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马哈拉奇的棒喝》连载(9)
(2014-10-28 20:28:24)
标签:
非二元论 |
分类: 马哈拉奇 |
8.The Proof of
Truth
真理的证据和论证
真实能被证明吗?
马哈拉奇有时会问这个问题,更像是问他自己。能用逻辑智力来把捉到真实吗?马哈拉奇讲道,探寻者必须得有信心,撇开敏感的逻辑思维智力,才能容许他去把捉到[真实]的基本本质。信任是来自于发自内心的本质本性的亲切感,也即能够完全彻底的信任和接受上师的话。信任是第一步,如果没有这第一步,就不可能有更深入的发展。有一些心地单纯而又朴实的人们,尽管他们并没有敏锐的思维智力天赋,但是富有信任。马哈拉奇给他们一个咒语,并要求他们去不断吟诵和静定,直到他们的头脑思维心智足够的沉静和纯化,得以更深的,更进一步的去直观的认知了解。
对于那些具有敏锐的逻辑思维智力的人们,马哈拉奇不得不采取完全不同的引导。对各种各样的宗教教法,以及这些宗教教法在道德伦理上的,以及在世俗纲常上的规范,从逻辑思维智力上所理解到的,依然还是形而上的各种概念和观念所勾勒的表面文章;思维智力上理解,但他始终不开窍,不能(直观)觉悟。他真正所找寻的是真实,那不受任何变化影响,也不被任何变化所动摇的[恒常]本质。而且更重要的是,(逻辑思维发达的人)他渴求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可就是不能说出究竟什么样的证据能够令他完全满意,完全确信无疑。这样的证据和证明本身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影响的,是依从于时间和空间的,(依从时间和空间的都是变化而非恒常的真实)对此,聪明人在智力思维上就能完全明白。真实,之所以是真实,必定是无时间性并且无空间性的,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和限制,马哈拉奇说,任何有逻辑思维智力的人,肯定承认“我在”,这个时刻当前的现场知觉,这个时刻当前“在”的临场感,这是所有每一个有知觉的众生都确知的唯一事实,这也是某人能够获得的唯一证据。可是,仅仅这种“在”,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真实],很简单,因为这时刻“在”的临场感本身,和实体真实不同,它并非是无时间空间性的。它依然服从于时间和空间。
马哈拉奇在他的谈话中,给了大量的阐述来明晰这个困惑难懂的问题。一个盲人也许会说:存在各种颜色,请给我证据,唯有你给我证据,我才会完全相信你对那美丽彩虹的全部描述是真实不虚的。每当这样的问题扔给马哈拉奇,他都会反问他们说:请给我孟买,伦敦,或者纽约,真实存在的证据!他说:无论何处,都是这同一个地球,同一大地,同一体的空气,水,阳光和空间。换句话说,某个人无法找到某个真实的客体,那真实根本不可能被描述。它只能被言辞暗示或者指向,却无法用文字言辞来表示,因为那真实不可能被构思想象。
任何被设想构思,被想象出来的,都只能是(被看到,被知觉到)的某一客观“对象”,但是真实不是某一客观对象。正如马哈拉奇所阐述的:你不能“购买”到真实,把[真实]当做某种商品,它被挂上权威认证和担保,并且铭刻上“真实”二字。任何试图去寻找“真实”证据的人,势必卷入来自概念思维上的,主观和客观的隔裂分离,也因此那答案不可能是真实,因为在真实面前,不可能存在客体性,真实是绝对纯粹的主观主体性,先于一切知觉体验的(先验的)。
这整个过程,马哈拉奇说,就好像一只小狗,追逐它自己的尾巴原地转圈。卷入到这样一个自追其尾的猜谜游戏里,要解除这个怪圈,某人必须分析研究这怪圈本身。那个想要得到“真实或者实相”证据的是谁呢?谁声称看到“实相”,知觉到“真实”才相信的呢?我们清楚的了解我们是什么吗?所有生物,以及看到的实体存在物,都是客观性的,都是“被看到的”(现象)。我们只是以客观性“存在”着,全都只是意识活动内在中显现的现象,意识觉知着我们,看着我们。
寻求“真实”证据的“我们”,真的有任何证据来证明我们的存在吗?真的有证据证明,在他人内心看到的我们,作为一个客观对象,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当我们四处寻求“真实”的证据时,我们拼命做的事情无异于一个“影子”试图去体验“实体”,以此来证明投射它的那个“实体”,的确真实存在。所以,马哈拉奇催促我们去看清那虚假就是虚假,然后就再也不必去寻找真实了。
“你有没明白我指向什么?”
