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商业模式新趋势
(2017-08-02 18:19:10)
标签:
财经创业商业模式周永亮博士人工智能 |
分类: 商业模式与价值链重构 |
在今天这个时代,最大的产业风口是哪个领域呢?我想,莫过于人工智能了,投资界普遍将其称之为互联网的下半场,无论是阿里、腾讯,还是百度、360,互联网大咖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构想。不过,真正能够让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风口的是今年7月20号国务院公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30》,这一规划要求,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工智能(AI)的风口真的来了,估计以后中国的几乎任何一个行业,不管传统的能源、餐饮,还是新兴的新零售、物联网,都肯定与人工智能紧密相连。
阿里研究院联合一批专家,提交了一份关于未来趋势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商业模式会有五种类型是最为典型的:
类型1:生态构建者。
模式特征,就是全产业链生态 + 场景应用作为突破口。这一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是:大量计算能力投入,积累海量优质多维数据,建立算法平台、通用技术平台和应用平台,以场景应用为入口,积累用户。
类型2:技术算法驱动者
模式特征就是,技术层 + 场景应用作为突破口。这一模式的关键成功因素是:深耕算法和通用技术,建立技术优势,同时以场景应用为入口,积累用户。
类型3:应用聚焦者
模式特征是场景应用。关键成功因素是:掌握细分市场数据,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建立大量多维度的场景应用,抓住用户;同时,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有效结合传统商业模式和人工智能技术。
类型4:垂直领域先行者
模式特征就是杀手级应用 + 逐渐构建垂直领域生态。关键成功因素是:在应用较广泛且有海量数据的场景中,能率先推出杀手级应用,从而积累用户,成为该垂直行业的主导者;通过积累海量数据,逐步向应用平台、通用技术、基础算法拓展。
类型5:基础设施提供者
模式特征是从基础设施切入,并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关键成功因素是:开发具有智能计算能力的新型芯片,如图像、语音识别芯片等、拓展芯片的应用场景;在移动智能设备、大型服务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等设备、设施上广泛集成运用,提供更加高效、低成本的运算能力、服务,与相关行业进行深度整合。
我认为,无论是传统的行业领域,还是所谓新型产业领域,人工智能时代的商业模式构建和创新一定有三个不可或缺的要求:
第一个要求,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客户和用户的体验更好。不管什么技术和领域,构建和创新商业模式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客户与用户。不过,在以前的时代里,受到技术的限制,我们解决客户问题的时候,往往对体验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在人工智能时代,由于技术的巨大进步,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时候更关注客户或用户的体验,这变成了一个可行且必需的前提,无论是医疗健康这样与体验密切相关的行业,还是像工业机械这样看起来冷冰冰的领域,都会讲究用户体验,并把体验作为构建创新商业模式的前提,从而让客户以及用户无可救药的爱上你的产品、依赖你的服务。真正的商业模式建构大师,永远都是基于对于“人”的理解,而不是对于机器的理解,我们去海尔参观,看到的虚拟图像量体、红领集团利用人工智能订制服装等等是这种理念的前奏曲,而阿尔法狗这样的智能机器人则是这种理念的进行曲。这其实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哲学。
我们都知道,运用独特的解决方案才能让客户更加满意,也才能形成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以往,我们的这种所谓独特往往是基于我们独特的想法,而这种独特的想法往往是经过创意者的灵机一动、创业者和营销人员的经验观察、技术人员的书面数据分析,然后经过不断的试错而形成的,在人工智能时代,上述做法仍然会沿用且有效,但是,最具决定性影响的不是这些,而是算法。在人工智能时代,没有什么重大举措,不是算法的结果,如果你是个围棋高手,不管你的智商有多高、不管你的感觉有多厉害,你都很难挑战AlphaGo的算法,风靡美国的电视剧《纸牌屋》之所以大热,可不仅仅是斯派西演的好,情节动人,而是发行商奈飞利用自己的独特算法从2500万用户那里收集精准数据,从而发现他们观看的某种倾向性和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