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维尔戈达德:因果颠倒
(2013-05-21 20:35:55)
标签:
内维尔戈达德改变自我无限想象意识 |
分类: 进阶---内维尔 |
Neville Goddard
EVERY NATURAL EFFECT
自然效应,物质结果
自然界的物质结果,是由某一【精神意识】的肇因导致的,而非物质自然界某一固有的原因导致的。
一个物质自然界的肇因,只是看上去天然固有罢了。这是一个糟糕的错觉,植物性的,呆板的记忆。我们不去记忆这变化中间的每个瞬间,所以过一段时间之后,当我们回想某些特定的状态时,也想不起那时的每一个刹那,自己都想像过什么,联想过,感受过什么。因此,当某一想象的状态,引发并带来了物质自然界的明显成形,以至于,当我们能够用我们向“外部”去看的肉眼---看到它的时候,我们根本认不出,这面前发生的,只是在收割着---我们自己播下的成果,并且我们还拒绝承认,否认这些---正发生在我们世界里的物质结果,和我们自身的意识想象有任何干系。因为我们的记忆是有漏失的,也就是遗忘,我们根本不记得了,因此经常发生错觉。
布莱克说:“在每一天,存在一个时刻,这时刻撒旦无法找到,他手下的钟表魔鬼们也无法找到这一时刻。但那些奋发的人们找到了这个时刻,它是并联并行的复合多样的多层面多线路的,而当它一旦被找到,并对它毫无怀疑,肯定和确信,那么它可以使得,在每一天的每个时刻,都清洁干净,整修呈现出新面貌。”
现在,说起“撒旦”这个词,它的意思仅仅是“怀疑,疑惑,不确定”。怀疑这个名词,它指的是,不能肯定,不确定,认为....未必是真的,认为....不可靠,对自我没有信任,他相信“内在自我”是无力匮乏的,从而对任何事物都缺乏信任。实质上它并非不相信某些事,相反,怀疑是完全相信,怀疑是相信了某某事物“不真,非实”;完全相信了它的“反面,负面”是真实。所以,怀疑和不确定是无法找到这一真实时刻的。在这个世界里,我渴望某一个特定状态。头脑理智告诉我说,这很困难;我的朋友们告诉我说,这是不可能的;于是乎,假如我怀疑:“我是否能够实现它”,那么这内心的怀疑,那就是撒旦正在对我说话。他总是怀疑和质疑上帝。
上帝是我自己的绝妙的人的【想象力】。这就是上帝。所以现实事件的冲突和争端,主角就是上帝和撒旦---纯粹是(对真实的)确信和怀疑。我能去设想---我是那个我喜欢去成为的我,并认定确信它仿佛真已实现,并对这已经实现的满足感,成就感,保持坚定的忠实信念。当我这么去做,并且我还能记住这些设想和我的承当确信,那么当这设想硬化成现实,在我的现实世界里,那事实发生的时候,我就会领悟到,在自然界物质结果和导致这物质结果的---精神心灵的肇因之间,它们的关联关系。那精神心灵的肇因,就是设想,并且确信承当的那一刻。
(按照内维尔所解释的,“撒旦”是一种意识状态的拟人化象征符号,是对自我没有信任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他相信了他真实自我的反面,他相信自我是无力匮乏的,从而对任何事物都缺乏信任。他相信自己是无意义的,无价值的,空虚匮乏的。所以他认为要让自己变的拥有,必须通过外在世界的掌控和掠夺,去统治和消灭外面世界里的别人,才能占为己有。通过对外在世界的牢牢的掌控,才能让自己内心的匮乏无力和毁灭恐惧,获得一点点所谓的安慰。因此撒旦是【一切万有一切可能性一切在内】的负面内容的代表符号。它怀疑自己,事实上是在相信相反的信念,也即“自我是虚弱无力的,匮乏的,终会毁灭的”。
你全部的情感和理智,变成强烈的热情,相信自己必定能够实现自我,满怀热情,无视失败和挫折,成功就不可避免。观察这个世界里那些获得巨大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具有这样的内在心态。你有没有全感情,全理智的热情投入过?如果只是浅尝即止,知难而退,那就着了魔,自我怀疑和否定。我不行,我没别人那么有能力,我很笨,我反应慢,这就是撒旦。当一个人满怀强烈的热爱,全感情全理智的去拥抱自己的想象力和志愿,相信自己的设想是事实,忠实的信任自己的目标已经圆满,你就会变成它,这就是爱,自我热爱。一个否定自我,连自己都不爱,认为自己匮乏无力,认为内在自我和外在分离的人,会投射表现出什么呢?---译者个人感受)