马哈拉奇问道。你有没直觉的感受到那状态是什么?你所寻找的恰恰是探寻者他本身!一个眼珠能看到它自己吗?弄明白,他说:无时间,无空间,无法认知,不可知觉的才是真正的我们;带有时间性的,暂时的,变化的,有限定的,并且可知觉的,可认知的,全都是我们显现出的,各自孤立分离的客观现象。仔细的审视和深思,在你后天抓住的这个物理的身体形式之前,你是什么?你还需要有关任何事物的证明吗?要求证据证明的问题,只以“二元性”存在的相对关系来提出,并且任何所谓的证据,其中都包含着相对方式的各种(比较)参数参量,它们只能是一个虚假不真的谎言,概念上的文字游戏。
20. Guru's Grace is All I
Need
我只需要伟大上师的恩泽和印可
马哈拉奇征求问题,来自加尔各答的来访者给出了一个有关他自己的实质性信息。来访者说他过去很多年来,一直对自我认知抱着极大的热情。他拜访过印度北部的几乎每一个知名的智者,还拜访过很多不是那么有名的智者(当这句被翻译给马哈拉奇听时,他笑了)。来访者补充说,他研读了所有重要的《奥义书》,研读了不同学者所写的,针对《薄伽梵歌》的各式各样的,英语和孟加拉语版本的注解和讲义。他也精通梵语,并且研读过几乎大多数梵语原本的传统经典。他觉得,现在他所需的,就只是伟大上师的恩泽。来访者还说,他已经研读过《I
AM
THAT》,这本书给了它极为深刻的震撼,以至于他已决定,马哈拉奇就是他的最终上师,得不到马哈拉奇的恩泽和印可,就绝不离开孟买。但同时,因为他已预定了返回加尔各答的返程票,这票是有具体日期的,这个日期到了他就得走,所以只有这么一段时间,在这个期限内,马哈拉奇一定要印可他!此时,马哈拉奇无法抑制的大笑起来。
马哈拉奇:我想问你点事。
来访者:好的,先生!(来访者信心满满的,并且说话带着一个已经准备好,要接受最后考试和验证的架势)
M:
你读了这么多书,见了这么多智者;那么此时,你一定已经找到了你真正的本来面目。告诉我,什么是你真正的本质,就你所关心的(急于获得某种印可的)这个“你自己”而言,它的真正本质是什么?
V:
先生,我是个恭敬的寻求开悟的求道者,带着自信和获得印可的期望来见你,你的慈悲和恩泽不会拒绝我的。
M:
你还可以在这里呆上不少天呢,所以有很多时间来让你获益,或者说是开悟!首先让我们来找找,谁渴望开悟。事实上,我们来挖掘审视一番,从根本上,是否有任何开悟或者自由解脱什么的必要。现在,让我听听你对我这个问题的回答:你知道你的真正本质,领悟到你的真实本来面目了吗?把这个世界,上师以及上帝什么的,暂时先扔一边儿去。
V:
这是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先生。我只需要上师的恩泽和印可,对我来说,没有上师的恩泽和印可,这门打不开,我进不去。
M:
但是,我们是否先来调查一番,究竟有没有这么一道门把你挡在门外?你要进去的,那是什么啊?你总是不断的提及上师。你对上师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什么呢?你看,除非先把这些基本问题审视一番,先找到让你自己满意的答案,否则我们怎能进一步深入下去?所以说,我再重复一遍:在你研究了这么多年之后,你是否已经找到了你真正的本质,真正的本来面目;这个“你”,正谋求着上师的印可,就为了获得一个“开悟”(成就和荣耀)吗?
