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水浒传》中过年的那些习俗
(2014-01-28 11:49:25)
标签:
文化习俗放爆竹 |
分类: 第三只眼看水浒专栏 |
《水浒传》中过节的场景不少,最多的应该是对元宵节的描写,唯独对春节这个大节日没有详细描写。但是写了春节前后节日的主力场景。间接的描写了宋朝的春节习俗。
宋朝的春节实际上是把冬至、立春、元日、人日、元宵等节日串在一起的一个黄金月。王安石的诗写出了宋朝的过年的民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水浒中出现了一个放炮高手,呼延灼在推荐凌振时提到,“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可能有点夸大其词,宋朝还没有实质上的火炮,凌振的炮兵部队只是一群放爆竹的高手。宋代的除夕夜,爆竹之声通宵不绝。《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宫廷高院深墙内燃放爆竹的声音,传到了宫外。宫外大街小巷都有人竞相燃放爆竹。据载,宋朝的爆竹品种不下百余种,有单响、双响、连响。其中,飞上天空才爆响的二踢脚爆竹,这是凌振火炮的原型。
水浒中饮酒的文字不在少数,说明在宋朝饮酒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过节,《水浒传》全书六百多场(次)饮酒,显示了那个时代酒文化的特点,展现了一幅丰富的宋代酒文化全卷。书中节日饮酒主要写:
1、注重形式和礼仪的元旦公筵。如宣和五年宋江军营中的元旦和宋江领军剿灭了王庆,班师回京的元旦筵宴等。
2、注重于游乐的元宵节,一般为家宴。如宋江在花荣寨里度民间元宵节和描写京师元宵节,刻画的令人如临其境。
3、欢聚庆贺的端阳节。分别写了梁中书那样豪门贵族的端阳节家宴和宋江军营中的端阳节。
4、赏月宴饮的中秋节。如史进庄园的民间中秋节和官宦张都监府中的中秋节。
宋朝人过节是和“灯”分不开的。《东京梦华录》说:“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意思是从冬至以后,开封府便开始雇人在御街宣德楼前搭建彩山架子(山棚即灯山的骨架),游人们也逐渐聚集到御街两旁。正因为这个年节持续的时间长,所以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灯山上彩之后,“金碧相射,锦绣交辉”。还有临时搭建的“横三门”,上面大书“大观与民同乐”或“宣和与民同乐”字样,一派富足祥和的景象。
水浒中也多次提到“灯”和元宵节,宋江“正月十一”进京赏灯谋求招安,东京城到处“往来锦衣花帽之人,纷纷挤挤,各有服色”。正月十五傍晚,灯会进入高潮,“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天汉桥边扎起鳌山,街边楼上“笙簧聒耳、鼓乐喧天,灯火凝眸,游人似蚁”。
从水浒中我们可以探出宋朝的元旦真正的体现了与民同乐的朴实儒家文化理念. 再现了宋朝时期的富足生活和宋朝人追求精神娱乐的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