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水浒卢俊义沙门岛文化 |
分类: 水浒研究 |
宋江为了解开晁盖临死遗言造成的接班危机,河北三绝的卢俊义进入他的视野,他想利用卢俊义来揭开接班的枷锁,吴用设下连环计把卢俊义骗到了东岳泰山,卢俊义的家奴李固乘机诬告卢俊义谋反,卢俊义被梁中书打入大牢,梁山派柴进以1000两黄金救卢俊义,重金贿赂梁中书等大名府官员,最后定性为“虽有原告,却无实迹”,脊杖四十,“差董超、薛霸,管押前去,
刺配沙门岛”。可以看出来卢俊义的谋反大罪最低是刺配沙门岛,刺配沙门岛也就是刺配中的最严厉的一种。
梁山上被刺配的也有10多人,林冲带刀误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刺配沧州。杨志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迭配大名府留守司充军。武松报兄仇,杀死西门庆与潘金莲,迭配孟州牢城。又遭张都监陷害,诬其为盗,再次刺配恩州。宋江杀惜,刺配江州。朱仝私放打死白秀英的雷横,刺配沧州。他们虽然都是杀人大罪,但都不是谋反的罪名,所以都不如刺配沙门岛严重。据《宋史·刑法志》,流配由重到轻分几个等级:“配隶,重者,沙门岛砦(同寨);其次,岭表;其次,三千里至邻州;其次,羁管;其次,迁乡。”刺配沙门岛是最严厉的一级。薛霸对卢俊义说得明白:“便到沙门岛,也是死,不如及早打发了你。”看来刺配沙门岛比死刑还让人恐怖。沙门岛究竟在哪里呢?
沙门岛是个不大的孤岛,在山东蓬莱西北方向海中,今属庙岛群岛南部的一个小岛,宋时属登州府,因地处偏僻,四面海水,便成了关押罪犯的理想场所。 宋太祖建隆建隆三年(962),太祖亲自下令把军事罪犯都配流该岛,这里就成为了重刑罪犯的“集中营”。在那个时代,一旦被发配到这里,几乎也等于是被判了死刑,所以,刺配沙门岛的主要是那些本来判处死刑而获得从宽减刑的罪犯。
沙门岛一直是由地方厢军的长官管理,沙门岛上流犯定额,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前为200名,其后增至300名。朝廷只提供300人额定口粮,但由于刺配沙门岛是是朝廷的定制,刺配最多时犯人达1400人左右,因岛不大而犯人众多,粮食、蔬菜、水源等供应紧张,岛上的看守每年都要处决大批犯人。如神宗赵顼时期,寨主李庆丧失人性,索性将超额人犯扔进大海,两年内虐杀罪囚700余人。被刺配到沙门岛的流犯的命运极为悲惨,生杀予夺由沙门寨主一手遮天,犯人昼禁夜囚,与死为邻。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朝不保夕,上了沙门岛,万难返乡,于是沙门岛也就成了宋代恐怖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