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还是继续讲“活动”,北京上海的家长,比较积极的家长,他们是知道是要做活动的,但是他们的努力“过头了”,他们让子女去做的,也不知道是真做假做,做出来一些不大符合中学生身份和能力的活动:
比方说有一位同学说自己在实验室中把苍蝇捣碎做了提取苍蝇DNA的工作;这个是大学高年级,研究生才做的事情,一个中学生去做,不大可信。还有的跟我
国的知名学者,某个领域内前沿的科学家一起做实验,还要一起发表论文,他们父母的确做到了,让孩子的名字也出现在文章当中,这个作为大学生都已经很过了、
已经非常不得了了,作为一个中学生真么会呢?这将给国外大学的录取工作者的印象是什么呢?
—— 就是这个中学生的家长比较会钻营。
其实老外是非常了解我们的,老外也非常了解他们的申请者;天下的父母都差不多,国外也有很多的家长为了子女的申请做了很大的努力。
我最近在国外的报章上看到这么一则报道,讲国外有一对夫妻,他们的孩子要上小学了,也要上名校,然后妈妈就使出浑身解
前面几节我讲的是活动,现在我准备再细化一下,活动的分类 —— 活动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公益性的,就是做好事,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可以;
还有叫做学术探索活动,这个是美国较好的大学,按照NEWSWEEK的排名综合性大学排名前四十的都会需要这个,还有几乎我接触过的所有文理学院都会问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问法各式各样,但是道理、意思都一样,就是:
你做过什么学术探索活动?
你喜欢什么专业?
或者问,除了学校的课程之外,在你喜欢的专业方面你做了什么?
也就是超过你的课程要求,你都做了些什么?
这个问题也难倒了很多人,比如说有一位同学说我参加了各种竞赛,有数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这些算不算学术探索呢?
我觉得,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应该不算。因为这位同学给人的感觉是他比较喜欢竞赛,我觉得竞赛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有点像成绩,还是取悦于老师、取悦于学校;国外的这个问题,就是你喜欢什么专业?这个问的是你需要超过你学校课程设置的要求,是出于自己的爱好而去做的,而有所投入。
这是什么道理呢?
国外的很多
标签:
本科
大学
美国
活动
留学
|
分类:
留学申请
|
我前面讲了“做活动”的必要性,我同样讲了不要做“大而空”的活动,要具体地去做,现在我来讲讲活动的规划,假如我们现在是初三或者高一,我们在课余做活动的时候,不要为了申请美国大学,为了写Essay才去做;最好发展出一种真正的兴趣和爱好。天底下有这么多的“活动”,我们找一个自己有兴趣的,甚至自己有激情的活动,去持续地做,这样不是更好吗,这样就不会临时抱佛脚,不会苦于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活动”,这个跟提前的规划很有关系;
过去有家长来问我说:“包老师你怎么不组织活动?”
我如果组织活动也会形成“撞车”的情况;大家都做一样的事情,而且接待你去做活动的人,往往给你一个程序化的东西,最后大家都一样。这样就不容易在材料中出彩,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有个家长来找我说,他准备让他的孩子去证券公司实习,我听了觉得不够恰当,因为证券公司一个中学生
这篇文章将讲述如何最好地在高中阶段为工程学专业做准备,以及如何寻找最适合你的工程学学院或大学方面的信息。首先,再重申一下,如果你想学一个“随意开Party的专业”,工程学是你最不想学的专业。从大一开始,工程学的学生通常要每个季度或每学期都要上18节自然科学学科,并贯穿整个大学生涯。自然科学是研究领域中非常严谨的学科。根据院校的不同,大部分的学生完成学业需要四年加一个学期,但有时候也需要五年。
3+2工程学项目
当你考虑你在本科教育中想得到什么时,你也许会查看“工程学3+2项目”,它能让学生对更多的拓展教育感兴趣。在3+2项目中,学生一般会在文理学院就读3年,接着会在提供工程学专业的大学继续学习两年。3+2项目最后会取得双学士学位:一个文学学士学位和一个工程学学位。开设3+2项目的学校有科尔比学院和达特茅斯学院,霍山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里德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伦斯勒理工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同时,你也应该知道一些前瞻性的小型的文理学院也自己开设工程学专业,包括拉法耶特学院,斯密斯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三一学院以及联合大学。
高中需
标签:
大学
美国
新生
本科
活动
|
分类:
留学申请
|
有的家长在了解到留学申请中需要“做活动”而且这个活动最好不要随大流,然后按照我的建议去找自己的朋友、找自己的老同事,或者在父母自己本身的工作单位让孩子去做做实习。
但是我发现,这个“活动”不在我们的教育体制当中,不是我们教育体制所要求的,也不是我们中国学生所熟悉的,因此这是让我们中国家长感到非常陌生的一个事物,所以非常简单地说去“做活动',到这一步还不够。为什么呢?
比如现在有的孩子说我去做活动,帮助有抑郁症的人,有个组织在做这样的活动,他参与进入,我一听非常好啊!可是回来的时候,这个孩子跟我说,他到了那里什么也没有干,他坐在那儿当“观察员”;他只是说张叔叔怎么做,李阿姨怎么做,仅此而已。
再比如一个孩子的家长是位领导,管互联网方面的,因此,互联网的公司都很愿意接收他的儿子去做实习,可是他的孩子去了一个星期,回来说自
大学生活即将拉开序幕,首先第一步就是参加新生见面会。这或许是你第一次真正参观自己的学校,也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去提前感受自己未来四年的生活。在这里,你会尝试很多新事物,认识很多新朋友,感到紧张也是很正常的。放轻松,你只需要记住以下七条:
1、选对着装:最好穿比较舒服的衣服,因为你可能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逛遍校园或者参加一些“破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你可以与其他学生互动并找到你们共同的兴趣点。所以,一身休闲服和一双舒适的鞋子才是正确的选择。喜欢的音乐类型是一个不错的话题,所以如果你有一件印有自己最爱乐队头像的T恤,是时候派上用场了。
2、出现状况莫慌张,你的遭遇很可能别人也会有:遇见突发情况时,深吸一口气,记得微笑,然后需求别人的帮助。曾经有位同学在前往参加见面会时迷路了,后来他发现另一个也迷路的小伙伴,然后两人一起找到了会场所在地。
3、保持幽默感:尴尬的状况不可避免。有同学就在见面会看见一位陌生人正在远处朝着他招手,其实是在向他旁边的男孩打招呼。知道真相后,虽然这名同学有点尴尬,但是他仍然向对方打了招呼,幽默地化解了尴尬。几分钟后,他们认
(2014-08-25 11:24)
标签:
本科
大学
活动
美国
申请
|
分类:
留学申请
|
我讲一下留学申请中“活动”的问题,现在的家长已经进步到,知晓孩子申请美国的大学已经不完全看分数了,除了分数之外,大家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固定的模式,就是申请者需要“做活动”,但是对这个“活动”
(2014-06-24 11:08)
标签:
股票
教育
美国
本科
大学
|
分类:
美国就业
|
美国专业选择参考
包凡一留学工作室 文莉编译
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专业选择也是学生和家长最为纠结的事情之一。高收入是否一定能够得到高回报?以下数据(摘自H&R Block)显示了大学专业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社会科学和创造性学科(人类学,电影,美术,平面设计等)这些专业的失
(2014-06-24 10:55)
标签:
佛学
本科
大学
教育
美国
|
分类:
留学申请
|
面试过后,我们需要做什么
包凡一留学工作室
游梦编译
有了出色的面试表现,如果能在面试过后做到善始善终
(2013-04-07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