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32)宋微子世家第八
(2009-05-07 14:09:39)
标签:
司马迁西汉史记本纪书 |
分类: 读史小记 |
《宋微子世家第八》,全篇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周武王与箕子等人的问答录;二是微子建宋及宋国简史;三是太史公在篇末的评语。
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道,其庶兄微子启、箕子和王子比干进谏,但是纣王不听劝谏,在这样的情况下,微子伺机逃跑,箕子装疯为奴,比干剖腹而死。后来,孔子称他们为“殷之三仁”。周武王灭商之后,专门访问了微子与箕子。
周武王说:“上天默默地安定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我却不知道上天定民的常理。”
箕子回答说:有九种天道大法。一叫五行,二叫五事,三叫八政,四叫五纪,五叫皇极,六叫三德,七叫稽疑,八叫庶征,九叫任用五福,而让人畏则使用六极。“五行”:水,火,木,金,土。“五事”:仪容,言语,观察,听闻,思维。“八政”:粮食,财贷,祭祀,营建,教化,除奸,宾赞,军事。“五纪”:年,月,日,星辰,历法。“三德”:端正曲直,刚能取胜,柔亦取胜。“五福”:长寿,富有,平安,美德,善终。“六极”:早死,多病,多愁,贫穷,丑陋,懦弱。
箕子说:天子如果英明谦恭,深谋远虑,政务清明,那么,雨、晴、暖、寒、风五种自然现象便会都具备,并按一定规律发生,庄稼茂盛,人民富裕,国家安定。否则,天子如果急躁糊涂,狂妄自大,贪图享乐,那么,雨、晴、暖、寒、风就会违反常规,或一种现象过多,或一种现象极缺,年成歉收,人民贫困,国家动乱。
读到这里,本人感觉,这可能是一种“天人感应”现象。
周武王听完箕子的陈述,把朝鲜封给了箕子。看来,这番问答,箕子收效极佳!
周武王驾崩后,成王年少,周公旦代理掌握国政。他让微子开管理殷地,继续殷的祖业,并作《微子之命》告诫他,国名为宋。这大概就是宋国的起源。微子开去世后,立弟弟衍为国君,就是微种。微种去世后,儿子宋公稽即位。宋公稽去世后,儿子丁公申即位。丁公申去世后,儿子湣公共即位。湣公共去世后,弟弟炀公熙即位。炀公即位后,湣公有儿子鲋祀杀死炀公夺取君位,就是厉公。厉公去世后,儿子釐公举即位。直至王偃即位四十七年,齐湣王与魏、楚讨伐宋国,杀死王偃,灭亡宋国,瓜分了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