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论事件 |
金地报价还是很专业
2006年9月,浦东花木新民北块地块开标,共有9家竞标企业,此地块开标底价是27亿元,其中,金地集团以超59亿元的天价显示其势在必得的决心,其余报价分别为中海37亿元、新鸿基39亿元、北京星河湾42.5亿元、仁恒42亿元、合生创展39亿元、华润48亿元、世茂30.5亿。虽然金地的报价让业内许多人士惊讶,不过我认为这是一个专业的合理的报价。以下为一篇媒体报道。
引起市场议论纷纷的金地近60亿元巨额报价,易居中国房产研究院副院长丁祖昱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他表示,开发商产品定位的不同会影响对地价判断的不同,各巨头在报价中出现差异并不稀奇。
许多房地产业内人士惊呼金地的“非理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金地的报价比第二名高了近12个亿。“换言之,如果比第二名的报价高2个亿,也许大家都会觉得比较容易接受。”事实上,在这次花木地块的招投标中,8家参与争夺的开发商报价都集中在40亿元左右的价格水平。事实上,40亿元的土地价格代表着这批知名的专业开发商对这幅土地的基本判断,也体现出他们已经对目前的市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或者说,即便按照40亿元地价倒推过来,花木地块的楼板价已经高于周边多数楼盘上市价,这说明这些大牌开发商对花木区域有着共同的认可。“分析下来,此次花木地块的报价还是非常认真、非常专业的行为。”丁祖昱分析指出,也许金地自己也没有料到自己的报价会高出第二名12亿元,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投标形势判断上面出了点误差。
不过,金地此次大胆报价还说明了另外两个问题,一是对此地块有势在必得的心理,一是对地块有自身的独特认识。“我个人看来,金地是可以在这个地价上做出合适产品的,所以这个报价并不稀奇。”更重要的是,产品定位的差异也会造成开发商对土地价值的判断差异。“在某一个区域,完全可能做超越区域水平的产品。”丁祖昱指出,在万里板块既有1.5万元/平方米的产品,也有8000元/平方米的产品。到底金地的报价是否能被市场认可?丁祖昱认为最终要看消费者肯不肯为这地价基础上的产品买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