所以,当这整个事情,在我们的世界里,都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并不认为这事情,其实就是我们自身播种之后的收割而已。我们遗忘了,我们曾几何时播种过。没有一件事,能够偶然的,碰巧的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没有我的设想和信以为真,它不会出现在我的物质现实面前。一切事物的显现,都基于我曾经(用想象力)播种了它,不管是自觉的有意的,还是无心的不自觉的。要么,我清醒的知道我正在这么做,要么我根本不清楚我正在为我自己播种,因为我迷失在了某些强烈情感的状态里,我只是对某一意识状态感受强烈。这也许曾经是一个愉快的满足感的状态,或者一个厌恶憎恶的状态,但不管我们是有意的自觉的,还是不知不觉的,那种子已被播下了,它们会长大成熟,我不可避免的将会在所谓的“物质现实”里去收割它们。于是这整件事情将会呈现在我的世界里,不管我是否清楚的了解和认知到它,它都是---我自己播种自己收割。所以,倘若我明白了这就是生活的法则,那么这就完全取决于我当下如何去选择,去播撒什么样的种子,我自己完全胜任于---去自主我自己的生活,我想要在我的世界里收获什么,我就在当下,清楚自觉的去播下什么样的种子。
当我现在站在这里的时候,头脑理智告诉我说,我没在我想去的地方,我也不是那个我真正渴望,真正愿意去成为的那个我。所以,我把这头脑理智正在告诉我的,完全撇到一边儿无视它。我不接受这头脑理智给我的指导。我闭上---只看重外在的,显而易见的外在事实的---眼睛,并且我给我自己穿上---想象的外衣---去设想所有我喜欢去成为的,喜欢去经历的事情。我设想着---我喜欢人们看待我的---那个样子,来看待我。我设想,我是事实站在了,我想要站在的地方,我想象着,我已经站在那个地方所看到的景象,我设想着,我真的在做着我喜欢去做的事情,心安理得,自然而然,我所设想的就仿佛,已经是真实的事实,我相信并承当这就是事实。那好了,当我这么做了,当我睁开眼睛,看着这现实的人生,这周围的一切都会否认我已经实现了,我的头脑理智和感官会否定,否认这是真的。但我牢记我已经做好了,已经真的实现了。我抓住这一营造出的美好的一瞬间。因为这就是那个在每一天里,“怀疑”(撒旦)所无法找到的那一瞬间,而怀疑的手下们也无法找到它。但奋发勤快的人会找到这一时刻,并自然而然的在这一时刻去勤奋耕耘。你找到了这一时刻,并且你给自己套上了---带给你喜悦和满足的所有全部外衣,在这个世界里你喜欢去做的,去成为的所有外衣,当这些你做完了,你就能打破这世界的符咒。然而当你睁开眼睛看到这周围的现实,这些眼前的事实,会否定你做过这些事。但在《圣经》中你被告知---以撒,已经做完了,已经在那一时刻把祝福送出了,他就再也无法收回了。他没法撤回。当你对这一时刻所经历的事实,保持坚定忠实的信念,那么就会让你不期而遇。
因此,你要想去成为一个富裕的人,那么马上去设想并确信你是一个富裕的人。这并不是说,在这个世界里,你渴望这个“富裕”,它和任何其他的意图目标有什么差别。因为富裕的人和穷苦的人都是同一个本质【存在】。穷苦的状态和富裕的状态,它们都只是意识状态。某个人,他占用了贫苦的意识状态,而意识状态的独特性是永不停止,永远持续它的状态特性的。那只是这人他落进了这个贫困的意识状态里,然后你称他是一个穷人。但他根本和某个落进富裕的意识状态里的人,没有丝毫差别。因为当一个人落进一个富有的意识状态里,他并没轻松快乐到那里去,如果他处于一个富裕状态的最大振动里时,他是有钱,大量的钱。但那样,在精神心灵,意识的层面意义上说,它并没超越于穷人的意识层面。
