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建筑、园林与景致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一处大型私家园林。其中包括怡红院、潇湘馆等九个园中园。主要景观建筑:一是“厅”。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是园林宅第的公共建筑(2个):体仁沐德厅、补仁谕德厅。二是“堂”。建筑群中轴线上,家庭庆典举办场所(3个):嘉荫堂、晓翠堂、余荫堂。三是“楼”。卧室书房观景,多临水背山(2个):缀锦楼、大观楼。四是“阁”。藏书观景或供奉佛像(2个):含芳阁、缀锦阁。五是“亭”。憩息赏景,方圆八角折扇形状皆可(1个):牡丹亭。六是“桥”。点缀环境,借景障景(2个):蜂腰桥、沁芳桥。七是“轩”。有窗廊子或小屋,多为书斋名或茶馆字号(1个):蓼风轩。八是“榭”。建于水边,点饰水岸,观赏水景的园林建筑(1个):藕香榭。九是“斋”。书房卧室之用(1个):秋爽斋。十是“苑”。多种花木,绿化最佳(1个):蘅芜苑。十一是“馆”。书房卧室,宾客居住或综合之用(2个):潇湘馆、凹晶馆。十二是“寺庙”。庵(2个):达摩庵、栊翠庵。庙(2个):玉皇庙、清堂。
怡红院
大观园中贾宝玉的住所。“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怡红院源自贾宝玉诗句:“怡红快绿”。红指海棠,绿指芭蕉。怡红院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甬路相衔,山石点缀,五间抱厦上悬“怡红快绿”匾额。整个院落花园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有一白石板路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是大观园中最华丽房屋之一,也是金陵十二钗经常聚会的地方。贾宝玉题诗:“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潇湘馆
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潇湘妃子”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入门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潇湘馆是奉元春命住进大观园时林黛玉自己选定,因“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林黛玉伴着修竹、诗书、幽怨、孤独和泪水,度过了一生。
蘅芜苑
大观园中薛宝钗的住所。院中异香扑鼻,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牵藤引蔓,累垂可爱。雪洞似的卧室,寒气袭人,一色玩器全无,配上青色的帐幔,虽香却冷。
稻香村
李纨青春守寡的住所,是一处山野田园风光的院落。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宝玉冷笑道:“庚辰双行夹批,忘情最妙。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
秋爽斋
贾探春在大观园的住所。探春素喜阔朗,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
暖香坞(蓼风轩)
“坞”是位于地势凹陷处的建筑,“轩”指位于地势高敞处的建筑。一般认为,暖香坞(蓼风轩)是贾惜春的住处。但书中提到,贾惜春住处共有三处,且各不同(见第二十三、第三十七和第五十回)。
缀锦楼
缀锦楼位于紫菱洲,为贾迎春在大观园的住处。
栊翠庵
妙玉在大观园的修行处,是一所园林中的尼姑庵。
省亲别墅
贾元春省亲时,接受朝觐和驻跸的场所。
芦雪庵
大观园中一处具有田园风光的建筑群,临水而建,是一处水边的农舍,推窗就可垂钓。
滴翠亭
潇湘馆附近的一处水中之亭,四面俱是游廊回桥。
藕香榭
由水榭、亭子、曲廊和曲折竹桥组成的观景建筑群,四面荷花盛开。
嘉萌堂、凸碧山庄、凹晶溪馆
一组赏月祭月的建筑。嘉萌堂位于山角之下,是“祭月”的场所。凸碧山庄位于山脊之上,用于登高赏月,凹晶溪馆则是凸碧山庄的退居,临水赏月之所。
红香圃三间小敞厅、牡丹亭、榆萌堂、蔷薇院、芭蕉坞
均为西部景观建筑。红香圃三间小敞厅位于是芍药栏红香圃中,是三间相连的小敞厅。牡丹亭取材于古典传奇爱情故事《牡丹亭》的意境而建。榆萌堂是西部花园景区中的一处厅堂,比较凉爽。蔷薇院是开满蔷薇的庭院。芭蕉坞是种植芭蕉的院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