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ssa Royal:不同密度的物质现实---关系对照表

标签:
现实实相意识第三密度第四密度关联关系 |
分类: 入门---巴夏 |
FIRST
DENSITY:
第一密度:
Awareness as a point; Physical
matter.This frequency level is the
most basic. It provides the matter and energy for the creation of
atoms and molecules. The basic life forms of mineral and water, for
example, are all operating from first-density frequency. Humans
possess this frequency within themselves as well. It makes up the
basic genetic codes.
对一个“点”的觉察和认识;物理的事物。这个振动水平是最基本的。它为原子和分子的构造提供物质和能量供应。比如,由矿物质和水构成的最基础的生命形式,都来自于第一密度的运作。人类也懂得这个在他们自身内在的振动频率。它构成了基本遗传编码。
SECOND
DENSITY:
第二密度:
Awareness as a line; Biological matter;
Development of group or species identity.
The consciousness expressed by
second-density vibration does not possess self-awareness (or ego).
Most species within the plant and animal kingdoms exist here;
however, their placement in density depends upon many addition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ego.
对一条“线”的觉察和认识;与生物性有关系的事物;群体属性或者物种的属性。
【意识】通过第二密度的振动来展现表达时,还不具有自我意识(或者称“小我”)。大多数种类的植物和动物王国,存在于这个密度内;然而它们在这个密度里的位置和安排,依赖于很多附加因素,其中包含着“小我”的驻扎或离开。
THIRD
DENSITY:
第三密度:
Volumetric awareness; Ego; Loss of group
identity,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identity; Ability to remember
past and cognize the future while retaining present
awareness.
This is the density where human beings
emerge. It is a vibration that creates the illusion of separation
and thus a challenge toward awakening. Presently humanity is going
through a transition period into fourth-density reality which can
account for the many rapid changes the human race is undergoing.
This is the frequency that expresses the most separation from the
Whole. It is from here that many lessons about integration are
learned. This is the most intense of all levels in its cultivation
of growth within the Self.
Cetaceans (dolphins and whales) presently
exist simultaneously in third and fourth densities and are
transitioning out of third along with humanity. The consciousness
of primates exists in third density as well.
The
evolution of primat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apparent, as one
begins to observe them displaying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that were
once thought of as indigenous only to humans (such as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athological behavior).
对“体积”的觉察和认识;自我意识;失去群体属性,个体个性身份属性的发展;在当下的感知认识下,具有回忆过去和认知未来的功能能力。这是人类出现的密度。它是一个构造出分离错觉的振动,并且因此形成一个趋向于觉醒的挑战过程。不久,人类就会通过一个转换期,转入第四密度现实实相,而这一转变期,可以对人类正在经历的许多迅速而激烈的变化给予(原因上的)解释。这是一个最大程度展现---从一个整体存在中分离----的振动频率。有关于整合一体化融合的很多课程,也正是通过这个密度,被学习和完成。这是内在的【自我】,做为它的---“成长培育”的全部所有层面中,最紧张和激烈的一个阶段。
鲸类动物(海豚和鲸鱼)目前同时存在于第三和第四密度,并且随着人类一起存在于第三密度的转换期内。灵长类动物的意识也存在于第三密度。灵长类动物的进化正在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一旦开始去观察灵长类动物,它们显现出独特特征,而那一度曾被认为是人类所唯一固有的(诸如语言能力的获得以及病理学反应)。
FOURTH
DENSITY:
第四密度:
Containment of volumetric awareness;
Super-consciousness; Reintegration of group identity without loss
of ego identity; As vibration increases, perception of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ecome more fluid along with the ability to
interface with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density realities;
Negatively oriented consciousness becomes more difficult to
maintain. Presently on Earth, fourth-density reality is
overlapping third. In humanity's case, this can account for the
increased desire for unity, peace, and unconditional love as
opposed to the illusion of separation that characterizes third
density. The vibratory rate of one's reality is stepped up, and
therefore one may be faced with personal issues in a much more
rapid and intense way. It is easy to see how this is coming into play
with the thousands of individuals upon Earth who are in therapy, in
substance-abuse programs, and engaging in efforts to better the
planet. This is the frequency of responsibility. This is the
frequency when one begins to remember the encoding of Free
Will. This
is the last frequency where physical bodies are the vehicles for
the expression of consciousness. Hence many civilizations choose to
spend long periods of time within this density.
