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爱吃腊味,
其中有一种最紧缺,又不敢公开卖的特色腊味:腊狗仔
广东清远连州市东陂镇的腊狗仔,
产量最大, 远近闻名.但在连州, 几乎所有卖腊味的摊档, 都不会挂出腊狗仔, 问:有没有腊狗仔?腊味档主会说:有,
要几个?
研其原因?七问八问, 腊味档主道出原由:怎么敢挂出来, 会给爱狗人士和团体骂的?
像上图那些制作腊狗仔过程的小图, 本人也是从批评网页中弄来公示的. 现在连州市东陂镇的腊狗仔工场,
想进去拍摄?相当于要拍军事基地那么难?
先声明,本人养过狗,深知爱狗人士和团体呼声和心意.
但是,对吃狗肉,我不会反对.除非国家下禁令.
好了,再介绍这个不敢公开卖的东陂狗腊仔。自清初,东陂镇上便有人做腊味,至今,镇上已有腊味厂30多家,2004年,东陂腊味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腊味是风干的,有腊腩肉、腊风肠、腊蛋、腊狗仔、腊鸭,还是腊蛋、腊鸡、腊猪脚等多个品种.
早在1936年,有人在《北平晨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漫话吃狗肉》,里面就谈到:只有两广人才懂得狗肉的异香美味。炊好的狗肉,广东人美其名为“香肉”以显示狗肉的魅力。
据记载,汉代时用狗血涂城门,变为涂家门。狗血涂门的原始意象也就是在于用狗的血来驱逐邪魔,保护主人的灵魂安全。以狗祭祀,一般是杀狗取血,祭后食之。现在广东连南瑶族还流行一种“架桥”的祈福仪式,要杀犬取血。架桥的地点是在十字路口或大树脚下,祭司一面念“架桥”经,一面杀四只狗,以小狗的鲜血淋纸钱,装一碗狗血,在旁边架起炉灶煮狗肉,祈祷完毕,即食狗肉。
广东广西人烹制狗肉,有其独特方法,把狗肉烹调得香喷喷。民谚曰:“不吃狗肉,不知天下大味”,又曰“狗肉滚三滚,神仙企(站)唔(不)稳”。

腊狗仔制作方法:每年冬至后十天为最佳制作期,用流经东陂镇两条河流的河风晾干和日晒者为上品,别处则不及东陂腊狗仔的风味。选好鲜乳狗肉,剔出胸、脊和四肢的骨头,使之成为平面块状,并用小竹片撑开。再用食盐擦遍狗肉,使盐味深入肉内,腌制一夜,再用清水将盐洗净,约洗15分钟。洗好后再用酒、酱油、火硝等作为辅料腌制,约45分钟。复将腌好的狗肉,放在日光下曝晒,晚上放入烤房,烘一夜再晒,如此反复,经四天后即成为成品。此腊乳狗,肉味香浓可口,营养价值高,兼有健脾作用。
市场上约150-180元一只.
不敢公开卖的腊狗仔啊!真是......
广东人爱吃的腊味:腊鱼干





广东人爱吃的腊味:腊鸭下巴
广东人爱吃的腊味:腊凤尾鱼子干,
广东人叫腊马齐鱼子干.
在广州番禺喜运来酒家,
腊马齐鱼子干卖800-1000元一斤,还很抢手.

我们此行在连州市东陂镇吃的腊味,吃不到腊狗仔.
广东人爱吃的腊味:腊鸭

广东人爱吃的腊味:腊肉
广东人爱吃的腊味:禾虫干,这玩意儿卖1000元一斤.
广东人爱吃的腊味:禾虫干
广州番禺喜运来酒家, 1000元一斤的腊禾虫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