V:
先生,我很抱歉的说,你让我很慌乱。对你的提问,我只能回答说:“我不知道”。
M:
V:
先生,我怎么觉得,你正在取笑我,拿我开玩笑。你脸上的表情,看上去就不严肃。
M:
现在,请试着来理解。既然你已经做了这么多研究,那么你就肯定能够理解我正在说什么。试试看,暂时忽略掉你过往堆积起来的所有概念,理念和知见,把它们统统先扔一边,保持一个空净的心来注意我告诉你的东西---注意,一个空旷而沉静的心,但是洞察极其敏锐,不是那种麻木和迟钝的空白。
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毫无知觉的时候,不管那状态是什么,那都是我们真正的真实状态,那就是“实相”。在那状态,我们甚至连我们的存在感都没有,不知道我们自身的存在性。随即,自发的,信息或者想法就来了,或者说知“我在”。这个“我在”感的“识”,起动了二元性的概念意识活动---主客体和主客观,罪错和美德,得与失,以及彼此对比,相互对立,相反而又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全部整体范围域。在知“我在”之前,无论那是什么,那都是真实;在知“我在”,“我在”感,“我在”意念之后而来的,无论那是什么,都是虚幻的。了解这个基本事实,“我”性状态,“临场存在感”状态,被赋予了各种各样颂扬性的“名”,诸如“玛雅(MAYA摩耶),大自然,大自在天,等等,但是尽管如此,这依然是个幻相,纯粹的蒙皮叠印(无明)。“Prakriti”
(本有的内容,最原始的内容,源质,源内容),它和概念名上的“Purusha ”(无上本体的永在当下的活动本能,非内容)一起协作,这两者可算是“父母身份”的来源,在两者共同协作下,以无可计数的,数不胜数的物理形式,营造出这个世界和人。正是玛雅(MAYA)的功能运转,才使得意识知觉(就是它给有情众生赋予了感官感知能力)产生了颠倒错觉,相信这个“个别的特定外表形式”就是它本身真实的存在实体。意识就这样取得了对这个特定的个别外表形式的身份认同,忽略了它的真正本质。到目前为止,你跟上了吗?有任何问题吗?
老子在《道德经》中陈述:“无,名天地之始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活力);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嗷”。相关现代文展开,请参阅本博“老子-庄子篇”。
V: 先生,我一心专注的跟上了。没任何疑问。
M:
好的。在这个过程中,到目前为止,你已经注意到了,一个“实体存在”是拥有独立,不依它物,自依自存的真实存在,对此毫无疑问。你就是它,先于“我”性,“我在”感状态出现之前。在你的本来真实上,忽然发生的,就好像一个疾病,或者一个日食,并有某个持续跨度,在这个跨度的结尾,这个物理表现形式就会“死亡”,这个肉体会被掩埋或者焚化,此后融化为5种基本元素,也正是这5种基本元素混合组成了这身体。呼吸生命力会消失,融入这身体形式之外的“空”中,意识会释放对“身体的限制条件以及那三种属性”的值持。换句话说,这进程会来到它被分配好的轨道终点。现在,我们回到你的问题上:为了去获得“解脱”,想要得到上师的恩泽和印可的那个,它是谁?从谁的“束缚”里解脱?
V:
马哈拉奇,你已经把这问题翻转了180度。你已经把我40年来的辛苦劳作全化为乌有,全等于0,并且你还完全彻底的否定了我的真实存在,让我的存在变的无效,让我的生活,变的毫无意义。你给我浇了一盘冷水,把我彻底剿灭!我还能说什么呢?唯一的事实就是,你摧毁了我,你也就把上师摧毁了!
M:
也不尽然,尽管你出现这样的反应,然而这不算是个糟糕的反应。现在请你听下去。这个障碍在于,你把你自己看成了一个分离孤立的,个体的“实体存在物”,具有个体的物理形式;同时你也把“上师”看做了另一个分离孤立的,个体的“实体存在物”,有着另一个物理形式,尽管在上师的头脑里,或者心里,或者你不知道的什么地方吧,那儿有某种了不起的东西,使得上师成了“开悟”的个体,但依然是和你完全同样的一个“个体”。这才是真的颠倒了。这就是错认所在。上师尽管已经了悟到,他是真正的终极真实实体;但是他深深体悟到所有每一个众生就是他自己,换句话说,所有每一个众生不是某个“个体”,也不仅仅只是某个纯粹的“表面形式”,或者什么真实的“东西”。
另一个颠倒,就是求道者,信徒,被当做某个“实际存在物”,期望去学习,理解并掌握“某种真的实际存在的了不起的东西”。但是一个纯粹概念性的“对象”,怎么可能学会和掌握什么?实际发生的是那个叫做认知了解的“过程”(进程),这“过程”本身,这事实使得那求道者(修行者)融化消失。那求道者(修行者)的独立存在感,所谓的个体性,个人特征的实体存在认同就慢慢的逐步的消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那真正的伟大上师的恩泽,是始终在当前的,就如同那光芒照耀的太阳,和那“觉观”是同一体同一个。
