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邓蔡大战:猪的“智慧”,可取否?

(2008-07-20 11:16:55)
标签:

笔圣散文

财经

引题:

 

(王彬·红蜻蜓)
  关于猪和狗谁的智商高这一话题,我建议开一期专题学术研讨会。

(蔡峰·高邦)
  网上有一句经典的话说得好呀:你可以像猪一样生活,但你却不可能有猪一样的快乐。这句话充分说明猪比人都要懂得生活得多。所以有人说猪很聪明其实也是有依据的。

(邓燕飞·奥康)
  猪固然“聪明”,固然“本性”懂得享受,但如果天下都是耍聪明、要享受的猪,社会恐怕就要停滞

不前了。

 

入题:

 

(蔡峰·高邦)
  猪跟社会不搭架的,人才跟社会搭架。
  佛家讲的是一个:悟。有说“看破”“看透”,人就是那种看不破,看不透的。但猪却可以,一般人

看透了,看破了多被尊为高僧,大师。猪却几乎都看得破,事实,那些看透了看破了的大师们也只是猪的

那种层次,所谓万物皆有灵,万物皆平等,你看这些话都是大师们说的,他们都说自己和猪是平等的
  呵!所以可见猪的智慧非同一般呀,非同一般呀。

(邓燕飞·奥康)
  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却不是高僧和大师。
  历史上曾有大兴佛堂和大灭佛堂的鲜明对比时期。大兴者,因统治者个人之癖性也,终因此而乱了家

国天下,而致大灭。所以,以此看来,高僧与大师的过量存在不仅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反而有阻滞的嫌疑

。我并非宣扬灭佛论,也深以为信教平等。但既然有人要拿高僧、大师来当猪的替身,我就很有很必要论

述清楚高僧、大师的历史功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部分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师,确实在点化着人们朝着和谐、美好的方向前行,但

他们并不是教人们像猪一样的活着。他们教人们要心怀善心,要宽容大度,要谦卑礼让,但是你看猪猪们

,把他们放出来,他们就四处乱窜,用他们的猪鼻到处拱坏庄稼;“用餐”时,也不知道礼让,总是互相

抢着、争着,搞不好大猪还要吵小猪一口。

(蔡峰·高邦)
  进步是好还是坏呢?人类真的需要进步吗?原始社会天下为公,亲如一家。社会主义社会为钱奔命,

个个勾心斗角,所谓的进步,不过是让人多了一些心眼,懂得算计,懂得自我安慰。
  咱是穷人,天下为公吧!把别亿万财产分了,大家人人有份。

(邓燕飞·奥康)
  在任何社会里都要服从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适者生存。如果能适应,则谓之好;不能适应者,谓之

不好。如果社会真的回归原始,过个三五天还行,再过个三五天,恐怕你要嚷着回归现在了。
  另外,像猪一样,吃了就睡,睡了就吃,也不见得是有意思的事。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懂得思考

,且重要的是,思考之后有乐趣。思考并不代表就要勾心斗角,你所说的耍心眼之类的问题属于道德的范

畴。

(蔡峰·高邦)
  思考之后又是什么?得出结论之后又是什么?也许得出的结论是:老婆真的是有外遇了,老公真的是

有外遇了;我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痛苦呀!难过呀!

(邓燕飞·奥康)
  不,除了这些思考外,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比如,有些地方为什么会那么穷,为什么地震不能预测

,等等,如果能把这些问题思考出来,能不快乐吗?

(蔡峰·高邦)
  人所思考的东西往往很少有快乐的结果。

(邓燕飞·奥康)
  人是带着脑子走路的,所以人总能顺利到达目的地;猪是瞎跌乱撞的,所以猪有可能撞树上去。
  如果思考的结果很少有快乐,那是什么支撑富兰克林、居里夫人、司马迁这些历经波折与苦难的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们完成他们热衷的事业的?
  申请举办奥运会要不要思考一系列问题,思考后伴随着辛勤和汗水,我们申请成功了。你看,现在华夏大地多少儿女在为之欢呼、为之沸腾!

