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董(中)

(2022-05-10 13:42:04)
分类: 妙文精选
                  老 董(中)
                             葛 亮

    他把桌子收拾了,然后铺开一张纸,将毛笔蘸饱了墨,递给我,说:“写个字,越大越浓越好。”我攥起笔,一笔一画,使劲写下我的名字,又粗又黑。老董将那只干瘪的西瓜抱过来。我才看清楚,西瓜皮上并不是长霉了,而是铺了一层霜。老董拿出一个鸡毛掸子,择下一个鸡毛,从中间折断,独留下近根细绒一般的羽翎子。他用翎子轻轻地在瓜皮上扫,一边用一只小汤勺接着那霜慢慢落了半汤勺。老董便将这白霜,一点点均匀地洒在纸上,我的字迹被盖住了。我看见他抬手在瓜上晃了晃,竟捉住瓜蒂提起一个小盖,一边嘴里念道:“硼砂三钱砒三钱,硇砂四钱贵金线。”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手。他对着手上的翎毛吹一下,然后轻轻地在纸上扫。我的眼睛渐渐地睁大了,纸上那又黑又大的“毛果”二字,竟然消失了。
    我用崇敬的眼神看着老董,学着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对洪七公做的手势,说:“大侠,请受我一拜。”
    其实,老董以前不是做修鞋匠的,他年轻时,在琉璃厂的肄雅堂做学徒。以前琉璃厂的书店,数肄雅堂装裱功夫一流,修书也最有名气。我爷爷那时是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长。一次他到北京出差,逛琉璃厂,正好看见老董埋头修一本明嘉靖年间的《初学记》。那本书的书口,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边角的地方一碰就掉渣。他看见那年轻人,小心翼翼地用裱纸将边角环衬起来——行话叫“溜书口”,每片纸渣都安放得恰到好处,年轻人修了一个多小时,爷爷就看了一个多小时。爷爷看上了他,把他带回南京,安排在南大图书馆的古藏部,还让古藏部的主任亲自带老董。
    老董呢,也是真爱书。除了修书,就是看书,没别的爱好。一次爷爷去馆里,大中午的,别人都吃饭去了,就剩老董一个,正埋头看一本书。问他看的什么,他回说:“《病榻梦痕录》。”爷爷接过书,问:“你修的?”老董点点头。爷爷打开细细看了,又问:“修了多久?”老董答:“一个月,二修了。原来用了‘死衬’,可惜了书。我拆开重新修了。”爷爷说:“一个月算快了,补得不错。这书糟朽了,‘肉’缺了不少。”老董说:“以往在琉璃厂,老师傅们都能补字。我字写得不好,唯有先空着。”爷爷就说:“不妨事,我教你。”
    以后,老董在修书看书外,多了一个事,练习书法。爷爷教他的法子,是临帖——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与常人习字不同,爷爷要他琢磨的,是字的间架与笔画——以后补他人的字,便都有迹可循。老董渐渐地在馆里有了声名,任了二修组的组长。
    又过了几年,我们家出事了。爷爷被人写了黑材料,被撤了馆长的职。这他倒无所谓,都是身外之物,只要还能教书就行。再后来,渐渐传出消息,说那些检举材料,许多是图书馆的老同事写的,居然也有老董的。老董是被人踩着手,写下那封信的。信里说,毛教授的私藏里,有多少封建余毒,他清清楚楚。
    爷爷因此落下了病,再没好起来。再后来,古藏部被封,老董被赶出了图书馆。
    老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鞋的,我一直不知道,但我清晰地记得,在父亲带我去见老董的那个夜晚,回来后,他对母亲讲了老董的故事。而后,两个人陷入漫长的沉默。最后,母亲站起身,深深叹了一口气,对父亲说:“你该帮帮他。”
    因为这句话,父亲找了老董当年带过的徒弟小龙,对他讲了自己的想法:“您如今是古藏部的主任了,馆里也是用人的时候,还是将老董请回去吧。他那一手手艺,是没有犯过错的。”小龙便说:“我也不是没动过念头。如今这些小年轻,缺的是老人儿手把手地带。可是,老董这人你知道,倔得很,给台阶他也未必下。”父亲说:“或许可以让他家属配合做做工作。他爱人是什么来历?我上次见到了他女儿,还小得很。”小龙四下望望,说:“他没成家,哪有什么家属。那孩子是他捡的。”父亲说:“啊,那这么多年,都他一个人带?也真不容易。”
    因为小龙出面,南大图书馆给了老董一个临时工的差事,又聘他兼职培训馆里新来的年轻人。老董对父亲说:“不愿意去。”父亲摇摇头,说:“董哥,我知道你心里挂着以前的事儿。如今我放下了,馆里放下了,你自己还放不下?”老董没再吭声。
    他答应了下来,但还是坚持要每天出摊儿,到晚上再开夜班,给图书馆的青年员工做培训,还从馆里领了一些活儿,带到家里做。旁人问他,他说:“我没脸跟那些老相识一块儿待着。”(未完待续)

                               ——选自《读者》2021·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董(上)
后一篇:老董(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