终没有租成。原因是媳妇还是不想出太多的租金,人家那种情况又不好再提,就租了个两室一厅的,四百元。并说抽空到新家去坐坐。
因为生活,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都是对的,我自己有房住,要么我会毫不犹豫地租下这套房子的。我总觉得,女房主坦示了一种生活态度。为了孩子,做父母的什么都可以放弃,包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多少天里,我遇见要租房子的熟人,都要向他们极力推荐这套房子。我将房主的电话告诉他们,让他们先以电话联系。
直到我写这篇文章,那套能换来孩子的希望和父母的幸福的房子,还没有出租出去。
后一篇:我和散文家王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