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拉奇《意识和本体》连载(3)
(2015-01-20 20:07:33)
标签:
非二元论 |
分类: 马哈拉奇 |
1981年1月14日
马哈拉奇:终极状态是无相无显状态,无我,无你,也无任何现象。
提问者:马哈拉奇能描述一下这终极状态吗?
M:
我能把我的“深眠”切下来,然后做成一个展示标本吗?脱开对身体的认同,从你本身给我讲讲你本身。你能描述它吗?我的讲述不是对普通人讲的。普通人的理解范围,认知领域没法超越他的身体。把身体等同于自己的,就是意识本身。颠倒错认-是这身体以及这身体的身心运转和行为表现,似乎它的无限潜能被这个各自分离的,孤立单一的身体现象给限制障碍了。故而,带着这个对身体的识别认同,意识接收和采纳的任何行为都会被这个身体限制障碍。
了解“生命”终极内涵的人,脱离对身体的认同,并且发生一种转换。这意识是普遍一体的,就好像这普遍一体的白天,普遍一体的黑夜。对那“本质本性本能”你不可能给出某一名称或者某一头衔。没有真实的白天,没有真实的黑夜,也没有真实的知觉---对此知晓的那个,它是谁?白天和黑夜,记忆和遗忘,清醒状态和深眠状态,它们全都是同一体同一事?还是说它们彼此各自分离孤立?意识的能力令人震惊。我不知道我在,进而突然,我知道“我在”。这个“我在”---
“我”性状态是玛雅(Maya)的机能作用。
Q: 渴望解脱有错吗?
M:
正在发生的现象并不真实存在---没人被束缚---所以并不真的存在解脱的问题。唯有当某人把他本身认同为一个“个体的真实实体”时,他才会认同“束缚和解脱”。在这个梦境世界里,你所收集来的所有种种概念,都是彻底无意义的,徒劳的,最终都完全消散的。弄明白,这整体的现象表现是一个"不孕妇女的孩子",只有带着这份清醒的认识,一切虚假的就是虚假的,然后把注意力完全沉入你的工作,这种完全融入行为活动的状态,就使得那工作,被最高效率的完成。在这尘世里,无论你做什么,都这样专注于你正做的,因为它是一个“孤儿”!
1981年1月17日
提问者:在意识里有“作者”概念,并同时还有观睹吗?
马哈拉奇:一切都在意识的领域内。
Q:
在尘世里的一切行为活动,自始至终都是意识在运作着吗?那五种基本元素的活动也是吗?
M: 那五种基本元素的整体总合就是意识。
Q: 通过意识去崇拜这意识,这是多好玩啊,不是吗?
M:
哦,是的。无论你(意识)显现出什么,只有你(意识)知道。对身体只有那“知-识”,没有个体人。为了种种可实现的有效目标任务,你运用各式各样的种种“名”。
Q:
在身体层面,这个意识为什么说“我”,“你”,等等的呢?
M:
意识是一体性整体,但它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现象,所以对各种有效的目标任务,你说“我”/“你”等等。
Q:
我的意识归于这个身体,被这个身体所维持,而不是被其它身体。
M:所有的身体都在你的意识内。
Q: 马哈拉奇说,我不在这个身体内,而是说这身体在我内。
M:
假如你是一位作家,一大堆章节蕴藏在你的笔下,你(忘我)一气呵成,写出一大堆章节来。那要等到何时你才意识到“你在”?
Q: 当这身体和(身体的)自觉感呈现出来时。
M:
现在,我的灵性,总体总和是“空”,那儿连“空”这个字都没有,所以那儿没残留任何灵性。就算是我不喜欢我这个身体,甚至于这个生命呼吸,那又如何,我还能做什么?---这身体显现在这儿,生命呼吸呈现在这儿,并因此这个“我在”感,“我”性状态呈现在这儿。它们正在自行运转着,对此我瞎着什么急?为什么我就“应该”顾念它们?它们在运转着它们自己,就让它们自行去运转。只要有知觉,有“我在”感,就有其它的引人注目的东西,有趣的东西显现出来。这知觉是这个食物身体的“效果”;当这个身体被耗尽,身体消散时,那个“我在”感,又在哪儿呢?没有“灵性”这样一种实体的东西;无论呈现出什么,都只是这个尘世的生活,都在这五种基本元素的游戏里。你一点也不比植物优越,没好到哪里去。
就如同植物在生长,人类也在生长。植物死了一批,化为腐朽,在这些腐朽的营养中又长出一批。有任何人愿意接受和肯定这一点吗?出生的是一个物质性形态的样式。如果你就是独一的你自己,你就是你本身,那状态不会有知觉;但如果有某种“第二”因素,那也只有此时,苦痛之旅才启动。在你的本来原本的状态上,这个非你的第二因素是被强加的,突然加载的,这就是之所以,为什么这是苦难之旅。
你不愿意去调查你自己到底是什么。因为你是有极高智力,善于概念思维的人,你是只会炫耀知识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家,你会用你的智力思维来作出美味饭菜,然后你会冲上去,食用这些知识概念的思想美味。即便在“灵性-灵修”方面,你也同样雇佣你的思维智力,你用你的各种各样的概念,观念,道听途说来的信息,制作出如此多的丰盛美味,然后你就饶有趣味的品尝它们。我说的这些,你要明白它暗示什么。你经历尘世,那根本就是某人的嬉闹,是个娱乐玩笑,是个休闲娱乐;可现在,这已经变成了悲惨苦恼和不幸的产地和来源。
Q:有没可能去保持"沉默无言"的状态?