把这个身体等同于自己,当做一个分离孤立的实体存在物,这就是迷失,越早越快的认清这一点,求道者内心深处,那内在真正上师的恩泽和印可就会越快的在意识内“花开绽放”。随之你就会完全了解到,那上师不是别的,正是你内在的“觉”(觉---布大,Buddha,佛,所谓的"花开见佛"。)。正是这“觉”,这整体意识,欣喜于求道者(修行者)的真诚,忠实的信任和热爱,它会扮演成无上师,并且揭露和展开所有一切必要的知识。然而,如果你继续把你自己当做一个“个体”的实体存在物,并且期望某个上师,把它也当做某个“个体”的实体存在物,期望他给你布置点什么功课来做,等你保质保量的把那功课完成了,就发给你一张证书来作为一种奖励,或者给你点什么,比如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解脱”,就算如此,你不可能有任何“进展”(尽管“进展,进化”本身是一个假相上的观念,但为了在二元假想状态进行交流和传达,只能用这个概念)这整个概念都被误解了。在那“永在当前的上师”,他的恩泽能够流畅的并且自然自发的流向你之前,一定先要弄清楚,“上师”这个名,真正的指向,它真正的内涵。
来访者,目瞪口呆的坐了好半天。当他终于可以回过神儿来,用他能找到的话,他说:“先生,你打开了我的眼睛,让我看到了什么是虚假不实的,我一直认定的那些知见,知识和成就法门都是(个体真实存在认同下的有为法)无效的,徒劳的。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对你的感激之情。”
他在马哈拉奇面前顶礼参拜,然后就离去了 ---
一个更加谦顺接纳,更加透彻的明白人。
7.How a Jnani Sees the
World
一个智者怎么看待这世界
一个女性拜访者,即将离开孟买,这是她最后一次拜访马哈拉奇,她借这个理由,希望马哈拉奇允许她问一个她自称的“傻问题”。一个智者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
马哈拉奇:
所有的想法,所有的欲求和愿望,圣洁或者恶俗,都来自于这个体“我”的私利。它们全都是基于去变得“幸福享乐”的诉求,依赖于欢乐快感体验的热望(作为动机出发点),并且因此,是建立在“我在”感的基础上的。它们的品质特征,取决于一个人的思维心智,基于三个基本属性Gunas
中,哪一个占据主导优势。 Tamas
(惰性)引发限制,遏止,受限和束缚,以及各种扭曲和倒错;Rajas(躁动)引发活力和热情;Sattva(悦性)引发和谐共鸣并且催促推动去产生其它的欢乐。现在,你的问题是什么呢?
拜访者:
这些日子,在你讲述的过程中,时间过得飞快,你的谈吐和话语似乎是自发浮现,无须任何准备,我一直想知道,当你的眼睛看到那些事物对象时,你是怎么看待它们的,包括此刻正坐在你面前的人们。今天是我拜访的最后一天,我即将离开孟买,我想我得鼓起勇气来问这个挺傻的问题。
M:
是什么让你认为,我把你看成一个客观实体的呢?你想当然的假设,我怎么看待事物,一定是有一种特别的重要意义,一种你漏掉的重要意义。但是,那并不是你真正要问的问题。看起来,你真正要问的是:当一个智者观看时,他觉察到的各种事物是怎样的,就在他看到各种事物时,他对他所觉察到的事物怎么做的呢?
请记住,各种客观事物[现象],事实上就是对它们的[知觉和理解]。反过来也一样,对它们的知觉和理解就是那些客观事物现象本身。试着去这样领会。
当某个客观现象被看成一个客观实体,就必然会有一个不同于客体的主体。智者的认知是,既没有被看到的这个“主体”,也没有被看到的客体;只有“观看”。换句话说,智者的直观的直觉,是先于任何通过感官官能传递和翻译的任何解释和描述的。哪怕是客观对象化(物化)的普通常态进程发生了,智者,以他的透视看法,就已经注意到这个现实背后的真相,并且照看到那虚假就是虚假,观幻如幻。智者以其完全专注的洞察,已经了知,物理上的,肉体的观察者和所观察到的(身心内外的各种事物),这两者都是“被看到”的对象,并且都是意识觉知自身的功能运转,纯粹只是意识本身的本能,在意识觉知自身内在中营造的各种效果。营造出的效果和观看,两者都是(同一)意识,在意识(本身)内完成。试着去领会这一点。
简单的说,智者的观看,是完整一体的观看,或者说内观,向内的观看,或者说是直观直觉的观看,不带有任何“客观实体真实存在性认同”的观看---这就是从束缚中脱离。当我说“我看,但我并没真的在看”,这就是它所表达的指向。
这就是对你的傻问题的傻答案!
前一篇:《来自马哈拉奇的棒喝》连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