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分权制衡五合章杂谈 |
分类: 海外经验 |
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其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因为这枚公章被大家赋予了“分权制衡”的意义,而被人们称为史上最牛的公章。
笔者在研究英国宪政史的过程中发现英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分权先例,笔者姑且把它称为英国历史上的“五合章”。区别只在于权力的表现形式略有不同:英国的这个“五合章”是一个箱子:箱子里保存了该教区(英国的最基层政府,相当于我国的村)最重要的公共财产,比如帐目、公共资金等。为了保证其安全,箱子上安装了三把挂锁,配有三把不同的钥匙,分别归教区长(incumbent)和两名教区执事(church-wardens)掌管,只有当这三人同时到场才能打开箱子。
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与我国五合章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数人同时掌握一个权柄的不同组成部分,只有大家达成统一意见才能行使权力,从而体现了一种分权制衡的思想。这一事例再次说明,分权制衡的思想既无“东”、“西”之分,也无“资”、“社”之别。
前一篇:破解“艳照门”,请把明星当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