M:不通过语言文字,你能生活吗?语言文字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必需的。
Q: 我们被各种观念困住,我们是我们自身种种观念的囚犯。
M:
深入去调查那“出生”机制。你显现,因为有你显现,才有父亲和母亲显现。这是同时同步联立的,正在同时同步发生着的。基于他们的性行为,有了你,与此同时同步,你有了父母。如果他们没有身体,他们是什么?试试去审视和了解,如果他们没有身体,他们会是什么。忽略那性行为,基于哪些才有你显现?进而,试着去认清,父母是什么。这一对儿“当前在”的效果,就有了第三个“当前在”,“我在”。你关于你父母的那些观念,此刻你愿意全部清空吗?
1981年1月20日
马哈拉奇:在早期,知识常常使我充盈满溢,于是我会邀请人们来听讲会,但是现在,那状态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不鼓动人们,我不让人们在这里停留太久。我给予他们一定剂量的知识,然后就打发他们走人。假借那微妙的,所谓“出生”,所有事物全都呈现出来了,这是最难以置信的。不只是这“我”性状态,这整体全部现象世界都呈现出来了。那可信吗?事实上我不存在,只是基于那“出生”事件,我觉得我存在。
当你来到这样的认知,你会发现,这个有关尘世和意识的知识,甚至并不比你的唾沫更有价值。你可以把这些知识全当唾沫吐掉;这些知识微不足道。我抱拳拱手,恳请你,别陷入这个“灵修”里去,用不着致力于“灵修和灵性”(那真实早已真实,本来真实,永恒真实,对此你毫无可为,致力于所谓的灵性,只表明你依然不明白你是什么)无论你有着什么样的知识和观念,只有那最终决定性的“火花”是超越的。你拥有全部一切,所有的原始素材已和你在一起,那“生与死”的标记符号已被删除。所有事件的真实状态是完全开放的,完全清晰的,但是没人想去审视和接受那事实。
现场的译者:
他把他的热爱,单纯的倾注于上帝。那些热情专注的人们,即便他们的智力有限,但也正是因此,那智力思维没跑出来捣乱,没制造概念冲突。
M:
正是因为智力思维营造出各种概念上的矛盾冲突,所以也正是思维完全无效的地方。我被这五种基本元素的精灵封装创建并占用,它们一直稳固在“超梵”内,我知道那是什么,并且我就源于它。现在,就只是单纯的观看,我是怎么被这些基本要素所加载和占用的。我被加载“烟瘾”;虽然医生们建议不要抽烟,我依然还在抽烟。这是因为我被这些元素组合所占用和推动。空间是这世界的陈述表达式,在这个空间内,世界显现出来。空间就好像一个初生的世界。这世界还没显现,但有组合这世界的素材。从那儿我开始感觉“我在”。因为“风”,运动显现,因为火,有了热量,因为水,有了所有的种子和所有其他的事物,也基于水,有了味道,味觉(知觉意识),感受和体验。但是,基于“无上师”,你被这所有的元素所抢夺占用(霸占)。无上师(超梵)是全部的爱,因为它毫无知晓。由于你和这无上师的联合,这意味着为你照亮。我根本不喜欢讲述,我想沉入寂静。我当前的讲述,如果它们真的被理解,就不再需要修行或者成就法了。它们会当场即刻一拍即合。
Q:
在某一时代,许许多多最高觉悟的圣人们集中出现。在那个时期,突然有如此多的圣贤出现,这是为什么?
M:
在那个时代,忠诚,热爱和笃定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冥想者完全清楚冥想的目的,冥想的目标在冥想者面前有一个完满的表达。基于这忠诚和热爱的状态,这整个时代的社会氛围都浸满了那份笃定和专注,可是现在,就只有知识概念和智力思维了。人们不会轻易接受任何东西,因为他们的知识概念和智力思维已经变的精细微妙,难于捉摸,就好像太空一样。他们会去挑三拣四,挑五嫌六,去拆解分析所有每一件事物。
1981年1月24日
马哈拉奇:仔细地把我正在讲述的听进去,但别期待某种利益,别以为你所听到的东西会以某种方式让你获得什么好处(似乎能帮你逃避你不喜欢的事情发生,能够更多的获得你喜欢的事物,能够让你喜欢的某种内心状态,永远持续不变,能够阻止你不喜欢的“无常变动”的发生),因为只有“个体”真实存在才有利益可言,然而根本没有任何“个体”真实存在。自从我呈现出了这个疾病,在我审视事物的方式上就有了一个微妙的变化。早期,我曾感觉到对个体性有一丝轻微的接触,在这个联系上,我感觉到这个普遍整体的意识正在透过一个特定的外观形式活动着。现在,对任何个别的外观形式或者功能活动,一丝一毫的联系都没有了。现在唯有来自“整体的一体功能运转”本身的认知识别力,即便如此,只要这身体持续呈现,这认知识别力就会持续呈现。因为身体的呈现,有了知觉意识的呈现,但这两者都是节目和剧目(现象上的)。毫无疑问,任何个体都以孤立分离来认知事物,以各自孤立分离来认识这一切。事实正相反,“一体功能”透过各式各样无法计数的形式“整体运转”着。我完全肯定的确定,这疾病是整体意识的运转效果。
提问者: 当知觉和意识活动消失时,剩下什么留存?
