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碧波万顷映濠江 一望无际静谧蓝

(2009-08-28 01:11:40)
标签:

澳门渔业发展

海洋世纪

澳门旅游

四面光原创

夜明珠摄影

旅游

分类: 港澳台旅游专辑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碧波万顷映濠江  一望无际静谧蓝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澳门半岛西岸与湾仔之间,为珠江水域濠江出口,周围浅海渔业资源丰富,附近深海区域异常广阔,更兼海岸水静湾圆,既可避风,又可补给。几百年来,澳门的渔业曾经在历史发展上写下辉煌一页,一直在澳门社会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几年却每况愈下……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澳门半岛耕地缺乏,也没有其它资源,无法自给,早在嘉靖年间,此地仍是人烟稀少的小渔村。1557年葡萄牙人租占澳门后,随着澳门渔业逐渐发达,演变了由渔村逐步形成发达城市的过程。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更是澳门渔业生产最鼎盛时期,成为华南地区著名渔港。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澳门渔民大部分是疍民,自称水上人。据1920年统计,澳门人口为83,914人,渔民占五至六万人,约为全市总人口的一半以上。1939年,因日本侵华,内地不少人逃往澳门,澳门人口剧增至245,194人,渔民占三至四万人,仍占全市人口的15%左右。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渔民们以捕鱼为生,几百年世代相传,捕鱼技术相当熟练,“有打锉而知鱼者,有尝水味而知鱼者,有听水声或鱼鸣而知鱼者,有察天气或水流而知鱼者”。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渔民世代生活在船上,数艘或数十艘渔船结伴作业,聚集停泊,自成水上一村,其生活方式独具一格,宗教信仰亦与陆地居民有所差异。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漂泊不定的海上生活,渔民接受文化教育很困难,80%以上渔民未受过教育,由于文化程度低,加上海上生活十分险恶,大多数渔民十分迷信,每逢出海,均要请神棍(喃呒先生)祀神建醮,祈求神明保佑,尤其奉祀妈阁庙中的妈祖(天后),把她当作护航海神。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一望无际的幽蓝静谧,为渔民图两餐带来憧景与寄望。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旭日东升 晨曦普照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据统计:渔民体魄较之陆上居民壮健,因为他们长年累月在海上劳作,虽然劳动强度大,但能经常呼吸新鲜空气,食物又以新鲜鱼类为主,营养极为丰富之故。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生活充满阳光,但渔业发展却不见曙光?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澳门渔船八十年代最兴旺时逾千艘,2004年约600多艘,至今仅剩下百多艘(澳门注册)。不少渔民被迫卖掉渔船上岸谋生,亦有渔民另寻求出路,转营养殖业。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这种渔船装有全球卫星定位仪、船载电话、探鱼仪、冰鱼仓、渔业电台、电视、音响等先进玩艺儿。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近年国际油价高企、海洋污染及滥捕情况,令澳门渔业的经营情况变得举步维艰,看到赤膊出海了吧?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当然,渔民出海都爱赤膊上阵,但现时光景有点一语双关。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澳门捕渔业的大范围萎缩,这几年已引起政府重视,但增效不大。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台湾地区是提倡:“优质、安全、休闲、环保的全民渔业”政策来促进渔业生产。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广东省渔业发展规划是由“渔业大省”向“渔业强省”转变。

 

碧波万顷映濠江 <wbr>一望无际静谧蓝

200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全世界迈进了大规模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扩大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期。渔业发展与开拓渔类市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澳门经济实力雄厚,完全有能力在远洋深海捕捞上图发展,让赤膊出海的小作坊变成西装远航的大船队!

我们拭目以待……

 

四面光 摄影 撰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