“体积的完全控制”的察觉认识;超意识;群体属性的再整合,但不失去个体自我身份;由于振动的提升增强,对过去,现在,未来的知觉和观念变得更加流动,流体化(时间将不再那么僵硬,而变得更有可塑性,延展性,可逆性,跳跃性,穿越时间线将变的更容易。---译者注),并且伴随着,连接到“多面,多维度,多密度”的现实实相,并与之进行相互作用的能力;负面导向的意识和观念,变的更加难以存续。
在地球上,不久,第四密度现实实相是重叠在第三密度现实上。在人类的这个转换事件里,这个重叠能够导致,对统一联合,安宁和平的渴望,被放大增强;作为第三密度特征的描述“分离和限制错觉”,而与之相反的“无条件的喜爱”会日益增进。某个人的振动等级被升高了,于是这个人可能会在一个更加迅速和强烈的方式上,去面对属于他个人的很多重要问题的显露。很容易看到它是如何在心理及生理治疗方面,在滥用药物及治疗程序方面,对地球上的数以千计的个体们产生作用的,并且更有兴趣忙去做“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努力,以使地球变得更好。这是频率导致的。这是当一个人,开始忆起“自由意志”的编码时的---频率。这是作为【意识】展现和表达的载具的---“物质身体”的---最后频率。因此很多文明体系,选择在这个密度里,去渡过一个很长的时期。
FIFTH
DENSITY:
第五密度:
Experiential awareness of "I" as a group
identity; Not bound by linear time.
In this density sentient consciousness
begin to awaken to its heritage. This is the density of wisdom. As
one awakens the wisdom within, they very often want to share it
with those who are still focused in the lower densities.
(Note: There is no
clear-cut distinction when transitioning from fifth to sixth and
sixth to seventh densities. Because these densities are not
physically oriented, there is much blending in these
transitions.)
Many
from this realm choose to become guides for others. A fifth-density
being merges with its family of consciousness ("oversoul" or
"higher self," if you will and begins to remember). This is the
first density in which a nonphysical orientation is
experienced.
从亲身经历和体验的经验中采集而来的“自我”觉察和认识,作为一个集合(个性)身份;不受“线性”时间束缚。
在这个密度里,有感知知觉力的【意识】开始醒悟到它的与生俱来的天赋能力。这是一个智慧,知识,才能的密度。由于一旦激发了内在的智慧,他们非常频繁的,常常想要去分享它,分享给那些,还依然将意识聚焦在更低密度的那些个体们。
很多来自于这个密度领域的“存有”,选择去成为其他(存有)个体的引导者。一个第五密度的存有,是融入它的【意识家族】(“超灵”,或者
“高我”,如果你们愿意这么称呼,并且开始回忆起的话)并和【意识家族】联合在一起的。这是首次不需要物质身体的密度,在这个密度里,会经验一个非物质的取向。(注:当从第五密度向第六密度,以及第六密度向第七密度转换时,是没有轮廓清晰的转换特质的。因为这些密度(第五~第七密度)不是物质的取向,在这些转换过渡中,是更大的更多的和谐与融合。)
SIXTH
DENSITY:
第六密度:
Awareness as the dimension
itself.
This has often been called the ''Christ
Consciousness", in that it displays a frequency level equal to that
of the Christ or Buddha. From this frequency a total remembrance
occurs, and one begins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hole rather
than the Self. The process of
progressing the Self and progressing the Whole become one and the
same.