M:
没有现象上的丝毫留存,毫无现象上的剩余。此刻当前讲的就是灵性认识的结论,或者终结。对身体疼痛的更深观察,就越是了解,这一切都是貌似真实的虚幻。
Q: 马哈拉奇已经来到终点,我们还没。
M:
有一座房子,在房里有一个人;现在这人走掉了,然后房子也被拆毁。这最后的总结论是:无论你有什么样的体验经历,无论是“活”了一天,还是“活”了很多很多年,这一切经历体验都是貌似真实有的幻觉假象。经历体验起于知觉。你的根深蒂固的习性是什么?就是宣称“我在”,不停的念叨“我”。这就是根本习气,根性习惯。种种文字言辞和经历体验对你都一钱不值。除非你认识到,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五种基本元素的活动领域,在五种基本元素的活动领域内,感知,体验和经历都是虚构的,否则这沉迷于体验感受的习惯不会消失。这“我在”本身就是虚构的,“我”性状态是虚幻的。
1981年1月29日
马哈拉奇:你必须放弃对身体的身份认同。持续的停留在“我在”感上,这就是灵性之光,不认同“身体-心智”。“自觉自爱”和静默“我在”是同样的。那疾病和不安可能来来去去,但这自觉自爱不会离去。
提问者:对自我的认知领悟还没发生。
M: 谁在说这话?没有知觉,谁还能说话?
Q: 因为有要被认识的事物,所以知觉必定存续
M:
“你是满腹知识,充满了智慧的人”---你带着这样一个意念感觉,来到了这儿;那么你对知识的“信念”是什么?你非常的老练,东流西窜,漫游过这尘世的所有每一角落。
Q: 我知道,我并不全知。
M: 你为什么说谎?
Q:
那些经典里讲到,知识,认知了解,带来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M:
你不会见到它,因为你就是它。你会跑到外面去见你本身?
Q: 没跑到外面,我来这儿。
M:
在你知“你在”之前,你还有“知识”和“无知”吗?“知觉意识”缺席时,谁会宣称“我在”[长时间的沉默和宁静]你已完全进入宁静,那些知识还有吗?
Q:
意识知觉内的所有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情感,感受,时刻都在变化着。我不可能是那变化不停的东西,我是那不变的“觉知”,允许各种念头想法穿流而过....我就是我对此的理解。这理解恰当吗?
M: 你是在哄骗自己!
Q:
我正努力去做的,就是去停止对各种想法和感受的身份认同,并且不被它们占用,我把它们当做指针,去指向那最高意识。
M:
那为什么你还在嚼舌呢?你的种种感受和想法都指向你的本性,也就是意识,所以意识和你的本性就是同一的。
Q: 我渴望摆脱那些痛苦,从烦恼苦痛中逃离。
M: 心智正哄骗你,正欺骗你。
Q:
那就是说,我就是那苦痛,并且我就应该高高兴兴的和痛苦在一起吗?
M:
把你的注意力,聚焦在“你-是-快乐”上,深入的调查,这苦痛就会逐渐减轻。(因为假想的印象)你想当然的认为你有知识。你这个想当然,已经发展出一种自以为是的得意自满,所以为了验证你自己,你才跑到这里来。
Q:
通过反复絮叨“我-是-快乐”,对我的苦痛,不可能有帮助。马哈拉奇是从他的层面来讲。我还没到那压倒苦痛的最高喜乐层面。
M: 那是因为你还抱着你的身体,把你的身体当做你本身。
Q:
看来,真的是这样。这也就是之所以,我正试图用某个诀窍或者某种手段来逃避它,我正用一个虚假的哄骗来逃避它。
M:
很好。在接近末尾的阶段里,这个意识知觉本身就是苦痛。一直到你完全认清,并且完全的认识到,你就是这个“我在”感,这个[“我”识]
,否则你还会认同这身体。那“我在”感,那“我”识,你并不了解她。这里的某些人对他们的博学毫无自大和得意;唯有你在讨要所有的知识,讨要这种自鸣得意的自豪感。现在,你打算在这里停留多少天?
Q: 到7日吧。
M: 你的问题,你已经得到了回答,为什么你还不回去?
Q:
那在场的这些人,就因为他们还没得到回答,所以他们可以再回来?
