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上“黄毛”学生
(2012-10-28 23:24:1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随笔 |
当遇上“黄毛”学生
已是深秋,室外的气温骤降了许多,寒意瑟瑟。而教室内则依然温暖如春,充满着温馨的人情与人气。
我照例到每个班清点一下人数,看有没有空桌,以确定学生是不是全额到场。当我走进九班教室时,发现教室前面一张桌和教室最后面一张桌都空着——晓晨和晓伟都不在教室。我便向他们邻桌的同学询问情况,邻桌的同学都说不知道。
我心生疑虑:这两个家伙跑到哪里了呢?会不会又旷课了?我这种猜疑是有根据的。晓晨的父母离婚了,把晓晨当做一个“球”,踢来踢去,谁也不愿意抚养教育这个孩子。失去了父母的疼爱和管教,晓晨逐渐沾染上了很多不良习惯,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甚至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因此也就成了班里违纪现象比较严重的学生。
而晓伟也是刚来学校不久,我曾经问他,为什么不来上学,是不是身体的原因。结果他的一句“雷语”,把我给震住了:“我不喜欢上学,在学校里待够了,我就回家;在家里待得无聊了,我就再来学校里。”
我站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一边巡视着教室里的情况,一边猜想着晓晨和晓伟的去处。这时,只见走廊尽头,急匆匆跑来两个身穿校服的人。我定睛一看,正是晓晨和晓伟两个人!这时,距离上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30分钟。
他俩正想要溜进教室,被我一声给叫住了。两人见没有得逞,只好乖乖地站在走廊里。
我走向前去,低声问他们:“你们两个去哪里了?”我怕影响教室里同学们的学习。
“上厕所了!”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几乎同是一种义正言辞的表情。很显然,他们事先曾商量过对策。
“请你们再说一遍,老师最欢诚实的学生,更何况你们这套理由很小儿科了。上厕所需要半个小时吗?”
“老师,我们的确是去厕所了。只不过,之前我们还出去吃饭了。”看到我严肃的表情,他们有些心虚,最终说出了实情。
这时,我仔细一看晓晨的头发,乖乖,整个一个“小黄毛”啊。他前面的刘海,被染成了黄黑相间的颜色。那标新立异的发型,与他所穿的校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如果不是他身上的这身校服,还能证明他是一个学生,很容易让人认为他就是社会上的一个小混混。
我问他,“整这个发型,家长知道不知道?”他摇头说:“爸妈没说不同意,也没有说同意。”
我笑着说:“那你的家长可没有尽到对你的监护职责哦。另外,我对你的发型谈一下我的感受。第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如果你以演员的身份,去参加‘我是大明星’栏目或者是‘星光大道’栏目,我认为你的这个发型肯定会给你增色不少。可是你现在是在学校里,你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什么吗?”
“是学生。”他低着头说。
“对呀,正因为你是学生,你穿的是校服,你要有与这套校服相匹配的发型,才会显示出与你身份相适应的美。比如周星驰、刘德华、王菲等明星,虽然他们现在穿着很时尚,但他们在学生时代也是打扮很朴素的。学生就要有一种朴素的美,这样的美再加上心灵美才是真正让教师和同学们所喜欢的美。第二,我们要想要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不是仅仅靠发型上的标新立异来赢得的,而是靠自己的实力。学习基础差没有关系,关键是看自己想不想去努力。谁都失败的时候,也都有遇到过挫折的时候,越在遇到挫折时,越要对自己树立自信心,自己都被自己给打倒了,谁还能去扶你起来?”
我给他们讲了我自己的故事。“高考那年的那一天,我出了车祸,大脑被摔成暂时性脑震荡,什么也不记得了。那年的高考,我落榜了。但是,我并没有气馁,我对自己说,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后来,我复了一年课,终于实现了我的大学梦,而且还成了一名人民教师。设想,如果当初没有我的自信与坚持,我想我不会成为你们的老师,今天也就不会站在这里和你们谈话。成长始终是自己的事情,别人即使父母都不会帮你一辈子。”
我还针对晓晨的特殊情况,说了一段话:“第三,老师对你的家庭状况也有所了解。我想要告诉你的是,父母的选择,可能有他们不得已的苦衷。你既然无法改变现实,就要学会尊重父母的选择。人总有长大的一天,总有独立生活的那一天,你要学会自己自强。听说过孟佩杰的故事吧?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着父母的宠爱时,孟佩杰用她弱小的肩膀,扛起了照顾养母的责任。她是一位真正的小英雄。”
晓晨和晓伟点点头,以此表示他的赞同。我趁机问他们:“那你们知道今天晚上错在哪里吗?”
“我们不该回来这么晚。”晓伟首先回答。
“我们不该不请假就出去,不该回来这么晚。”晓晨补充道。
“晓晨,还有吗?”我向晓晨追问了一句。
“……还有我的发型.”他的声音低如蚊声。
“那你想怎么做?”我问他。
“明天我就去把头发给染回来。”
“明天,就要升国旗了,你想成为全校的‘焦点’吗?那样会对你百弊而无一利的。”
他沉默不语。
“这样吧,我给你二十元钱,你现在就去学校门口附近的发廊里,把头发给染回来好不好?”他推辞着不要,我硬是把钱塞给了他。他感激地走了。
不到半个小时,晓晨跑了回来,刘海中的黄颜色消失了,他又找回了原先的自己。
而晓伟也给我写了一份学习规划,表示从现在起要努力,还主动向我要一些学习资料,我痛快地答应了他。我要小心地呵护着他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
“良药利病不苦口”,面对学生犯错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错误本身,去批评他的错误;更要给学生纠正错误的机会,给予他们一种正能量,帮助他们以自尊自信的姿态,走出人生的误区,去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