可是,那个落入穷苦的意识状态的人,他根本不知道他可以退出那个穷苦的意识状态。因为所有这些事物都是意识状态,无穷多的状态,只是人们无自我觉察,不知不觉的落进去。如果他知道这些事物只不过都是些意识状态,而他不喜欢他落进的某一状态,他现在就会马上在这些“当下”瞬间里,种下一个他喜欢的种子,通过设想---我是安全的---在这些无比庄严的“当下”,播种着安全。安全,也即有保障的,有防护的,它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它是相对于某个人的感受来说的,一个穷苦的人,当他一年收入10万,他会感觉到安全,良好,健康,心安。但也有某个人,尽管一年收入10万美金,他也还是觉得不可靠,不安全,没保障。假如有一个极其富有的人,你如果告诉他---从现在开始,你一年只有10万收入,那么这个人会变卖家产,放弃所有奢侈的俱乐部的会员资格,为什么?他觉得,他从今天开始,已经不安全了,没有保障了。
所以说,物质财富的富有只是个相对的说法。它对于一个【存在】的精神心灵的成长,并非是必须要去做到的一件事物。不必。因为所有这些事物都是意识状态。因此,我可以把我自己放进,这个世界里的任何类型的状态里去。而如果我不喜欢贫困,那好了,就不落进这个意识状态里去就好了。而从这问题的另一方面,我,一点也没渴望去成为富有,极其奢华的富人,因为我根本不愿意去承担那极其富有状态下,所要应对和应答的各种事物,也不想去为了这些责任义务而费神。我还没看到有谁,是极其富有,而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有时间去思考精神心灵的问题。他是如此的高度陷入“富有”的意识状态里,而极度关心于他的财富资产,他的各种资产账目,各种投资组合,他从早上,中午,到晚上,一刻不停的高度关注着。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报纸,去阅读它最担心的那个领域里有什么新闻事件,就仿佛每天真的要出现某些,损害他财富的可怕事情一样。但他们就是这样的。因为他们“爱”这状态!所以说,贫穷和富有都是同一本质,没有差别,所有一切事物都是意识状态,而意识状态有无穷无限多的数量。
(也换句话说,穷人和富人,其实都在体验和探索着“物质”这个概念的两个极化方向。所谓的业力,只是一种角色的翻转和互换。对“分离和对立”的概念,在“物质的穷困”方向上体验圆满了,你自然就会去探索它的另一边“物质的富裕”。从两个极化,对“物质”概念,你就有了综合一体的融合和了悟。当你极力试图去避免体验穷困,排斥和恐惧,而竭力营造所谓的外在因果,那么这个负面评判,依然会带来很多烦恼纠葛,这课题你始终无法圆满。世间那些“修福”的背后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佛陀说,要不住色声香味触来布施?一个穷人,你施舍他物质金钱,其实是在提供一种服务,帮助他体验贫困的意识状态,而他也在服务你,服务了你什么呢?你施舍的目的动机是什么?法布施---看到穷人,什么也不用做。只是去设想,这人是此生即圆满的阿罗汉。而不是把它看成个穷人,把它死死按在那个意识状态里。---译者注)
想象带来现实体验。这就是我所有讲述的前提。别以为有某一时刻你的想象能够止息下来,因为那证据明摆着。所以,一个人播种什么,他就会收割什么。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偶然到来的。只是过了一段时间,你忘记了在哪一个时刻,你事实上想象了什么,播种了什么。于是乎,你没能认出,它们和这自然界的物质结果之间有什么干系。但是这自然界的物质结果,永远都有一个精神心灵的肇因,而根本不是一个自然界的物质肇因。自然界的物质肇因,只是看到某个特定的表面模式,看上去好像“真”有那么个肇因。这是一个因为记忆的漏失和遗忘,导致的错觉。所以别让任何人跟你说,你能够追踪到物质肇因。
物质肇因,也就是自然界肇因,根本不是肇因。它是结果。