M:
你就说你自己,别管别人!别人可能比你更为博学,比你了解的更深,你为什么要拿他们和你比?把你的智慧层面,等同于这些人,你已是严重的冒犯。注意你自己,别替别人操心。你自己都没完全认清你自己,你怎敢去过问别人?
Q: 这一定有某种关联纽带,把我们结合在一起。
M: 永远别挑剔其他人。别想当然的猜想评估他人。
1981年1月30日,上午
马哈拉奇:
这就好像一个人每天都坚持去上班儿,因为他想要得到他的工资薪水,所以你也坚持往这儿跑,因为你想要获得知识。一旦你完全认识到这一点,有了这样的了解,你就没必要再来了,别呆在这里。你想获得知识,所以你不想离开;尽管如此,那些感受到某种巨大的催促,想去弄明白的人们,才应该留在这儿。
[马哈拉奇轰走了一帮人]
今后,那些跑来消遣的人,就别留在这儿。唯有那些真心实意,渴望了解灵性的人们,那些热情,真诚而又专注的求道者,才应该留下。如果你是一个热情而又专注的,寻求真相的人,你就必须接受我讲的真相,否则你就该离去,因为我没功夫招待你消遣,跟你兜圈子娱乐。此刻我正告诉你们什么?你不是这身体。你是当前临场的知觉意识。接受这真相,承认它,然后你就可以忘掉它了。以后,我不能去深入调查你们每一个人的问题。我只会告诉你们,“这是虚假的”,或者“这是真实的”。我所讲述的,你或者接受,不能接受,就请离开。
提问者:马哈拉奇已经对我讲述的,我没有智力容量来理解接受。
M:
如果你认为你没这个容量,那么你可以去别处试试。我对于无常短暂的任何状态,都不关心,也不在意。这个意识状态并非我挑选的。它消失的越早越好。一旦认识到什么是无常短暂的,什么是一时的,认识到什么是某人的本来面目,本源状态,那么,就根本没有任何更进一步的认知必要了。意识被搅动,空间和时间就来了。知觉意识活动是有一个时间限制的。在这个“空间-时间”域内,所有每一个人都在受苦,为什么我就应该把这个受苦受难的过程,作为一个无与伦比的珍品接纳下来?我一直始终就在那至福,完整,一体的状态;突然间,我处在这样一个不完美的状态里。对我所讲述的东西,已经统合领悟的人们,不会陷入其他人道听途说的逻辑或者灵性解释里去。我敢说,任何自认为他自己充满智慧的学者,当他被“生”下来时,我正观看着,他从某个困境中“出生”。你们会接受这一点吗?
Q: 接受。这知觉意识活动产生浮现,到底因为什么?
M:
紧握住这个已经显现出来的知觉,它会解释,为什么它的产生浮现是毫无肇因,毫无缘故的。再没谁能够给你解释,为什么它升起,以及怎样升起。一直持续不断在说话的,恰恰正是这个呈现出的意识,并非我在说话。语言是怎么浮现的?语言文字的浮现,是基于你的努力吗?我正在讲述的这些内容,如果你抓住了要旨和内涵,你会照破这世界。那些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跑来跑去瞎折腾的人们,他们收集的都是毫无意义的。你追求的是什么?埃克纳特,一位山野里的智者,写下了完美的诗句,“我被一只蝎子蛰咬了!”
那蛰咬是什么?那就是意识。这知晓,这知觉就是那蝎子,就是它,以各种各样的感受体验和各种各样的概念的表相形式,正在给我带来所有的苦痛。我以一个智者的证悟,正在告知你,所有一切可知觉的事物都是虚构的幻象。这一切,全都是游戏,归为你意识的游戏和戏剧,而你的意识归于这食物精华堆积的身体。
Q: 我感激我的身体,因为是它把我带到这里来的。
M:
你到这里来是为了自杀。为了自我了断,你才来到了这里。
1981年1月30日 下午
马哈拉奇:一个真正的灵性探寻者,时时刻刻都在反复的深思这些问题。如果我没有身体,当我没有这具身体时,我是什么呢?那终极的真实是什么呢?那绝对存在的状态不可能用语言文字来阐述。语言文字都只是指向和暗示。你是那绝对存在,不变恒常。意识或者知晓,是同质的并且都只是同一指向。当你处于意识的“那状态”,就全同,全部都是同一纯一体,只有那现象表达式是不同的。所有会消失的,能消耗减少和崩溃的事物,就一定是虚构的,不真实的幻象。你的“知觉”就如此,它能被消灭,到一定时候,就会消失,所以它生灭,不可能是真实的;但是你不可能把这问题搁置起来不去深思,你必须完全彻底的了解它。
目前,在你和这个尘世的种种缔结联合关系内,有不可计数的,无穷多数量的项目条,因为你和生命呼吸作用(活力流动)有缔结联合。设想一下那生命呼吸作用的离去。对于你和这尘世的全部缔结联合关系来说,随之会发生什么?这认知,详细的诠释出来就不会浪费,很多人由此被促进。当那时机到来,他们会被统合领悟,他们觉悟了,随后就会详细的解释这认知。一个智者的状态,不管有没有这身体都停留于同一状态。你们必须去深思,持续的沉思,那么,你们已经听到的,就不会遗失。当某人完全不认同这身体,此时不仅仅超越这身体,还超越了这知觉意识,因为这知觉意识就是身体的某种效果。这知觉意识活动,就不再絮叨“我”在,然而[我]在。
1981年1月31日
