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拨开美国大学本科申请的10团迷雾
(2012-03-14 16:51:15)
标签:
美国本科申请留美新生大一转学奖学金藤校教育 |
分类: 留学申请 |
原创:拨开美国大学本科申请的10团迷雾
本文为包凡一留美工作室乔向东和胡倩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国大学申请越来越疯狂,一年更比一年难。常春藤联盟的八个学校有六个的录取率都低于10%,当然斯坦福、麻省理工、芝加哥亦如此。不仅如此,还有近
不幸的是,众多家长都像蒙着眼睛游弋于文山字海的申请信息中,道听途说有之,凭空妄想有之,陈年滥调有之,对美国大学本科申请如坠雾中,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人们对申请的看法迥异,一些原则性的东西也被颠倒黑白,是非不分。藉此,根据过去几年的申请经验,以及和包凡一老师(
误区一:美国大学只寻找全面型人才。
矫正:美国大学不是在寻找全才,不是一个人的全面优秀程度。他们寻找的是一个包罗各异特点的“全才型”班级,这里面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大家组合成一个全面的班型,各色人才的一个集合体,这是顶级大学寻找人才的终极目的,关注这个群体的全面性。这就像一个马赛克拼图,有的人是学术型的,有的人是运动天赋突出的,有的人是音乐天才,有的人是无敌舞者,有的人是明星潜力股,有的人是棕色人种,有的人是出自弱势群体,有的人是校友子女,有的人是未来领袖。
任何美国大学需要的是这个孩子能专注于某一个兴趣爱好,并且在这方面出类拔萃,少有人能超越,而且一定是对此乐此不疲,激情满满。
2011年秋季,我有一个山西籍的学生YCR并非一个最全面的一个孩子,但是一个思想和为人都与众不同的孩子,凭借着他对电子工程专业的热爱,走进了加州大学伯克利的最竞争专业、就业最好的专业EECS,在那里他依然保持着那种一贯的优秀。他并非全才,甚至说话还有些小害羞,但是依靠自己的信心的真诚选择,UCB接纳了这个潜力无限的孩子(请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2195b10100ywu9.html
误区二:美国大学是卖方市场。
矫正:信不信由你,你申请时候的处境远要比你认为的自己的背景情况更为乐观。全美也就
误区三:文书并非很重要。
矫正:大学申请文书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你充分展示你自己,说出自己的积极的一面和令人难于忘怀的一面。你的成绩依然摆在那里。英语标准化考试也尘埃落定。但是因为对文书的忽视,导致学生丢掉了一个充分证明你优秀的契机。很多孩子把文书写作都放到最后那一刻,这是极其危险的。更有甚者,有一些孩子申请起步很早,但文书的出炉也是拖拖沓沓,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文书写作的精细加工和雕琢。写作很简单,但是在原稿的基础上再加工确实是艰难的。文书理所应当进行多遍修正和研讨。
很多家长或孩子都认为,文书写作的目的是取悦录取官。确实,这有一定道理,但是真正给招生官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文书本身要传达出申请人的思想、态度和理念。这些东西让招生官从点滴细节中一窥你何以为你!文书给招生官提供了一个了解你视角和思想的一个机会,一个录取你的理由。这个机会千万不能白白浪费。
但说文书是定盘的星也言之过重。它只是申请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但是通过优秀的文书确实非常提气,被录取的学生来看,个个文书都是独特和个性彰显的。
误区四:面试无足轻重!
矫正:美国许多大学都废除了校园现场面试,常春藤学校也不例外。但是,有很多学校提供校友面试。如果某所大学提供电话面试机会或校友面试机会,它并非一个随随便便的机会,也并非是可选的,它是申请程序当中必须要走的一个流程,需要高度重视。如果你不能利用面试给钟情的大学传递一种你对该校有足够兴趣的信息,那你肯定会失败。所以,要利用好面试,充分表达你的兴趣和对学校的了解。有很多的申请人也和你一样,他们有一大堆奖状和证书,大学一定会更看重在面试中表现突出的那个学生。同样,大学也会积极回应对该大学特别感兴趣且花费了很多时间去了解这个学校的学生,什么地方吸引他选择该大学,为什么你是最匹配的候选人。也就说说,面试需要做好准备,需要做足功课,需要为面试而拿出时间来训练和演习。你不能在面试中让人家感觉像个机器人,一问一答,单调枯燥。当然,在面试中,你千万不要给面试官传达出,你还没有想好进入这所大学的理由,还没有为进入这所大学做好心理和学术上的准备。
误区五:申奖一定会挂掉!
矫正:对于一些知名大学,申奖和录取决定毫无干系,你可以放胆去申请,但是一定要考虑你的整体背景和学校的奖学金规定。采取奖学金盲取(need-blind
误区六:ED录取只针对校友子弟和强力牛人。
矫正:ED具有法律约束力大家都了然于胸,而且会加大录取的可能性,录取几率远远高于常规录取两到三倍。顶级名校很多都采用ED来让优秀候选人收入囊中,但并非人们所言都是校友关系的子弟,而且也并非都是顶级牛人。每年都会一些并非绝顶优秀的学生通过ED
误区七:申请人最好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记录。
矫正:很多孩子甚至家长都以为,如果想进入名校,课外活动要多多益善,藉此大量制造各种课外活动、体育运动、志愿者活动或暑期课程。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大学招录的是一个差异化和多元化的班级,他们需要看到的是申请人的激情和担当。一到两个你坚持做好的活动足矣,在这一两个活动中充分展示出你的领导力和深入度会比那一长串活动更有意义,多处掘井挖水,不如深挖一处。
至于社区服务活动,美国各个大学确实都有要求。但是并非你在医院做义工或者参加一个国外的暑期项目就会把你提升到一个高度,其实这些并不会对招生官做录取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除非你的这些社区服务是多年的习惯和无私投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见证了你一个潜在领导者的力量。
误区八:录取官不会留意你的微博或交友网站信息。
矫正:不要想当然。一些大学的录取官真的会进入你的页面去了解。在成千上万的申请者当中,申请者有着无比厚重的荣誉清单,录取官要寻找拒掉你的理由。如果在你的页面上浏览到一些不合时宜的图片或文字,拒掉你的理由也许就这么简单。
误区九:尽早确定高级别的推荐人。
矫正:在美国大学申请中一直流传一种论调:申请材料越厚重,申请人越有竞争力。事实果真如此吗?不尽然。申请人毫无必要去舍近求远找一些牛人来给你进行推荐,例如省长、高管或大学董事会成员。唯一例外就是,申请人真的为这些人做事,而且在一起共事过很长一段时间,但事实上这种情况极为少见。美国大学明确要求的是教师推荐信,注意:是教师的推荐,而非其他人的推荐。只有老师才会更加了解申请人的兴趣、优点和成长。
误区十:请直接屏蔽掉顶级名校,贵得太离谱。
矫正:着实,哈佛、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大学每年的学习费用达到近
注明:
此文抛砖引玉和拨乱反正是主旨。当然,我也特别希望有疑惑的学生和家长直接联系我:qiaoxiangdong@baofanyi.org
l
l
l
【本文为包凡一留美工作室乔向东、胡倩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