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早调整 疾病少纠缠

标签:
生活美国《黄帝内经》流行性脑膜炎支气管炎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黄帝内经》上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由于早春气候寒凉、干燥,人们应在睡眠、运动、情志等各方面做出相应调整,这样就可远离疾病。
1)西医:早春要防感冒、过敏
每年的早春时节,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支气管炎和喘息性疾病患者就会明显增多,患者中多数是老年人。但从门诊量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数量反而下降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冬季患感冒、流感康复后,患者体内获得了暂时免疫力。但人们还需做好保暖防护,因为初春乍暖还寒,稍不留神就会受凉感冒。同时,春季应防过敏。特别是慢阻肺、支气管炎、哮喘等病人,应尽量避免接触灰尘、花粉等,以免加重呼吸困难、气喘症状。
2)中医:调整情绪防伤肝
在五行中,春属木,对应脏器为肝,春天阳气外泄,人们易急躁,怒则伤肝。因此要调养情志,心情舒畅,女性在春季尤其应避免因情绪郁怒而影响生理周期。
3)起居饮食保健康
着装
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初春时节,春寒未去,“老寒胃”的病人常会因饮食生冷或饮酒不注意而导致旧病复发。“老寒腿”的病人不注意保暖,不当穿衣会导致受凉,腿疼加重。早春属于“乍暖还寒天气”,因此春捂还是很有必要的,衣物要慢慢减少,饮食、运动要注意调整,相机而动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运动
睡眠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