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国服装出口促进体系考鉴:发展篇

(2008-03-28 20:14:07)
标签:

服装工业

韩国

经济

服装出口

轻纺工业

财经

http://www.112200.cn/Article/UploadFiles/200609/20060907223708447.jpg

 

 

韩国服装出口促进体系考鉴:发展篇

 

白 明

 

        近50年来,韩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恢复到成长,从封闭到开放,从国家主导到自由化市场经济的转化历程。在这一转换过程中,服装工业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50年代,在战后重建和巩固国防以及提高私人消费水平这三大目标指引下,韩国经济发展凸现为以进口替代为特征的内向型经济。在这一时期,韩国的服装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基本未脱离以生产军需品为核心和以手工作坊生产方式为主的特征。

        60年代,韩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美国的援助逐步减少的难题,因而必然需要加快自身工业化进程。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重心转向出口导向型产业,轻纺工业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中,服装工业在这一时期的表现最为突出,但是也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局。

        70年代,出于维护出口竞争力和改善国际收支以及建立独立的国防工业体系的需要,韩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开始向重化工业转移。然而,由于发展重化工业的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短期内很难一蹴而就。因而,从绩效上来看,由于基础打得牢固,轻纺工业对于韩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日益凸现,特别是基本面向国际市场的服装工业得到了稳步发展。

        80年代,随着贸易自由化与相关配套产业的蓬勃发展,韩国服装工业的扩张势头得以延续。与以往不同的是,随着三星/大宇等财阀的陆续淡出轻纺工业,80年代韩国服装工业的发展基本上依靠的是中小企业推动。当然,这一时期韩国服装工业的发展单纯从规模扩张上看已经有所放缓,到80年代后期更是强弩之末。

        90年代,韩国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信息产业成为带动这一时期韩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于价格竞争力越来越不明显和贸易壁垒的制约,越来越多的韩国服装加工能力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向中国/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直接导致这一时期韩国服装工业的规模萎缩。

        进入21世纪,韩国的服装工业的发展正在日益体现出进一步由以往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向有选择性地追求高附加值过渡,这也正代表了韩国服装工业的长期发展方向。 

        韩国的地域狭小,人口有限,服装工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内市场空间的局限。在“出口第一”的出口导向政策驱动下,韩国的服装工业的发展从60年代起就立足于拓展在国际市场的生存空间,将发展重心向出口倾斜。 

        尽管都经历比较大的前起后伏,但近几十年来韩国服装工业的发展基本上为其出口形势所左右。观察表明,近三十余年来韩国服装出口额的变化也呈现出前起后伏的峰形走势,这也正诱发这样的思索,即韩国服装出口与该国服装工业的发展的数量上呈现出线性相关关系。 

        从边际贡献角度来分析,近三十余年来韩国服装出口额的变化与其服装生产规模的变化总体上可以假设为线性正相关关系,1970-2001区间的相关系数ρ为0.543,其显著性符合自由度为N-2的t统计分布。据此,可以判断近三十余年来韩国服装出口额的变化与其服装生产规模的变化总体为线性正相关关系的假设应当被接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