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英国奶爸
英国奶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94
  • 关注人气:1,3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改

(2008-04-24 05:24:09)
标签:

杂谈

育儿

家庭

情感

感情

夫妻

亲情

教育

父母

戒烟

信仰

基督

记录

生活

分类: 心路历程

这两天跟一位经常看我博客的朋友闲聊,突然说到夫妻之间相处之道。当问起矛盾产生,如何对付我们家PHD时,我笑着说:“只要我们家博士的嗓门开始响,俺就赶快认错,说我改。可是这话说得太多,我们家博士没感觉了。改了这么多年,我还是我,她还是她。”

 

朋友非常聪明,一下子抓住了我的软肋,取笑说:“你那抽烟,还不是改了?!怎么你还是你?!”

 

是啊,戒烟的事情我们斗争了两个世纪了!从一开始的苦口婆心,到后来的婆心苦口,甚至一有苦口和婆心的迹象我便暴跳如雷,我抽烟的嗜好也没停止,她的吵和她的闹,毫无作用。直到这次体检,看到肺龄,我才深深感悟到以前没有直接感悟到的一切。

 

我不能死!PHD虽然工作上兢兢业业,可是带不了我的两个孩子。这几年我已经习惯了“家庭煮夫”的角色,整天象猴一样跳进跳出。想象不出PHD一旦代替我的角色,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劳苦功高的奶牛,喂养着三个男人,至少也配得家庭的温暖和丈夫的体贴吧!我那不会走路的儿子快六十斤了!博士妈妈每次抱他的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自然想起“癞蛤蟆抱青蛙”的滑稽镜头。滑稽之余,又油然而生心痛。为了自己能有好的身体照顾这个家,打好持久战,我必须戒烟!

 

 我改    我改

           自己种的兰花                            哥俩和米老鼠

 

若说我家博士改变了我,我也认了。上了贼船,生了孩子,生米煮成熟饭了,容不得半点后悔。婚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经营,爱的氛围需要用爱心来培养。“毁家容易建家难”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我曾经常穿梭于欧亚之间,每当朋友问起“Where are you from?”,我总会说:“England.”我从没羞于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反而为自己带中国口音的英文而自豪。我只是想说明一个事实:我的老婆孩子在英国,老婆在哪,家就在哪儿。

 

几年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位爸爸为了在工作上出人头地,加班加点,勤勤恳恳,到了“忘我”、“忘家”的境地。几年后,他突然过劳死于工作岗位上,没有留下一句话。妻子儿女伤心欲绝,公司所有成员也痛心疾首。公司理所当然第二天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找人来接替他,可是妻子儿女的丧失亲人的痛苦一辈子也不能忘却和弥补。我佩服这位先生的事业心,但我更为他的妻儿伤心。他的过度操劳忘却了一点: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也是人生中最为安全和永恒的地方,家是牺牲不起的!

 

猛然间回头,发现过去的我已经远去。曾经把“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作为处世之道的我,逐步掌握了主动,了解了“做人要厚道,不管别人是否厚道”的道理。曾几何时,我是家里的“李长友(理常有谐音)先生”,性格倔强如“宁断不弯”的杨木扁担,经常会有人找我帮帮忙、动动小脑筋或出谋划策。“改”不离口的我最终发现,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而今,博士的笑容渐多,街坊邻居经常跟我交心,朋友圈子越来越大了。

 

烟戒了两个礼拜,心里并没觉得恋恋不舍,更多的却是暖意融融。那天体检回来,如果我那博士仍然对我喋喋不休“你抽!你抽!你看你那肺龄!”或者“烟年年涨价!一包烟可以买两只鸡了!”,我想我的回答不外乎“抽死不管你的事!”或者“抽抽抽!抽得你吃不起鸡!”。果真如此,这烟也就不可能戒了。可是,她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确实装了一次深沉!这一装,着实改变了我,最起码是我作出戒烟决定的催化剂。

 

倘若下次有人问我如何处理夫妻之间的矛盾时,我还是要说:我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