所有肇因都是精神心灵,来自于精神心灵的,我的意思就是在说【想象】。因为人是全部的想象力,而上帝就是人,并且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在中,同时我们就在上帝他内在中。人的永恒的真正身体(法身)就是这个想象力,而这个想象力就是上帝他的自我。而上帝就是这唯一的源头。(不死的谷神,永恒的玄牝,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除此再无第二个源头,在《赞美诗》第87章里,我今晚拿出来引述:“当这个人一诞生在哪里,”这一段它结尾在一个非常有趣的陈述上。“这歌者和这舞者异口同声的说,你是我们的源泉。”这里根本没有第二个泉眼,再没有第二个源头,没有第二个肇因。在这个世界里不管你是舞蹈家或者歌唱家,你都是我们的源泉。我们没有别的源泉,所以那所有因果关系的唯一源头,是在人的内在里,就是人的自身完美绝妙的人的【想象力】。
因此,把这真相放在心里,那么你就永远不再向外推卸责任。你在这个世界里所遭遇的事情,你就不会指责归咎给任何人。这里没有一个人,你能够冲着他喊:“现在好了,这都是你导致的。”别接受任何人对着你说这样的话。如果他们这么做,你只需无视,直接忽略他们。因为他们正在把这个归咎于他人,否定自我,通过他们的想象,带入他们的早上,中午,晚上。所以,一个人坐在那里去想象着别人的丑恶,讨厌的事情,想像着某一群体,社会的那些丑恶,厌恶的事情,好了,那他们就正在制造和形成这些,让他厌恶的事情。而这些令他烦恼,厌恶,不愉快的事物,不是来自于外面的某个人,某个群体,某个政府,社会,而只来自他自我内心里。
(你有一个空静,无念的感受,其实这感受依然是个念头,也即
“无”念。这就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说的,“有念即无念”。念头不会断,想法不会停。想象力作为永恒,不会死。想象力产生的自我意识,也不会灭。当下存在,即永恒存在。想象力是自由的。它时刻在产生想法,而想象力的自我觉知,是可以按照自我意愿来管理自己的想象的。这个自由意志的自我控制,首先要从极度善恶的深入体验中去了解自我内在中的各方面内容,也即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要在这极度善恶对立的世界里去体验,去领悟和掌握自我觉察,自由意志的自我控制力,这就是自我超越。
“有住即是非住”---住在了一个“无所住”的住上。这个住带来的感受,就是心里空明,周围环境中的一举一动都历历明明,但心态安然,想象力没有乱,可以自主引导自己的想象力,注意力,凝神去设想,拿得起来,放的下去。想提就提,想放就放。对各种意识状态,收放自如,进出自主。内维尔在演讲中,解释过圣灵,讲过同样的话,要掌握拿起和放下的能力。佛教经典中所说的,般若,也即大智慧,就是这个想象力。人人都有,但不相信这是内在真实的本质能力,更不会去练习运用。---译者注)
所以,如果你们明白了这真正的因果,这真正的肇因,你们回家就开始这样去生活。当你遭遇了那些令你不愉快,令你厌恶烦恼的事物时,不要去归咎于别人,归咎于社会,那真正的肇因是你自己的那绝妙的人的想象力。你会承认这些令你不快的遭遇,是你之前无自我觉察,无意识不自觉所想象的,而你忘记了当初你怎么想象的。那么此刻,翻转你对于这些事,这些人的看法,去设想,你想要看到的这个人,这个事是什么样子,确信它,坚定的信任你所想象的,令你喜欢的那些情景。(佛陀所说的,转念的内在功夫)
当你明白真正的因果,明白真正的肇因是你自己内在的想象,你就知道去做什么,而我们是那主动操作性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去这么做,不仅仅只是明白这道理,而是必须这么去做。当我在内心里这么去做了,我就不会再把外在发生的一切当成超越内在之上的力量,我会知道如何去管理自己,有意识自觉的去营造我喜欢的外在生活。因为就在当下这一秒,我开始去应用它,我正在运用我的想象力。但如果我知道做什么,而我不去这么做,好吧,那我依然会成为这外在世界的奴隶,依然会把我自己的不幸和不快,归咎于外在的某人某事,而我不会转向我自己内在的,那绝妙的真正肇因,那绝妙的想象力。
所以,现场的所有人,去练习运用你的想象力!