马哈拉奇:我仅仅只讨论两件事:你本来的本体是什么?关于“你是什么”---你所确信的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不可能和每一个人深入讨论。我只能和你们之中,诚挚热情,认真专注的那些人深入地去谈。他们有大量常识,也有敏锐洞察力,但还没能解开这“我在”-“我”性状态的奥妙。
提问者:
在最近的十年里,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那些原子极微粒子的反应,如果他们不观测,那些反应就保持不变。只要科学家们一观测这些反应,就会有某种变化,就测不准。观测的行为,导致了被观察对象内在发生某种改变。
M:
观测者本身也同样正在变化着。那正被观察的对象,导致在观察者内在中引发某种变化,而且,除非那些变化被带入观察者内在中,否则观察者不可能观测那对象;故而,某“个人”绝不可能弄清灵性的深度和奥妙。以某一分离孤立“个体人”的身份认同,你正知觉着,感性认知着某个事物的时候,你把你自己置入在什么位置了呢?意识是“正认知的那个”(观者),同时是那认知过程和识别能力(能观),还是正在被认知的对象(所观)。你只不过就在外表上抓挠着。这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效果。你所听到的必须进入你内,就好像一支利箭,射中你内在深处中的某种东西。必定是在内在中的某种反应;没有这种内在深处的反应,你所听到的就不可能给你带来什么效果。当箭头命中靶心,你必定知道那效果。
1981年2月5日
提问者:这个肉体形式的“实体身份”认同,这个魅力的吸引,真的太难以割舍放弃了。
马哈拉奇:
你不得不去彻底的认清这身体是什么,然后这任务就完成了。起初,这身体是极为微小的底稿(minute)。知觉意识在身体上呈现出来,进而这微小的身体穿上了衣服,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家伙。那具有因果条件构造的“因果身”是极为微细的,必须去彻底认清。通过冥想沉思,你可以了解它。那“因果身”的特征属性,参数和逻辑性质,呈现出知觉意识活动和外表形象形态上的表象。在这个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物种个体,具有全部的各种规模尺寸;这每一种类,每一品种的个体,最初的尺寸有多大啊?你第一次感觉到知觉时,此时意识不是静止的;意识处于一个连续的持续不断的状态,就如同一个周行转动的轮子。这轮子的中心,那轴心是不变动的。当你从轴心向外前进时,运动和变化就增大,是不是如此?和这个比喻类似的,意识的根本源头就好像这轮子的轴心;那轴心点是稳固的,持续不变的。
对人类物种来说,那中心就是始终不变的“本质本能本性”。从我出生那天开始,直到我死亡,那意识的本质本能本性就在那中心点。当你并入这世界游戏里,那运动变化就增大。审视那中心点,审视着意识的运动变化。Chaitanya(整体意识,自觉觉它,本体的信息感知本能)和Chetana(被某目标任务占用,负责处理和维护“身体-心智”的局部意识),也就是中央总线---这持续转动的轮子中心点--那静止不动的固定点,正在观看着意识之轮的转动变化。那监视观看运动变化的那一点是完全静止不动的。要看到这“尘世”的种种功能效果---活动变化---知觉就必须沿着轮辐下降。没有任何意识转动,就不会有任何尘世的活动变化。和转动的轮子类同的道理,你越靠近中心,就越处在一个更加稳定,平静安宁的位置。当你离开那中心点,变动就接管你,完全把你控制。
1981年2月7日
提问者:我正越来越意识到,我的“我在”-“我”性状态是这个食物堆积起来的身体,它的某种效果。
马哈拉奇:
你必定是先于那发散浮现出来的代词“我”,在那文字名词显现之前就存在的“本质-本性-本能”。设想一下,如果我这个地方扎了一根“刺儿”---先于语言文字信息发射出来之前,那“本质本性本能”就感知到这有一根“刺儿”。先于这文字信息和感知之前就在的,那就是真正存在的[你]。
Q: 怎么才能去了解和感知到那绝对存在?
M:
这个知觉,或者这“知道,了解,理解”,都在意识知觉领域内。无论你说---你明白,你知道,你了解,你感受到的是什么,都只是意识,都在意识范畴内。然而那“绝对存在”超越于这意识。(先于知觉感知和了解之前就在)
Q:我们怎么才能更深入下去?
M:
唯有直面这意识,认真细致的,完全彻底的了解它。就这样,也唯有如此。随后,所有事情同时同步自发的发生----作者感,个体作者认同都会消失。把知觉和意识活动里里外外的彻底审视清楚,认清它根本毫无重要意义,并没什么重要价值;它完全是个冒牌货。(整体自发的震荡变动所幻化的生灭现象)当你超越知觉意识,你会说“没它,我照样存在。这知觉意识根本就不好玩!”
所以,为了去了解这意识活动,沉思吧!
