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纳谏——
陈余不肯纳谏的悲剧
“将略兵机命世雄”,刘禹锡在《韩信庙》的开篇就是这样盛赞韩信的军事天才。而历史中的韩信到底是如何精于兵机、神于用兵的呢?也许赫赫有名的“背水一战”最有说服力,“背水而战”意味着自断后路,向来乃兵家大忌。但是韩信却偏偏逆风而行,背水布阵,结果大获全胜。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奥妙和玄机呢?
刘邦、项羽两支队伍是秦末农民战争中的主要起义力量,在推翻秦王朝的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推翻秦王朝后,项羽依靠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封了十八个王。刘邦被封汉王。
但是,刘邦不甘人下,一心想争夺天下,于是在公元前206年秋,亲率大军从陈仓(今陕西省宝鸡东)出兵,击败关中的章邯等三个诸侯王,占领关中地区。不久,刘邦率军东进至彭城,被项羽打败,刘邦退守荥阳,从此楚汉两军形成对峙局面。由于汉军在彭城大败,魏、赵、齐等诸侯王纷纷背汉向楚,形势对刘邦非常不利。为了扭转局面,刘邦命韩信领兵进攻魏、赵、齐等地。
韩信平定魏地以后,向刘邦建议,请求率领三万汉军继续北上,进攻赵国、讨伐燕国,并向东平定齐地,向南切断楚军粮道,与刘邦主力形成钳形攻势,先消灭楚的侧翼,孤立并包围项羽,然后在荥阳会师。这是一个很有战略远见的军事部署。刘邦欣然采纳了韩信的建议,并派常山王张耳与韩信一起率兵出征。就是在攻打赵国的时候,发生了背水布阵的著名战役——井陉之战。
早在公元前208年正月,张耳和陈余便拥立贵族赵歇为赵王。到了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分封诸侯时,把赵歇的地盘分封给常山张耳,改封赵歇为代王。公元前205年十月,陈余因为没有被分封为王,便联合齐王田荣进攻常山王,张耳战败,投奔刘邦。陈余占领赵地,并把赵歇迎接回赵国,仍尊为赵王。赵王歇对陈余感激不尽,便让陈余做了代王。当刘邦彭城之败以后,赵歇和陈余便背汉降楚。
公元前205年九月,韩信开始向赵国进发。赵歇和陈余得到消息,立即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囤集重兵,严阵以待。当时,赵军号称二十万,韩信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因为彼时的刘邦把他的精兵调到荥阳,抗拒项羽,所以兵微将寡。井陉口是太行山的险要关隘之一,乃兵家必争之地。
赵国的谋臣李左车认为,韩信、张耳在打败了魏国、代国之后,乘胜追击,锐不可当。但是井陉口的路很难走,车不能并行,骑不能成列。韩信要通过这数百里狭窄山路,辎重必然远远落在后面。于是,他向陈余建议:“如果能给我三万精兵,让我从小道截断他们的给养,你则深沟高垒,不与汉军交战。这样汉军就前不能进,后不能退,欲战不能,欲退无路,在荒凉的山野,粮草又得不到接济,不出十日,他们必败无疑。这样,韩信、张耳的头颅就会送到你面前。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反而会成为他们的阶下囚。”
可惜陈余是个纸上谈兵的书生,不重视战略战术。他对李左车的分析很不以为然,反而认为:“只要是仁义之师,就用不着诈谋奇计。”他对李左车说:“我记得兵书上讲,如果十倍于敌人,就把他们包围起来;如果两倍于敌人,那就跟他们较量一番。现在韩信号称数万,千里迢迢来进攻我们赵国,他们早已经筋疲力尽了。像韩信这样微不足道的兵力,我们现在却躲避他,以后如果遇到更强大的敌人,我们又如何取胜呢?像你说的那样,诸侯知我们胆怯,以后便也会轻易来进攻我们!”他固执己见,拒不接受李左车的建议。
这一情况,早被汉军的密探打听到了,并很快报告韩信。韩信得知后,非常高兴,于是率领大军继续进发,并在距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到了午夜,韩信精选轻骑两千人,每人带着一面红旗,抄小道上山,隐蔽起来,监视赵军,韩信吩咐这些士兵说:“如果赵军见我军退却,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到那时,你们就飞快地奔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我军的红旗。”然后韩信又命令他的副将,给士兵分发些干粮,让他们先垫垫肚子,很有把握地说:“今天要等到攻破赵军,大获全胜后,再饱餐一顿了。”将士们将信将疑,只好遵命而行。
韩信认为,赵军已经抢占有利地形,修筑了营垒,目的是跟汉军主力决战;如果他们看不到汉军的军旗和仪仗,就不会向汉军的先行部队出击。因为他们担心,汉军一旦遇到狙击,主力部队就会中途退回。那样,他们就无法跟汉军主力决战。根据这种分析,韩信决定再派一支人马先行,出井陉口,面向赵军阵地,背靠锦蔓水,摆开阵势。
果然,赵军见韩信背水布阵,非但没有出击,反而哈哈大笑。陈余自称深知兵法,认为背水布阵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是兵家的大忌。他哪里知道,韩信正是针对赵军的部署和心理,故意这样安排的!
等到天刚刚亮,韩信率领大队人马,举着大旗,擂着战鼓,杀出井陉口,气势十分雄壮。陈余早想同汉军决战,见汉军主力杀来,立即指挥赵军冲杀过去,一场恶战就这样开始了。
战斗进行了很久,打得十分激烈。由于赵军以逸待劳,又求胜心切,所以英勇冲杀;汉军却佯装战败,丢旗弃鼓,向背水的阵地退却。陈余见了,以为消灭汉军,活捉韩信和张耳的时机终于来到,便命令赵军倾巢出动向汉军掩杀过去。赵军有的争抢汉军丢弃的旗鼓,有的追逐韩信和张耳。韩信和张耳退到背水阵地以后,两支队伍会合为一处,回过头来向赵军反攻。
这时,韩信预先埋伏在山上的两千轻骑精兵,见赵军倾巢而出,营垒空虚,迅速进入赵军营地,拔掉赵军旗帜,插上汉军的红色军旗。正在同汉军混战的赵国军队,眼见难以取胜,就想撤回军营。他们回头一看,自己的营垒已经插满了汉军旗,无数汉军红旗迎风招展,以为自己的营地已经陷落,个个惊慌失色,瞬间乱了阵脚,争相奔命。汉军两面夹击,越战越勇。赵军被打得落花流水。赵歇成了阶下之囚,陈余亦在混战中殒命。
正是陈余的固执,让一场注定可以获胜的战争最后惨败。当然,他的下场比李左车预言的还要可悲。他连阶下囚都没做成,而在两军混战中丧生。刘邦顺理成章地占领了赵国。
《符言第十二》讲:“德之术曰:勿望而拒之。”君主治理国家的关键,是广采众论,不拒绝任何意见。允许别人提意见,就会增强对方的参与意识,众心成城,增强我方力量;反之,拒绝别人提意见,就闭塞自己的视听。固执就像一种病毒,使得人的思维僵化,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无论正确与否,在这种狭隘偏执的心态下,难免会犯下致命的错误。
——选自《彩图全解鬼谷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