把这练习融入你的日常生活中。而且,让我告诉你们,这不会无效。你不会失败。
现在,让我们进入寂静.......
* * * * * * * * * * * * * * *
*
内维尔: 现在来回答一些问题,有问题嘛?
提问:(录音听不清).....一个物质生理紊乱?心烦意乱就会出错?
内维尔:嗯,如同我已经阐明的,我的身体是一个情感情绪的滤池,并且给我的普遍的情感情绪,贴上各种标签。身体就是这样一个东西,身体是滤波池。情感情绪的过滤器。因此来说,如果你偏要呆在某一特定的情感情绪里的话,给某个情感情绪,贴上沮丧,失望,失去勇气,等等,这样,那样的标签,最终它们都会造成损伤,你会发现它们会把它的标签留在这些过滤器上。因为这身体就是情感情绪的过滤器。要明白,首要的是要去弄明白,它就是这样的机制。然后去停止,或者尝试去改变这些流行的广泛的情感情绪。你知道你有很多朋友,无论你什么时候碰见他们,他们就在诉苦,不满,抱怨,发牢骚,总是在不停的诉苦,不满,抱怨,发牢骚。那么,这几乎成了伴随着他们的一个永固状态。
现在去辨别他们占用的那个意识状态和那占用者之间的区别。那占用者和所占用的那个意识状态,是两回事。但如果他们持续的住在某一意识状态里,经过一个充分的足够长的时间,他就会觉得那个意识状态就是他的老家一样舒适。那么如果你想把他们从那个意识状态里拉出来,他们就会局促不安,心神不宁,不明白自己内心在发生什么。他们事实上是渴望保持一个“没人能理解他们是这个,他们是那个”的感受,因为他们深爱这感受,以这感受为乐,正在玩耍着---“他们被误解”---的这个感受。如果你试图从这个他们深爱的状态里,把他们拉出来,他们不会喜欢你这么做的。他们正爱着这感受,狂欢在这个感受里。就存在以这样的方式去体验生活的人,而所有方式都是正当合理平等的。
好了,别让你自己也如法炮制,就够了。告诉他们要怎么做,假如他们那么做了,他们就会从那个意识状态里退出来。人们会给你打电话,并跟你说:“听我说,我想这么做。”谢谢你,这就够了。如果不是这样,那就等一等,他们会极力跟你说:“我必须得告诉你事实。”于是他们要把你绑在那儿听他解释,如果你允许他们这么做,那就结结实实的给你唠叨一个半小时,会给你摆出所有事实和道理来解释,之所以这根本做不到。他们陈述他们所想要的,然后他们会再进一步告诉你,他们想要的东西,为什么是不可能得到的。那么你就知道了,他们就是刚才说的,他们喜爱生活在那样的方式里。他们会以那个方式来走完人生。
————————————————————————————————————
原文标题:EVERY NATURAL EFFECT
《自然效应,物质结果》
原文出处:http://realneville.com/txt/every_natural_effect.htm
翻译整理:冷静投机
(翻译时做了节选和增润,欢迎指正翻译错误)
后一篇:内维尔戈达德:深刻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