Q: 我一直也未能去沉思。
M:
当你知觉不到来自“我”的信息通讯,你怎么运行?你还有现象运转吗?这些问题就放这儿,没人会有什么回答。所有伟大的学者们,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们就全都哑口无言,已经沉入寂静。
Q: 我的所有问题都被解决了。
M:
当你所有的疑问,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断惑了,“你”也就被解决掉了。我要你时时刻刻老想着那意识的暧昧不明的边界---那“非意识”。
1981年2月8日
提问者:
有时候,我有种“无心-无意识”之感,我感知到唯有我在。这世界就只是同一件事。我不必去做任何事情。我单纯的存在着。
马哈拉奇:
那“存有”状态是所有人普遍都有的,那是无言静默下的“我”性状态,无名词概念的“我在”-信息通讯状态。
Q: 稳定持续的停留在这个状态,有没可能?
M:
变动变化,只是“心念思想流动”。你们正在做的所有调查和研究,都处于这“心念思维流动”的领域内。当前显现的“我在”感,“我”性状态的知觉,是基于你的出生,自始至终你凭借这“我在”感,这“我”性状态的知觉(信息通讯交互)遭遇到许许多多的念头,想法,概念,记忆印象,思维观念,它们一直持续不断的变动着,你和它们持续不断的遭遇,对抗,冲突。就在当前,那“我”念就持续不断,那“我在”-“我”性状态的信息通讯一直在持续着。
Q: 怎么才能进入那“无心”状态?
M:
在你出生之前,在你接收“我”性状态的信息通讯之前,你是什么?
Q:
那真是一个难解的秘密,一个谜。那是一个无法感知和思议的悬疑和奥义。
M:
那根本不是什么秘密,完全开放,完全清晰。只不过它永远不可知,不可思议,也无法思议。随后,后续并发的“我在”和"身-心",
以及在这心智思维领域内发生的---你称之为“灵性探索,灵修”的灵性认知来说,那真的永远是不可知的。毫无意义,根本无法理解的。这些修行也是毫无意义的,荒唐可笑的事情,到一定时候,“我”性状态的信息交互---“我在”感---也会消失。
Q: 你怎么能这样说?那轮回再生是什么呢?
M:
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轮回转世。就智者来说,“我在”一去不复返,就会被称为“入灭/涅槃”,从“我”性状态释放。就一般普通人来说,陷入心智攀援纠葛里,“我在”的信息交互状态消失,就被表达为“这个人死亡了,去另一生投胎去了”。关于那“无信息交互-无消息”状态,你们从未能承认,也就不可能去着手调查;你们做的学习和研究,都在这(有知觉-可知觉的)心智思维的范围内。
Q:
那就是说,唯有当心智思维发生变更转化时,那观睹见证的状态才可能发生?
M:
观睹见证时刻在发生。牢记一件事,我正在给“我在”通讯状态的地址发送“我说的话”。
Q: 我怎么和“我在”讯息交互,我怎么听到的?
M:
收听会时时刻刻,自发的,不由自主的,自然进行---就如同你早上,不由自主的,自发自动的醒来,以及你晚上不由自主的自发自然的逐步沉入睡眠一样。别作任何努力。我并没把我存在状态的呈现位置从“那里”拔出来,然后在插入到“这里”。它是完全自动的发生,并因此我正在感知体验着这个状态的变化。就在这段谈话期间,你已经恼火生气了,你觉的很愤怒,这愤怒就在心智思维范围内,心智状态的改变变化---并不属于“你的意识”里的某种思维反应。明白人就知道那愤怒是“我在”的信息交互。你们所有的灵性上的学习和研究,都是带着你们对“身体-心智”的身份认同,由这认同,被引导和组织的。
Q: 是啊,我想是这么回事。
M:
如果不正确的识别确定“你真正是谁”,你怎么可能正确的识别其它?认清你真正的本来面目!
Q: 我该怎么开始?
M:
信赖上帝,这是成就法之一。坚固而稳定的信赖自性本来,就不是一个成就法门了,那已经居住在本来面目上了。
Q:
我信仰上帝,或者我不信上帝---这两个信念一样吗?会不同吗?
M:
谁在说这个话?只有当你已经确信无疑“你和上帝是同一体”,进而你才会认清,没有你就不可能有某上帝,那时你所说的话才恰当合适。去认清你自己,了解你的本来面目,那才是真正的认知,但你不可能“看”到你的本来面目,不可能“看到”你自己,你只能“居住”在你本来面目,因为你就是你本身。抛弃你对心智思维那种种活动变化的纠缠吧!
Q: 这“放下”偶尔发生。我怎么才能超越这心智思维?
M:
弄明白,你和这个心智流动毫无关系;没有它,你依然在。时刻观查,警觉。那流动的一切都不过是些想法念头。根本不是你。100年前,你被这些心智流动变化给占用加载了吗?
Q: 没。
M: 就停留在100年前的那个状态。
Q: 我怎么停留在那“我在”上?
M:
这是一个糊涂愚昧的问题。你“早已”是“那”。你不早就在“我在”,处在“我”性状态了吗?
