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美国本科申请:我该申请什么学校?

(2012-04-09 11:23:26)
标签:

美国

留学

申请

本科

新生

提前录取

常春藤

教育

分类: 留学申请

原创:美国本科申请:我该申请什么学校?

   本文为包凡一留学工作室(宏飞洋教育咨询公司)“乔向东”和“胡倩”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尊重劳动!

 

 申请美国留学的所有学生都想弄清楚,我们该申请什么样的学校?申请多少所学校合适?该申请哪些学校比较合理有效?根据过去多年来对美国留学申请的感受和体会,一般建议每个学生申请6 9 所学校为宜。把自己的个人背景、兴趣爱好和学校求得匹配,这才是最为关键的。一般而言,学生要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学校选择:冲击校、匹配校和保底校。但是这三个层面的一定要考虑录取的现实可能性,任何一所学校都要有一些录取可能性的因素,即便几率不大,毫无录取可能的学校则没有必要选择,所以,学校的选择也是基于这三个层面来进行,有潜在录取的可能性:

 所保底校:学生的各项学术和非学术指标已超过学校所要求的成绩和分数。基本可以判断,自己被这些学校录取的可能性极大,但谨记,没有任何学校可以说百分百录取的,只是录取的几率大小问题,去年比较容易录取的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今年就拒掉不少SAT 成绩在 2200分左右的学生。保底学校的主要考虑在于,在八九月份的时候,申请人有确定可以读的学校,不会没书可读。

 2 3 所匹配校:这些学校对成绩和分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背景情况基本相当,基本可以判断,和自身的背景是契合的。这些学校一样治学严谨,学术水准高,但并不一定必须是学生的“dream schools”。

 2 3 所冲击校:这些学校是学生心目中的“dream schools”,总体来讲,是录取可能性相对较小的学校,但不是没有可能性。比起保底校和匹配校,冲击校才是每个学生最心仪的学校。

 既然要去申请,申请人就应该知道,选校一定要结合录取可能性进行分层次甄选,申请人也要同时考虑到自己的真正关注点,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关注点是不同的,你更在乎哪些因素,这些学校是否具备的需求,是否真的最契合你的个性,是否真的是你的“绝配”。选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但主要要考虑如下三个核心因素:

 

学校规模

 喜欢把自己融入到一个群体环境中的学生一般喜欢大型公立或私立大学,在这些学校,过百的学生会集中在一起上大课。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太多对个人的关注,所以学生可以充分把握自己的时间,不需要老师监督,独立完成作业。小型学校的师生比例比较高,从而对学生的个人关注度就比较高。当然,大型学校的社交活动更完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社团、组织和体育项目选择,可以让自己的时间分配更加灵活。

 

周围环境

 学校环境和学校的规模大小息息相关。这些是大量且完整的教育设施。小城镇里的大型大学和大城市的小型大学一样都可以有各种机会提供。学生选校的时候,就环境方面,一般也要去考虑综合因素,气候、就业环境、饮食、住宿、图书馆都是要考量的。一个非常在于学校环境的学生,喜欢舒适的学习环境,可以选择在大城市的小学校,这样他们的课程会特别个性化,但是要去学校外选择和体验社会及文化活动。追求完整“大学经历”的学生应该着眼于大学城,那儿的文化生活都是以大学为中心的。另外,喜欢自然风光的学生就可以重点关注地理位置上临山靠海的大学。

 

学术环境

 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学生要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且专业排名要靠前,或者在专业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排名并非一定可取,但起码可以借鉴一下,这样会帮助到日后的就业。同时,每个申请人都要清楚,强大的美国教育体制是可以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探索不同的学习领域,可以随时更换自己的学术方向,只要你想,可以有好的通道让你选择。如果还想尝试不同的学校、郊区或市区氛围,通过转学你一样可以达到学术目标。转学是美国教育体系中非常人性化和合理化的一个路径。只要大一完成一个学期以后就可以开始准备,一样可以进入常春藤名校。2011年我们帮一个小孩成功转学芝加哥大学,转学进入密歇根大学的学生就更多一些。当让,大部分学生会继申请研究生,研究生院专业性更高,对职业发展的帮助会更大,但无论如何,本科阶段的积累无比重要,一方面可以充分享受对知识的广泛追求,另一方面为日后的人生奠定基调,当然也会结交一些一辈子的“损友”。

 以上这是个人的一些建议,学生择校申请时都需要谨记。

包凡一工作室案例集锦:http://blog.sina.com.cn/baofanyi

北京宏飞洋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包凡一留学工作室)

地址:北京海淀区海淀北二街8号中关村 SOHO 816室

邮箱: qiaoxiangdong@baofanyi.orghuqian@baofanyi.org

电话: 010-82483508 转 8001 或 8006

传真: 010-6262777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