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财经转型周永亮博士 |
分类: 《江山永续》 |
任何的企业经营和管理,都应该是价值的经营和管理,否则,不是渎职就是不合格。而价值不仅仅是当期利润是多少,也不仅仅是股东的股票翻了多少倍,而是在完成上述标准动作的时候,是否让这个企业具有自我造血的能力和持续成长的能力。
我把这种略带学术性的描述翻译成白话:
持续赚钱的能力有多强。
其实,我们谈转型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或创造持续赚钱的能力,也就是创造价值的能力。
我们在2015年推出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造价值100强》研究活动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平日印象深刻的那些大型企业们创造价值的能力都很弱,很多排名在100名之后,甚至在150位之后。这些企业占据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主阵地,像中国二重还一次性融资100多亿人民币,2年后就亏了几十亿。
大,不意味着强,冰冷的数据再次阐释了这个浅显的道理。
有的企业领导人说,我们承担着社会责任多,我的回答是,如果你还是企业领导人,你的首要社会责任就是别给社会添麻烦,就是别污染我们生存的环境、别乱花股民的投资、别花费重金把办公场所搞得那么奢华。当然,更不要搞的全社会还要救济你(通过各种债和社保的钱都投给你)、国家的银行不断的补贴你。
为此,我们知道了一个简单的常识:
任何转型,都应该是创造价值的活动。
因此,任何转型都是对价值链的重新认知和重新改造或变革,即:价值链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