觉察和认识到“维度次元”它自身。(觉察和认识到它自己就是整个次元)
这个密度已常被提及,并已被称为“基督意识”,在这个密度里,它展现了一个等同于“耶稣基督”或者“佛陀”的频率水平。来自于这个频率,一个整体的全部的记忆储存显现了,并且一旦显现就开始去为这个整体(次元)负起责任感,而不是自我。自我的成长,和作为一个整体(次元)的成长,就成了完全一样的“同一成长”。
SEVENTH
DENSITY:
第七密度:
Awareness as the multidimensional
experience; Group-matrix identity (Social Memory
Complex).
This is the frequency of total Oneness or
integration. Those who vibrate to this frequency are merged in
identity and become a mass-conscious whole. They magnetize those in
other frequencies and provide the current for the natural flow
toward integration. Once the seventh density
beings reach critical mass, they will progress through the Prism of
Lyra (from our point of view it will then be a black-hole exit
point) and reach the next octave, where another adventure
awaits.
察觉和认识到,它是作为多面的多维度的体验;集团矩阵的母体身份(完整的群体集合的复合合成的记忆联合体)。这是全部统一性的【一体】或者全部一体化融合的“唯一整体”的振动频率。那些振动到这个频率的存有们融入同一恒等性,并且成为一个完整的“大规模集团群体自觉意识”。他们紧紧的吸引那些还处于其他频率的存有们,并为走向一体化融合的自然流动供应“能量流”。
一旦第七密度存有们达到了临界质量,他们会通过天琴座的棱镜跃升(从我们的观察视角来看,它随后将是一个黑洞的出口离去点),并且进入下一个“八度”的振动,在那里另一个更大的探险和开拓在等待着他们。
附加相关的名词解释:
——————————
Density:
密度
Density denotes a
vibrational frequency and not a location, which the term
"dimension" implies. The density structure of this reality is
primarily expressed in seven levels, though each level has
sub-levels within it. The density scale is a model used to
communicate one's perception of orientation in relation to other
realities.
密度,表示了一个振动的频率(或者说,频率分布的范围),并不是一个位置上的定位,而位置上的定位,则叫做"维度,次元"。这个现实实相的密度结构体系是主要表现在7个层级上,但每一个层级内在,都包含一个同样结构的“亚结构”。密度标度(音阶)是一个模型,常常用来更清晰的表达,某一“存有”,与其他的大量“现实实相”(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感知和觉察力”的态度取向。
(译者再诠释:音乐是我们最熟悉的“振动或者叫波动法则”,江恩也是同样在这个上面介绍过。而7个密度,就是1234567的基本音级。一个八度。在音乐的乐理体系,各个音就叫做音级。1234567(斗来米发搜拉西)就是基本音级。全音和半音在宽度上是二倍关系,一个全音是两半音的宽度。这就是“八度”和“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把一个八度的距离等分十二份,每一份,就是一个半音,两个半音等于一个全音。在平均律中,半音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各基本音级之间相隔的距离并不平均,所以十二个半音构成了有八个基本音级的音列,大调音阶各音之音的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能量的振动,和能量的浓淡程度有关,一体的能量,只有浓度高的地方,浓度低的地方,但永远不会断开,没有绝对的结束和开始,因为它是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就好像光谱的颜色之间,它是连续过渡的,你找不到绝对的分界线,连续的平滑的从不分离的。在能量之外,再无任何存在,一切在内。这就好比音乐振动的音阶,是连续的,持续的,无限的。能量浓烈的地方,就好像音调比较低沉,而能量浓聚的地方,就是物质。能量比较稀薄的地方,就好像音调比较高亢,那里就是精神和意识。我们的计算机,大家想想,386时代的计算机,每秒计算的次数和数据长度的位数,只有8位。而奔腾是16位的,到后来32位,64位。计算机硬件的计算速度,数据信息吞吐量就是位宽,你可以对比,比喻性的去理解成密度的升高,振动的升高,于是,计算能力,设计思考能力,程序运行能力都提高了。)
Dimension:
维度,次元
Dimension refers
to one's location in space/time rather then a person's vibrational
frequency (density). Webster defines "dimension" as "Magnitude
measured in a particular direction, specifically length, breadth,
thickness or time." There are an infinite number of dimensions
existing with a given density or vibrational frequency.
