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水深流—— 读马加幸散文集《有心就好》有感

(2011-07-13 15:58:30)
标签:

行思坐忆

有心就好

读后感

散文随笔

分类: 笔迹心痕

静水深流—— <wbr>读马加幸散文集《有心就好》有感    图:红红、云崖山人、马加幸

                                  静水流深

                                               —— 读马加幸散文集《有心就好》有感

 

     在博客里,经常读文友马加幸的优美散文,曾经心有戚戚焉。可是读完他的散文集《有心就好》,感觉就有点不一样了。特别是读完里面《杏坛之惑》《名著之魅》这两个部分时,好几篇文章令人动容,震撼人心。

    老马的古文功底很好,他的散文具有独特的思想,处处洋溢着思维的灵气和文学情趣。他善于用深邃的思想和文学的笔触融入传统文化这一特定的视角,表达自己对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的感悟与反思。他虽然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但他的人生际遇、他的悲怆、他的爱恋、他的疲惫、他的落寞、他的孤傲,以及他那令人欲哭无泪的符咒般的文字碎片在《有心就好》这本散文集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对花花草草的执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当今教育现象一腔的惆怅和他那锐气的笔调令人荡气回肠!

    都说文人相轻,又说会写点东西的人容易相妒。但我很幸运,因为我身边几个文友都是惺惺相惜的。我们之间只有互相捉虫、互相鼓励、互相切磋,从不互相诋毁。

    其实《有心就好》此书全文付梓之际,我早已经读完此书所有的文章。出版成册后,我一页一页翻阅过来,更有一种神圣感。当初老马叫我帮助校对,我是很认真的一字一字地读下来的。那时的感觉,就好像是深夜一般的平静,他的一字一句,都是淡淡的,从内心自然地流露出来的。

    每年暑假,老马都会背起行囊,离开喧嚣的杭城,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然后借山水风物与历史精魂默默对话,寻找自己在辽阔的时间和空间中的生命坐标,把自己紧紧抓住。他写花花草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能把死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每次旅行回来,老马都是以一种从容宁静的风度讲述着一个个旅途中的故事,留下了一篇篇文学味极浓的美文。

    老马从平阳老家的南雁、顺溪、青街,到风景秀丽的西湖;从祖国宝岛台湾,到充满民族风情的西南边陲……江南的小镇,边塞的古道山关,远古的刀光剑影,文臣武将的悲欢离合,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一个地方的沧海桑田……在他的笔下跳跃滚动,妙笔生花、蜿蜒成句、落笔成章。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苦苦求索,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和温煦……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好像一条色彩缤纷的河流,也像一条灿烂文化的河流,汹涌地向读者奔泻而来。

   他在《登泰山而小天下》这篇文章里写道:“沿着摩崖石刻登山,不时就会碰到一个熟面孔,他的字安安静静地伏在石崖上,向我们讲述着这座山的不寻常,讲述着沧桑岁月的匆匆流逝。这中间最有噱头的是开国伟人的摩崖诗刻,那些跟泰山风马牛不相及的诗词镌刻在醒目的石崖上,似乎在嘲笑一个逝去不久的荒唐时代。刻诗的人原是拍伟人的马屁,可是等到喧喧扰扰归于宁静,这些诗刻倒成了难以处理的文字了。削去?谁敢?可是就这么放着,这些诗歌的内容实在跟这历史厚重的泰山不协调,不伦不类,凸显着我们民族文化另类的尴尬。” 寥寥数语,是酸、是甜、是苦、是辣,只有老马心中最为清楚。

     他在《熊祭》《天鹅祭》两篇文章里洒下了酸楚、悲伤的泪水,并对天鹅的消逝作了一次美的祭奠。而这种祭奠,又蕴涵着对不可再生的自然界产生的深切忧虑,又包孕着对人类环保生态的一种现实关注和深刻反思,体现了老马关注现实生活、回应社会问题的高度责任感和呼吁保护珍贵动物的传统文化意识的良心。

    老马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却时时满溢着中国文化素养,欲一吐为快的文人雅士的风度。他的心很纯粹,也很善良,他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名利。《有心就好》其实就是他的一场心路的旅行。他说:“为官者有心,就能励精图治,胸怀苍生,勤于政务,关心民瘼,创造出一个河清海晏、光风霁月的新天地;育人者有心,就能教无遗类,爱无死角,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为国家民族培养薪火传人;生产者有心,就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制作出鬼斧神工、令人惊叹的产品;研究者有心,就能潜心学问,目不窥园,心无旁骛,兀兀穷年,从而达到登堂入室,为科学和文明的发展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我们的社会,真正有心的为官,有心做学问的学者实在是太少了。

     总之,读老马是可以读出孤独和忧伤的。正像他的同事杨志敏所说的:“老马有一颗敏锐的心,恰好又有了漂亮的文字感觉,但文字的美感恰在于它是埋葬经历的见证和工具,于是,他的悲怆情怀总在提示我们的浅薄和卑微。”

    马加幸的散文既充溢着理性睿智的文化思考,又有着浓郁文学味的抒情情趣。他从容地、不紧不慢地讲述着沿途风光、社会现象、宗教信仰、人生思考,并结合个人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充满智性与情趣的思考,常常会有精到的妙悟。他说“我是凡人,我无须自卑,每一个白天每一个夜晚都有我辛勤的工作和深沉的思索。我累了,我就用歌声慰问自己;我迷路了,就用歌声给自己寻找路径;我畏惧了,就用歌声给自己壮胆。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精彩,我们何须仰视又何须苦恼,清清白白为人,踏踏实实做事,如此而已!”他的文字,常常能津津有味地能给予读者的思想启迪和精神享受。

   散文集《有心就好》,没有铿锵辛辣的言语。都是不慌不忙地叙述着,记录着。老马的笔下,都是一种不褒也不贬的文字,他敏感的神经和悲天悯人的笔调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又是他对于这世界极为透彻的认识。

   读他的文字,就像是透过他的双眼看世界,淡淡的,冷冷的,静静的,没有偏激和愤怒。他的文风,静水深流,能慢慢地和读者一起感悟、感动。静水深流—— <wbr>读马加幸散文集《有心就好》有感

          马加幸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jx08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