Q: 我无法脱离这“我”性状态吗?
M:
一个智者已经超越了“我”性状态,并且仅仅是在观睹着这“我”性状态的一切活动。
Q:
在生活中,一个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规则和尺度,来管控驾驭他自己?
M:
这问题完全是源于你的那些观念。把你的那些观念都扔了吧。在你灵性探索学习过程中,你学习并抓取了很多很多观念,并且你还称之为了解和认知。你想让我卷入你的那些观念里去吗?那观念想法的流动是始终持续的,除非在深眠状态里,否则它们一直就在那儿流动。即便是一位智者,那念头想法的流动也在当前,但是那关注和关切已经改变,挂碍和执着已经消失。绝大多数人们是被这些念头想法和观念上的流动带着跑,对念头想法的流动完全着迷,挂念,执着,罕有人转身回头去朝向那本源,从原先的思维念头流动轨迹中脱离,宣称:“这不是我的,它不关我事儿,这些全都是想法,什么也不是。这个“我”性状态是客观化的肉体形式的现象效果,这不是我。我完全在它之外”。从“这儿”出来的这些陈述,会紧跟着你,守护着你,嘱咐着你。在这个护念的棒喝下,你的灵性任务就会完成。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出于为“我”,可是总有某种限制卡住不能前进,不是吗?
Q: 欲望是无限的,无止境的。
M:
我见过很多人,他们追求幸福和快乐却始终处在烦恼痛苦的纠结里。声称“我心安”的,我真的就没碰见几个。
1981年2月9日
马哈拉奇:我当前的状态是这样,这个知觉意识和这身体上的全部疼痛是不堪忍受的。我已做好了准备,去立刻处理它;这就是现在的情形。然而人们跑到这里来,并且浮现出的这些讲谈也是来自于意识。我称你为意识;你是属灵的意识。我不关心你身体上的状况。但是你是从“身体-心智”身份认同的立场来听;当然这也很自然。我正在给你讲述意识。在我真正的真实状态,假如身体结构成形的那一刻,我对意识有感知的话,我会拒绝这身体。但是,在那最高状态是没有这样的“知觉意识”的,因此这个身体结构的成形,以及知觉意识的活动,两者都是自发的,自动的(无意识,无意志力选择)。
提问者:马哈拉奇,请你详细讲解一下,我们怎么能更深的沉入那觉悟?
M: 你追寻灵性,持续了多久?
Q: 过去10年来,一直在追寻。
M: 你的指导者或者说上师是谁?
Q:
大部分是通过阅读。在德里有一位上师。(德里,印度城市名)
M: 谁在雇佣这个身体以及身体被赋予的这个名字?
Q: 这就是我想要去探寻的,想去弄明白的。
M:
你不用去寻找它。这将是自发的,但是你只能等待它自发的发生。为了见到你,我可是等了太久太久,一段漫长的时间。
Q: 我会等下去。
M:
你真正是什么?你把你理解成什么?现在,弄明白这微妙的差别。这身体不是你,那名字也不是你。这身体就是你已经消化的食物所堆积的,这身体的味道,就是这个“我”识--“我在”感。这“我在”感,这“我”性状态的[知觉],就是那“自我本性”,就是“存有”(有显,有相)状态的“爱”。这“知觉”,它没有任何名字,但是你给了它很多很多名字,这多令人震惊啊,多么难以置信啊。这“知觉”就是“本性”,那“存有”(有显,有相)状态的“爱”。这“爱”是普遍遍满的,因为知觉是普遍遍满的。天堂,地狱,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家庭,这些全都是概念。概念被用来作为泥土和石料,建立起各种概念建筑。在你概念化构想任何事物之前,你在,即便在“知觉”出现之前,你在。你不得不去,也只得去---统觉领悟这个“觉知”,这个“存有”(有显/有相)状态的“爱”,这个自我本性。谁会听取这样的讲谈?唯有身体里的那个本性自我---它有去认知了解它自己的“催促”。人们被催促着来到这个地方,撇家舍业,从遥远的不同国家和地区赶来这里,就因为这“本性自我”想要了解它自己。
1981年2月11日
马哈拉奇:我调查研究了这个内嵌5种宝石的装饰品,我已经弄清楚了。这是一个非常贵重的珍宝,最终产物是那王冠(头脑心智)。我了解它的价值,但我不是它。这五种宝石就是构成“身-心”的五种基本元素,我曾把它当成我本身。这五种宝石是极其珍贵的,因为它是构造宇宙的基本素材。我认识它,并且在这个认知过程中,我知道我不是它。现在我很少讲话,但是当我讲话时,真没几个人能听懂。你也许收集了一大堆的文字,聚敛了很多很多文字概念,但是他们真的属于你吗?会留存下来跟你在一起?你没有这些文字概念,也没有这些文字概念的意义,你根本不是某一“个体”人。带来知觉和感受,带来意识活动的“出生”机制,是无条件的;它自发的,自动的,不由自主的呈现出来了,并且呈现为“知觉,感受,意识”。你对这尘世多么的痴迷,这尘世完全把你缠住啦!就在“昨天”你们还对你们的存在性一无所知,“今天”你们就开始饶舌了;你们正花里胡哨的大声谈论着,并且你声称你就是梵。