维度(次元)属于某个“存有”在时/空上的定位,而不是一个人的振动频率(密度)。
韦伯斯特定义“维度,次元”的概念为---“在一个特定的方向和角度上对量级的测量(测量方式),特定的长度,宽度或容度,厚度或浓度,或者说时间”。在一个给定的密度,或者说一个振动频率下,有无限数量的“维度,次元”存在着。
(译者再注释:某种程度上,对比音乐的概念为---“在同一个大调下,可以有无限多首曲子”。或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为维度和次元,就是不同的现实版本,一个按照一定的方式编写的曲谱。然而,即使同一个调子(密度)的曲谱(次元),不同的演奏方式,也带有明显的个性风格,也就是角度的不同。穿越时间线,不是我们一直以为的会改变所谓的“历史”,而是在早已存在的无限可能性里,一次个性化的演绎和体验。我们是可以自由穿越,而且我们现在就在穿越着,只是因为分离和遮蔽,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觉察。)
Frequency:
频率
Matter is
vibrating energy. Different vibrationary rates denote the
properties. Frequency is the rate at which molecules or
consciousness vibrate.
物质是正在振动着的能量。不同的振动率表示出属性,频率是在分子或者意识的振动上的一个估值。
As
consciousness/energy emerged, it fragmented into seven density
frequencies, much as a prism would fragment light in seven
colors.
作为【意识/能量】的涌现,它呈现7个密度的频率范围片段,很像一个棱镜会将完整的光分成7种颜色。
(译者注释:一体的白光,在经过棱镜折射后,按照频率范围,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那么第三密度是黄色的光,第四密度是绿色的,而所谓的“蓝靛儿童”,按照这个说法,则来自更高的第五,六密度。这就难怪巴夏介绍第四密度的地球时,说,那是翠绿的地球,飘扬着蓝色的意识之光。
【你们将呼吸着新的空气,而这些空气会是一个你们自身意识的清晰的一个扩展,它会是水晶一样清澈透明同时是甜香的,带着你们自身的无条件的喜爱的芬芳甜美。地球晶体的振动会和你协调一致。翡翠一样的绿色的地球,你们的【知晓】的灵性的蓝色,以及你们的所有创造的【意识】的蓝紫色,将会是你们装扮你们的世界里的横幅,并且你们乘船,扩展进入太空,就如同我们已经做到的,如同无法计数的文明体系所做到的。----巴夏《超物理学》第七章
模板 --第二节】)
————————————————————————————————————————————————
(补充一段,Lyssa Royal
所谈到的,有关于“密度”的介绍,翻译比较仓促,个别单词,查不到满意的解释,牵扯到英语的专业术语,因此有个别地方,拿不准,也欢迎有这方面知识的朋友们,给予指正!)

