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20)天官书第五
(2009-03-19 09:36:27)
标签:
司马迁西汉史记本纪书 |
分类: 读史小记 |
《天官书》,专门探讨有关“天文”的若干理论。在中国,系统、全面地研究天文学的专著中,《天官书》是最古老的。司马迁在《天官书》中,论述经星,分别以五宫介绍了三垣二十八宿等恒星;论述五纬,记载了木、火、土、金、水五行星;论述二曜,简单地讲了日与月;还论述了异星、云气、候岁;并对“天文”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评论。
司马迁说:“余观史记,考行事,百年之中,五星无出而不反逆行,反逆行,尝盛大而变色;日月薄蚀,行南北有时。此其大度也。故紫宫、房心、权衡、咸池、虚危列宿部星,此天之五官坐位也,为经,不移徙,大小有差,阔狭有常。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为(经)纬,见伏有时,所过行赢缩有度。日变脩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凡天变,过度乃占。国君强大、有德者昌;弱小、饰诈者亡。太上脩德,其次脩政,其次脩救,其次脩禳,正下无之。夫常星之变希见,而三光之占亟用,日用晕适。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然其与政事俯仰,最近(大)(天)人之符。此五者,天之感动。为天数者,必通三五。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精粗,则天官备矣。苍帝行德,天门为之开。赤帝行德,天牢为之空。黄帝行德,天夭为之起。风从西北来,必以庚、辛。一秋中,五至,大赦;三至,小赦。白帝行德,以正月二十日、二十一日,月晕围,常大赦载,谓有太阳也。一曰:白帝行德,毕、昴为之围。围三暮,德乃成;不三暮,及围不合,德不成。二曰:以辰围,不出其旬。黑帝行德,天关为之动。天行德,天子更立年;不德,风雨破石。三能、三衡者,天廷也。客星出天廷,有奇令。”
这段话的大意如下:
我读史书,考察历史事件,近百年来,五星没有一颗出现后而不反向逆行的。如果五星反向逆行,就可以看到星体改变大小、改变颜色。日月发生薄食,是与它们所处的南北位置有关,这些,与以前所知的极不相同。所以,紫宫、房心、权衡、咸池、虚危等列宿部内的星宿,是天上五官的坐位,称之为“经星”,不移动迁徙,大小各有差别,宽窄各有常度;而水、火、金、木、填星,这五颗星是天上五官的辅佐,称之为“纬星”,它们或隐或现,各自有一定规律,运行以及赢或缩也都有确定的度数。
日有变化应该修德,月有变化应该减少刑罚,其他星有变化则应该结和人心。凡天体发生变化,超过正常度数,就要占卜吉凶。一般是,如果国君强大,而且有德的,就吉利;如果国君弱小,而又文饰诈诡的,就凶险。最好的办法是修德,其次是改革,再次是有危险才加以挽救,又次是对神行礼以禳除灾害,最下者是不采取任何措施。
普通的经星的变化很少见;而对日、月、五星等三光变化进行占卜却是常常使用的;占日月晕的次数在两者之间。云和风,是天的客气,它们的出现,大致上也有规律可循。它们与世间政事相关联,最接近于天向人预示吉凶的征兆。以上五种,是天有所感而产生的变动。占卜天数的人,必须通晓天运变化的三五规律,了解古今终始,深刻观察时事变化,研究它们的精粗状况,那么,作为一个掌管天文的官员就尽善尽美了。
苍帝施行德泽,天门为之开放。赤帝施行德泽,天牢为之空虚。黄帝施行德泽,天夭星也起变化。有风从西北方向来,必须是在庚辛日。整个秋季中,这种风能有五次,当有大赦;三次,有小赦。白帝施行德泽,正月二十日、二十一日有月晕成围,当有大赦,是由于太阳的缘故。另一种说法是:白帝施德行化,毕宿、昴宿得以包围。包围三个晚上,功德才算完成;若如不足三个晚上,或者月晕没有合围,功德便不成。还有一种说法是:月晕围辰星,时间不出旬日之间。黑帝施行德泽,天关为之变动。天帝施行德泽,天子更改年号;若不能施行德泽,必有疾风暴雨,拔木破石。三能和三衡是天帝的宫廷,有客星出现于天廷之中,必有奇异的政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