提问者:我知道,我必须去了解意识的这全部游戏,我得出结论,这就好比“一位不孕不育妇女的孩子”。
马哈拉奇:一位不孕妇女的孩子,你怎么想去抓住那孩子?随顺于你的“存有”状态,不介意,让它自来自去。
1981年2月12日
马哈拉奇:对我来说,尘世里的一切毫无用处。以那完整恒常本体的立足点,你试着去理解,这一切事物现象都是虚构的幻境。日常生活中,你必须去劝说你自己幡然醒悟,回头去领悟你本身。你不得不去走完你的人生,首要的是:确信你真正的存在本质---那本来面目;时刻令你自己放心,安心放松下来。除了那知觉,什么也没发生过,只是在你天然固有的“非相,非显,无知觉”的本性背景上扎了一个“知觉”的针孔,并且这是根本不可避免的。我没有任何产生于意识概念上的身份。当前,这身体正在承受着大量临死前的极大痛苦:头晕眼花,疼痛;所有这一切现象正发生在这个物理性层面。无视,不介意这状态,那么谈话就是鼓舞人心,富有灵感的,自发流出。什么容许并使之可能?是那基础架构,基本属性,那“存有”状态。那“存有”状态,不仅仅感受体验着你们的到访,它还感受体验着这个身体和这个尘世中---各种各样不同的变化和转换,连续的渐变和蜕变。有时,我体验躺卧在一堆垃圾里的状态,而另外一些时候,我体验到人们正在敬拜我。但这全都在“意识域”内。我认清这全是那“出生”机制-“我”性状态所呈现出的效果。那浩瀚星空会为了这尘世的肮脏和污秽而感到不爽吗?尘世只是这普遍遍满的空间内,那整体戏剧的一部分。意识比这空间还要微细。你执着的醉心于---在这个最粗大的世俗宇宙层面去获得知识,但是你所收集来的所有知识终归消失,注定会消亡。尘世中唯有一个真理,这真理就是:“那所有一切事物现象都是虚构幻化的。我是“那”-[无显/非相],透过“这”-[有显/有相]正在讲述着。当这身体,这心智思维,这生命呼吸作用全部脱落释放,无事发生,什么也不会发生;唯有独一,那绝对存在,恒常独尊。要领会这真相,没有任何知识概念可被调用,因为那“悟”是内在固有的直觉。你在这里听进去的东西,将会是你的导航。它会发芽生长,喷涌将会发生。
1981年2月13日
提问者:我有太多太多的问题想问,以至于它们叉在一起混乱不堪。
马哈拉奇:
你那些问题都是来自其他人的,从别人那儿道听途说来的种种观念和理论。只围绕你自己,就你自身来问问题。
Q:我不了解我的本来,我怎么才能做到这点,我怎么才能领略到它?
M:事实上,你看不到你自己,看不到你的本来,这是太正常不过了;你不是这身体,也不是这个身体的名字,故而,你怎么可能看到你的本来?
Q:
我怎么才能亲身发现,亲身感受到我的本来呢?
M: 是因为这身体,你才看不到你的本来自性吗?
Q: 也许是因为“我”性状态。
M:
我以那指向来引导着你。你在;因为你在,你的世界在。在你那世界里,贴满了标签,你沉迷在种种名词概念的标签里。扔掉你那时时刻刻到处“贴标签”的习惯。先于这些标签符号之前,你就在,就停留在那儿。
Q: 这是直觉直观的吗?不是来自于思维?
M: 别雇佣这心智思维,什么也不做。
Q: 你不必觉照?
M:
那觉知就在那儿,时刻在那儿供养你。你必须放下所有已经听到的,或者读到的东西,就停留在这完全放松的,完全开放的虚空状态。别对这些概念着迷,别被这些想法观念带着跑。真实是永恒的,早就存在,始终存在,也将永远存在;无论你能抓住的是什么,都是虚构不真实的。即便你感受到“你在”,那“我”在感也不是你真正的本来。你-那绝对存在,并非这个“我”性状态的“我在”,但是当前,你只能居住在你的“我在”,你的“我”性状态里。
Q:我觉得害怕,我恐惧。
M:
因为已经把某种东西,某种事物现象认同为“我”,但是你所认定的那些,事实上不是你,这就是为什么你害怕。设想一下,你在路上发现一枚钻戒,于是你把它捡起来。由于它不是属于你的,那个惴惴不安的恐惧担忧就压倒了你。当你冒领“非你”的某个身份,冒领这身份,你当然害怕,你当然不安。当你就是纯粹真正的“独一存在”,就没有任何恐惧。当前,你是在“我”性状态,处在这个“我在”,而这个“我”性状态的“我在”,并非真实。那先于“我”性状态之前,先于“我在”呈现之前的那个,不管它是什么,那才是你真正的本来。
---(连载未完)---
前一篇:马哈拉奇《意识和本体》连载(2)
后一篇:马哈拉奇《意识和本体》连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