(来自Iasos网站,翻译,并做了适当的通顺,欢迎指正。.....冷静投机)
图表中的文字,汇集在这里:
第三维度关联关系
这种关联关系方式,通常运作于我们目前所处的第三密度。
分离 割裂
分离割断是一个谎言,通过故意“遮蔽”和“隐瞒”。
与无极无限的一体存在的【本源】分离,遮障;
同一事物的【多个状态】被彼此孤立隔开
【自我】的分裂
隐藏,遮蔽,掩盖
遮蔽信息,保密,对我的伙伴隐藏信息,
自己掩盖和隐藏自己,秘密的状态
惯于掩盖事物真相,保持秘密状态,
我的伙伴永远不可能真正理解我真实的一面是什么。
让我自己从更大的自我中分裂出一个持续隐藏掩盖的部分
逃避自我,将注意力投掷在他人身上
对自由选择的恐惧
基于个体一一对应的孤立
由于我是处于一一对应的孤立个体关联关系,
所以我是单独存在的孤立个体,
在与任何其他的关联关系里,必须有效掩盖自己的脆弱,
遮蔽,保护自己易受伤的脆弱性,防止自己受伤。
因为我这样做了,我感觉“安全”(掩盖和遮蔽下的“安全”)
有条件的爱
我要爱你的前提,仅仅是你能始终满足我的需要和我对你的期望值。
如果你不能达到我对你的期望值,不能让我满意,我就要收回我的爱。
必须预测可能承担的后果
我必须预测可能承担的后果,
以便于和其他人发生关联关系中避免我的恐惧。
必须预测可能承担的后果,是第三密度的幻觉。
预测可能承担的后果,根本不能确保我的安全。
预测可能承担的后果只能让我总想着或者总觉得
---我是不安全的。
期望值
我要求,我预期,并且努力的去获得我的伙伴们来满足我的期望值和需要。
我利用我的伙伴们来让我的需要和期望值被满足。
控制,操纵
我用明确的或者隐藏的操控,以便于我会得到我需要的,以便于我能从我对我自身的恐惧中持续的捍卫我得到的,我想要的。
我只看到我的伙伴们,成为我需要他们去是的谁,
而绝不能是他们真正是的谁
必须成为一个掌控者
我根本不相信任何事物的出现是因为我是最完美的。
因此,我必须成为一个掌控者,去掌控和塑造关联关系,
以便于它将会带来我希望它成为的那个模式。
我感觉我拥有我的伙伴们,他们皈依我属于我。
最重要的
个人成长的目标是争夺关联关系中的领先优先地位
依赖性
我必须依靠我自己之外的某个人,以便于获得幸福快乐。
一个人不可能全身心的爱二个人
第三密度强调一对一的二元性。
如果我的伙伴开始也爱另一个家伙,
那就意味着他或者她已经不再那么多的爱我了
(这是错觉)
我的伙伴花很少的时间来陪我,这很不好
(这一栏无文字解释)
痛苦,艰难和伤害
第三密度,对关联关系的思维模式
我运作和行动总是痛苦艰难和容易受伤的。
结束一个关联关系会产生痛苦失落和损害,也意味着某种“失败”
(这一栏无文字解释)
孤独寂寞的恐惧或者孤独感带来的痛苦烦恼
孤独感是一个三维世界的错觉。
对其他人生气恼火
(外显的,向外具体化宣泄出来的)
我对我的伙伴没有能满足我的需要而恼火生气
存在伤害
"加害者" & "受害者"
我有时会伤害其他人
我是其他人意见评论或行为的受害者。
加害者和受害者是一个错觉。
这里根本不存在伤害,每个人自己选择和创作了他们自己的现实实相
对我的伙伴的需要和要求,总感到负有责任和义务
我的伙伴似乎看上去,他们有外在的需要和要求是必须由我来满足的
但一个人的需要和要求永远不会被任何其他人满足,
因此他们注定会最终迁怒于我的,因为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和要求。
第四维度关联关系
这种关联关系方式通常运作于第四密度
向【一体】融合 + 再融合
一切事物和一切个体都事实上全部连接在一起
开放,彰显
诚实率真 + 坦荡开放(不躲藏)
对我的伙伴全然的真实和直率。
带着诚实和率真,我的伙伴能够彻底了解真实的我。
诚实和率真的全部涵义就是做100%真实的我。
我不掩盖和隐藏任何意见,不保留和阻挡信息的表达,
直率正好避免伤害我的伙伴,率真正好避免关系的任何掌控企图。
我可以从不去了解是什么伤害了另一个人,
