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庙、唐槐之谜再获线索(转自泰山晨刊)
(2009-03-10 22:12:43)
标签:
文化研究唐槐关帝庙泰山访古文化 |
分类: 泰山文化 |
泰山晨刊讯 (记者 李娈鸾 高杨)
大官庄村的关帝庙为何门朝北?村西的古槐树是否真的就是千年唐槐?近日多位泰山文化研究学者向晨刊提供线索,这些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清楚。
晨刊《环山路西段寻古》专题于3月4日报道环山路西段大官庄村的关帝庙和唐槐后,吸引了多位泰山文化研究学者的关注,他们有的亲临实地考察,有的提供历史资料,对于关帝庙门朝北修建的原因给出了可信度较高的猜测,并且以史料为依据对村民口中所称“千年唐槐”提出了质疑。
3月7日,泰山文化研究学者袁明英、刘传录亲赴大官庄村对关帝庙进行探访。经过实地查看庙墙内嵌入的四块石碑之后,袁明英称,从碑文中能看出在清乾隆四十六年、清光绪十一年、民国二十七年都重修过关帝庙。据刘传录介绍,其中以民国时的重修最为隆重,当时村里动用了200多名工匠,从几十里地以外的大陡山砍来树木为材料,庙内墙壁上的壁画也是当时所绘。不过,关帝庙具体的修建年代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关帝庙为什么门朝北,泰山文化研究学者刘传录告诉记者,大官庄村背靠泰山,面向小河,村民的祖先出于信仰,在村的主轴线一南一北相隔200米左右修了两座庙。据刘传录推测,南面是背靠小河的关帝庙,那北面背靠泰山的就应该是孔子庙。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北文庙,南武庙”,文武南北相对的格局。“北庙解放初期当过学校,间接证明了北庙面积比关帝庙大,有力地证明了北庙是文庙,也就为关帝庙门朝北找到了合理解释。”正是由于南北两庙的格局,根据民间信仰的变化,刘传录大胆猜测庙的修建年代应该为清代之前更早的朝代。
至于村中古槐树的年代,泰山文化研究学者严承飞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据严承飞介绍,大官庄的设立要追溯到明成化五年,由于经历元朝战乱,明朝在泰安周围设立了32个官庄,大官庄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村里人关于唐槐的说法就不成立了,毕竟唐末到明初还有
500多年的时间。不过从村里的族谱上找到一定的线索也并非不可能。”
大官庄村的关帝庙为何门朝北?村西的古槐树是否真的就是千年唐槐?近日多位泰山文化研究学者向晨刊提供线索,这些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清楚。
2009年3月10日《泰山晨刊》三版
前一篇:揭秘泰山大官庄关帝庙门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