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繁体字简体字小学杂谈 |
分类: 社会杂谈 |
今年的政协着实热闹了,你刚唱罢我登场:张茵委员提了个“修劳”提案,张晓梅委员提了个“经假”提案,宋祖英委员又来了个“增繁”提案。果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但却不管怎么看她们好像都是在凑热闹,尤其是宋委员的“增繁”提案--“增加繁体字教育”,更是添乱!
增繁未必能够保留“繁种”。简体字取代繁体字是汉字进化的一个表现,有了简体字,国人的书写速度明显加快--简体字比繁体字更能适应现代节奏。既然以简代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何必再让人们重新捡起马上作古的繁体字?如果宋委员真得担心古文遗产的遗失,那么更值得你担心的不是繁体字而应当是甲骨文!当今国人还有几人认识甲骨文?一旦人们都不认识甲骨文了,那么我们珍贵的文献如何阅读?我们悠久的文化如何传承?文字进化之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何必为了保存遗产而保存遗产?
增繁虽未必能保“种”,但给小学生增负却是必定的。人们常说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可是这些花朵是经不起折腾的,他们连常用的几千简体汉字还学不完,干吗让他们“纯粹为了保种”而学一些未来根本派不上用场的古董?甚至宋委员们还说要把繁体字列入必修课!我们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不知学习这些难写难记的繁体字是哪门子素质教育?算什么能力培养?举国上下都在提倡给中小学生减负的时候,却偏偏有人要给小学生加负。难道是要让我们的花朵夭折吗?
落后于时代的东西,逝去是必然的。当然如果有人心疼,想要保留我们的传统文化,他们花些精力来保种也未尝不可。但有必要让繁体字进小学大纲吗?
如果宋委员们真有心保种的话,还不如干脆让“甲骨文”进小学,显然甲骨文比繁体字所处的境地还悲惨!当然要是真学的话,还是请您们这些文化精英们来以身作责吧,一来您们文化高,责任大;二来您们是经常出国演出的主儿,如果一旦连自己的母语都写不好,没准要出“士洋相”、丢国格了。
后一篇:性别失衡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