(蔡峰·高邦)
  人的思考源于人劣根里有自私的一面。自私就容易多疑,多疑就容易向不好的一面考虑……呵!

(邓燕飞·奥康)
  无稽之谈。不可否认,确实有些人整天在思考如何算计别人,如何通过非正常渠道谋取私利。但这毕竟是全球六十亿人中的少数。汶川大地震后,面对这突然如其来的大灾难,国内还有整个国际社会都在不停地思考如何尽快地对灾区进行救助、援助。这些思考难道是出于私利?敢问一句,你是否有思考对灾区人民进行捐助?如果有的话,你是否把这仅当作是提升自己个人形象的把戏?如果是的话,大概不如猪。

(蔡峰·高邦)
  就拿思考为什么有些地方这么穷来说吧!考虑的结果可能是:这个地方贪官怎么这么多,这个地方政府怎么这么黑,这个地方的人民怎么这么不开化……于是你又忧国忧民……何来快乐?

(邓燕飞·奥康)
  这些不是结果,却是思考的对象。思考的结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譬如,院士袁隆平先生,他就

是思考了人们吃不饱的问题后解决了这个问题,据我所知,他现在每天的生活都是快乐的。

(蔡峰·高邦)
  想对策当然是最后的结果之一,但是这之前先是担忧呀,过程中会有多少不痛快,比方说你找某县里

头头说政策不好,他给你屁吃,这不就不开心了……哈哈!所以呢!人还是不如猪懂得去获得开心。

(邓燕飞·奥康)
  寻找对策的过程是有不痛快,小我的不痛快,是为大家的痛快;一时的不痛快,是为长久的痛快。如果人人都都如你所说像猪一样不问不管,只寻自己开心,那么天下都要大乱了,还从何处寻开心?那时猪也没人圈养了,大概猪也开心不起来。

 

切题:

 

(卢书友·鸿锐)
  今日专题:人与猪孰美?

(蔡峰·高邦)
  呵!有人讲过,一天24小时,如果有一个小时是快乐的,那么这一天就是值得的。你看看,人们所追

求的是多么简单的要求呀。从另一个侧面又可以看出来,人们一天24小时却连一个小时的真正快乐都不存

在,又是多可悲。

(邓燕飞·奥康)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天忙碌加休息二十三个小时,正是为了那一小时的快乐。而人

区别于动物的所在,也正因为人拥有这一小时的快乐。

(蔡峰·高邦)
  呵!是人找不到每天20小时的真正快乐,所以才安慰自己我的辛苦为了就是那一小时。如果人真不在

意快乐时间的长短又何必苦苦花时间去积累最后一小时的快乐呢?这不是矛盾吗?如果人很在意快乐的时

间长短,为什么猪每天长时间无忧无虑的快乐又要被否认呢?

(邓燕飞·奥康)
  猪并快乐可言,大概谁也没见过猪笑的样子。而且猪还很自私,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猪儿们在一起抢食的情景,他们的自私比起人来更赤裸裸。

(蔡峰·高邦)
  就像有人常说,人呀,只有傻了才是最开心的。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烦,有吃的就吃,生活单纯。

(邓燕飞·奥康)
  傻的人开心吗?我不觉得。他自己也不能够觉得。

(蔡峰·高邦)
  为什么人说童年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呢?因为童年很少去学着思考。人之所思考是因为不能满足的欲望,而猪只求三餐,欲望简单,所以快乐。

(邓燕飞·奥康)
  如果有人对你说,要圈养你,每天给你只求的三餐,不知道你是否快乐。
  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很快乐,且大凡童年太快乐的人,长大后要痛苦一辈子;而反而是童年比较悲苦的人,长大后不仅自己幸福一辈子,还会让更多的人幸福。譬如李嘉诚先生,譬如王振滔先生,譬如南存辉先生。而且你说的童年人的快乐只是小快乐。他们常常继而又会马上痛哭流涕。

(蔡峰·高邦)
  没道理。

(邓燕飞·奥康)
  呵!