或者预测他们会对我的诚实和率真做怎样的回应。
因此,我将停止假设对他人的责任义务,
这是对其他个体的情感,成长的自我责任的僭越,那是他们自我的事,
并且其他人对我的诚实率真的反应和回应,我不做任何信息处理,开放而坦荡的承受。
完全自由的选择
可拣选一对一
可拣选一对多
可拣选更多边的关系
对于任何类型的关联关系,根本没有天然的固有的“正确”或者“错误”。
它们的天然的固有的本性是中性是空白。
任何类型的关联关系都可以。
如果我选择一对一,这不意味着我期望或者必须要求我的伙伴们也同样对我选择一对一的关系。
无条件无保留的爱
即使你没能满足我的需要和期望值,我也会依然喜爱你。
我爱你是因为“你就是你”,从不试图去改变你。
只是存在于当下
预测可能承担的后果,只会让我从当下脱离。
我只驻守在当下,现在。
我根本不用一个承担后果的预测,
因为我信任未来它本身是舒适的,安全的。
无期望值
我绝对信任我的伙伴们并从未有任何期待和期望值。
我享受我的伙伴们带给我的一切,但从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和特别期待。
允许,接纳,接受
我接受,允许--我的伙伴们是他们---所想要去“是”的人。
只有允许和接受,随后我能领悟他们真正是谁
绝对的自信
我相信任何事物的出现,都因为我是最完美的。
所以,我没有期望或者需要,去控制我的伙伴们。
最重要的
关联关系的目标是---获得个人成长
自我独立自我满足
我确信,我!只有我!我是我自己世界的造物主。
所以,只有我!
是我自己快乐幸福的创造之神!
一个人可以全身心的爱更多人,乃至所有人
第四密度强调多样性,平等性
我的伙伴爱其他很多人这很正常,这不会减少他对我的爱
他或者她爱别人多少就会同样爱我多少。
我爱其他很多人也很正常,这不会减少我对我的伙伴的爱
我爱其他人多少,我就爱我的伙伴多少。
我的伙伴花很少的时间来陪我,这没什么啊,很好啊
如果我真正的无条件无预设的喜爱我自己,
那么花在我的伙伴上的时间与花在自我上的时间是等值的平等的。
我爱我自己和我爱我的伙伴是平等的。
所以,我独处的时候,和我与我的伙伴在一起的时候,都是愉快的享受。
因此,如果我很少与我的伙伴在一起也是完全可以的。
幸福快乐,兴奋的享受和狂喜
第四密度对关联关系的思维模式
我做什么都没有任何痛苦,一切都轻而易举
只有幸福快乐,兴奋的享受以及狂喜
结束一个关联关系根本不产生痛苦和损害,也不意味着失败
当我们清楚的认出,我们之间这样一个关联关系不再服务于我们,于是我们选择了温和的结束了它。
我们认识到这关联关系是正在进入不同的方向上,
所以我们允许它结束,根本没有任何沉重和阻碍的感受,只有喜爱。
显著的感受到和庞大的其他个体的连接
即使在空间上,我和我的伙伴,距离非常非常遥远
即使在时间上,我很久很久没有看到我的伙伴
我依然始终感知到和他们完全的连接着。分离是一个表面的幻象,与之相反,真实的事实是始终连接在一起。
对我自己生气恼火
(内在的,可内在吸收转化的)
我对我自己创造这样一个,我不喜欢的,不能让我更加成长的“现实”很生气恼火
我选择和创作了我自己的现实实相
自我负责,自我承当
自我授权,自我准许
我选择和创作了自己的现实,并且它包含着其他人对我的行为的回应和互动。
我永远不会被其他任何人伤害。我永远也不可能伤害其他任何人。
我对他人的言词或行为的“回应和反应”---这是唯一我能负责,并能自由选择的。
我负责选择和决定
对我的伙伴,我喜欢给予什么
将我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定义成什么。
在我的关联关系定义中,我的意向和动机都是纯粹的完美的
在和我的伙伴一起时,我决定我是谁,就100%如实真正的是谁
以我最完整的如实,我为我喜欢给予我们之间的关系定义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