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商业地产 |
分类: 谈市场 |
金鹰不火,症结何在?
金鹰,一处位于上海黄金地段,营业面积达38000平方米的零售业百货公司,开业许久,却一直未能摆脱“售货员比顾客多”的尴尬境地。
是它位置不好?南京西路商圈,“梅泰恒”毗邻咫尺;
是养铺时间不够?到今年9月份,已经开业4年;
是宣传不到位?纸媒广告、会员DM、短信通知,一样也没少……金鹰不火,症结何在?
症结1:偏北30米,与交通动线无奈擦肩。
我们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生意兴隆的百货公司都占据着黄金路段的临街位置。南京路上的第一百货、新世界商厦如此;淮海路上的百盛、巴黎春天如此;徐家汇的港汇、汇金、太平洋更是如此……
我们再来看一看金鹰所在的位置,说起来地处南西商圈,比邻“梅泰恒”,这样的位置再好没有。而事实上,位于陕西北路278号的金鹰离人流如织的南京西路有近30米的的距离。30米,不长,但在这里却成为金鹰的致命伤,南京西路的人流和客流无从导入,直接导致金鹰无法成为非目的性消费场所。
症结2:缺乏主题,客流无法“因你而来”。
不处于交通动线之上的商场,便没有生存的可能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例子也很多,近的如正大广场,远的如奥特莱斯,远在青浦的奥特莱斯自不用说,就是正大广场,要穿过陆家嘴一条条巨宽无比马路才能到达,也是相当考验人的意志。
那为什么我们还是会在周末时看到一辆辆私家车一路向西,直奔奥特莱斯而去?为什么我们还是会在就餐时间在正大广场人满为患、排队等位置的情况屡见不鲜?——“目的”,是拥护和不计车程背后的原因。去青浦也好,去正大也罢,大家目的都很明确。去“血拼”或者去享受周末合家乐,这样的需求没有“替代性满足”。而金鹰就是缺乏这样一种“非你不可”的商品(或服务),没法吸引客流“只为你而来”,被混淆和遗忘也便成为无奈的必然。
金鹰不火的原因找到了,便要对症下药。方子一,直面竞争,引入国际一线品牌商户,打造主力旗舰店,与“梅泰恒”直接争客流,同时以求达到以高档消费拉动整体中高档消费的目的;方子二,错位竞争,寻觅南京西路上的“稀缺资源”,抓住餐饮、休闲、娱乐场所不足的契机,开辟专门楼面经营以上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