 

插题:

 

(卢书友·鸿锐)
  前有郎顾之争,今有邓蔡大战。

(左左·雪歌)
  小蔡,你们在火拼什么呢??

(蔡峰·高邦)
  哈哈!在讲猪的境界高呀。

(左左·雪歌)
  猪的学问啊,,,别研究拉,,,猪都不在乎,你们这么在乎作甚类..

(蔡峰·高邦)
  这就是人为什么没有猪的境界高的原因呀。猪都不乎了,可是人却在乎起来了,这境界一比就出来了!呵。

(左左·雪歌)
  呼呼呼,高。

 

升题:

 

(邓燕飞·奥康)
  不在乎就是境界高吗?假使你父母身体不好,你说“我不在乎”,你大概不会认为这是自己境界高吧?

(蔡峰·高邦)
  片面,偏激。如果你那样做,我肯定说你这人不孝,这与境界不一样。叫有所为有所不为。糖好吃不是叫你当饭吃。宗教可以信不是叫你执迷。

(邓燕飞·奥康)
  你说猪知道啥叫有所为有所不为吗?如果猪吃糖的话,你喂他糖,他就会把糖当饭吃。

(蔡峰·高邦)
  大是大非认清了,小事可计较可不计较

(邓燕飞·奥康)
  既然知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又会判断大是大非,那还是要思考,还是主张做有思想会思考的人。在猪眼里,无所谓大是大非。

(蔡峰·高邦)
  人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呀,但是有几多人做到了?

(邓燕飞·奥康)
  反正猪做不到

(蔡峰·高邦)
  听过母猪撞伤屠夫救公猪的报道没?

(邓燕飞·奥康)
  那是猪的本性,是动物都有本性。

(蔡峰·高邦)
  猪就不会分那么清楚。

(邓燕飞·奥康)
  不会分那么清楚并不代表是高智慧,反而是低智商的表现。低智商的人没有快乐与不快乐。所以不能说低能儿生活很快乐。

(蔡峰·高邦)
  大师们说:万物皆有灵,众生皆平等,你硬把人和动物分清楚,猪就不会分得那么清楚了,就说明还

不如猪的觉悟呀!

(邓燕飞·奥康)
  呵呵,都不知道猪跟人有根本区别,还大肆宣扬所谓猪的“智慧”的人,确实足够猪的智慧的了。

(蔡峰·高邦)
  哈哈!确实,你也跟不如猪智慧的人在较劲。呵,咱们彼此彼此!

(邓燕飞·奥康)
  不是较劲,是希望教化未开化的猪。辩论不该言语太激烈,点到为止。对刚才最后一句话表示歉意。

(蔡峰·高邦)
  猪都没有智慧还要教化……呵!
  呵!没事没事,差不多差不多。

 

尾题:

 

  扯嘴皮子并没有多大意义,反唇相讥也是兴之所致,不一定就伤大雅。但我对这场辩论我还是饶有兴趣,且要一争到底。

  时下,受大环境所谓的“一日暗似一日”的影响,不少人对生活失去希望,悲观放任,消极懈怠,甚至对周围任何“思想物”充满敌意,错误地认为人之所以思想源于人的私心。倘使真如一些人所看到的那样,工作与生活危机四伏,那也要明白——黎明的前夕总是最黑暗的,跨过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时刻,我们就会迎来崭新的一天。

  而况,中国现在面临的诸多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必然要产生的。相比而言,中国的问题还少了许多,譬如在中国至少不用担心人人都有一把枪,随时可以暗杀人……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要看到生活的希望,要看到民主的希望,要看到和谐的希望。要记住,抱怨永远不能为你额外带来便宜,反而增加你的思想负担。想套用猪的“智慧”,像猪一样生活,最终是要落得猪的下场的,更可怕的是,可能还要不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