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子女育儿教育残疾脑瘫童年杂谈记录关爱情感家庭父母爱心身心健康 |
分类: 心路历程 |
前几天,网友怡然碰巧成为博客的第6888名访客,她跟我开玩笑说,自己很幸运,让我祝福她。当时,我立即回话,恭贺怡然,希望她今后多多的“八”。
几天后,吃晚饭时我发现点击数快到“8888”。如果怡然在线,我会通知她去碰那个彩头。我趁机在饭桌上把“8888”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进行一场深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饭后,“菲佣”帮妈咪收拾碗筷。子恩突然叫到:“爸爸!叭叭叭叭啦叭!”
生日聚会
“什么?听不懂!”开枪?不象!这孩子,整天喜欢看C*B*B*C(Children's B*B*C)的那些儿童节目。每天一两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几乎都在电视机前度过。有时候,哥俩用那些不清不楚、傻得可爱的语言进行交流,真我觉得好气又好笑。这不?!电视看多了,话也不会说了,我心里嘀咕着。
“叭叭叭叭啦叭!”子恩急了,嗓门绝对超过120分贝,继续叫到。
“Can you stop it, my midget!(你别烦了,小东西!)”我更急了,暗自告诉自己,以后再也不能让他们看这么多电视了。
“Dad! Zien is talking about the visitors' number of your blog!(爸!子恩说的是你博客上访客数!)”早已打开电视的毛毛再也听不下去了,不温不火地解释到。
哥俩和游泳老师夫妇
我恍然大悟!原来子恩说的是“爸爸,8888了吧?”孩子讲话不好把标点符号讲出来呀!回头看看毛毛,他象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继续看他的电视。我怀疑自己是否在孩子的奶奶影响下,提早有了“痴呆”的迹象,还是悄然跟PHD一步一步靠近。
看似一个玩笑,我倒真的佩服哥俩之间的领悟力。毛毛非常聪明,同龄男孩的缺点一样也不少。子恩也不是吃素的,只是行动慢些而已。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兄弟俩之间的理解和默契程度。我每次出门办事,总要在关照妈妈的同时,再叮嘱毛毛一番。责任在身的毛毛,对弟弟总是无微不至。照顾别人的使命感,总能让他出色完成工作。子恩虽然小五岁,兄弟之间的这种关心、爱护也不全是单向的。
郁金香
一天下午,毛毛在回家的路上抱怨,有个孩子笑话他“中国人,眼睛小”。没等我开口,子恩说到:
“Just ignore him, Julian. It's not sensible for him to say that. You may tell your teacher if he is naughty again.(别理他,哥哥。那样说话不懂事。如果他再调皮,你就告诉老师。)”子恩的回答,正是学校里所提倡的方法。
满足(毛毛摄)
我想,孩子所说的这些话,都是成年人教的。而成年人在很多场合不见得有足够的领悟力,也没有孩子这种境界。区区小事,让我发现自己不少罪过:缺乏耐心,思维一根筋,喜欢判断人(Judgmental)。“叭叭叭叭啦叭”的故事把这些缺点暴露无遗。家长要理解孩子,就必须放低家长的架子,倾听孩子,理解孩子,跟孩子在一个水平线上共同学习。孩子在成长,总会犯错误。我们要在包容、安慰和鼓励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改正错误。可是家长做错事,没有人会在包容、安慰和鼓励中,帮助我们去改正错误。如果我们象孩子一样,勇于承认错误,勇于道歉,我们定会赢得孩子更多的尊重,跟孩子一起健康地“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