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向卓越

(2021-05-24 22:36:04)
标签: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记忆心灵


河南省教育厅卓越教师高端研修项目结业发言

 

                                                                      走向卓越

“方略项目”的培训手册,“前言”中的一句话让我深感触动:

如果说今天的教育目的是要启迪学生的智慧,那么方略的教育服务则是要引发受训者内在的成长驱动力。

我认为,培训的终极目的是“引发受训者内在的成长驱动力”。这一“内驱力”,是对自我成长的极度渴望的体现,具有可贵的纯粹性、持久性,这是一位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20天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句号,我想用三个词来概括:调整、提升、静修。

调整

20天的时间,从繁琐、忙碌的模式化的生活、工作的方式中抽离出来,变换了一种新的生活、工作方式。这种调整,不只是生活、工作方面作息时间的调整,还有学习方式及心态的调整。这种调整,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元,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新鲜感,让我们对生活更加的热爱。拥有“热爱”,才会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提升

20天的时间,13场讲座,6所小学的跟岗访学,十余节研讨观摩课例,每一天都充实、忙碌。一场场讲座,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一次次访学,让我们看到了一片片新的教育沃土。李家成教授给我们打开了家校社合作的新思路;祝庆东老师给我们提供了教研活动的创新设计;陈祳老师通过关注学生的“学”,让我们明白如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李伟忠老师依托“活动单”,让我们清楚了如何致力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李海林校长的“活动法”、“教师二次成长论”,时至今日仍振聋发聩,余音绕梁数日而不绝。李海林校长说:“经历了教师发展高原期后,能完成第二次发展,转变为卓越教师的不足20%。”我们不妨问一问自己,“我是这极少数人中的一员吗?”

对于骨干教师能力的提升,我们还应该明白,一线教师是教学理论的实践者,而不是理论研究者。为此,一线教师需要的是在诸多的教学理论中,寻觅到适合自己的教学理论。循着这一教学理论持之以恒的进行实践、梳理、总结;循着这一教学理论,按图索骥,搭建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框架。如此,或许可以更快的完成一位优秀教师到一位卓越的教师的转变。

在所有的讲座中,有关于教育教学技术层面的内容,也有关于教学思想层面的内容。这些统统都可以回归到“术”和“道”的层面。相对于“术”和“道”,“道”更重要。“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道”是根本,有了“道”,才有“术”。

静修

上海智城远离繁华都市,僻静、幽雅,每天在鸟儿的清脆、婉转的叫声中醒来,精气神也会为之一振。走出公寓,漫步在河边,走在木板铺的步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其间融入了各种花的香气,心情也会变得愉悦起来。

20天的时间,远离了一线教师琐碎的事务缠身,远离了家庭柴米油盐的干扰,这是一段相对安适、清静的时光。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段潜心静修的日子。“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亲爱的同仁们,当你朝向卓越迈步时,便开启了你的人生蝶变之旅,其历程必然伴随着痛楚。庆幸的是我们在蝶变的痛苦之中不仅有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痛苦的蝶变之旅中,可以体验到快乐,痛并快乐着走向卓越。

德重

2021522日星期六于上海智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