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不能胡言乱语说油价
(2012-03-30 00:56:57)
标签:
油价飙升四年国际油价官员“放狗屁”油价分析杂谈 |
分类: 民生 |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拍着胸脯子称:“我可以明确地讲,成品油价格每次到上调时,都非常慎重,并适当延后;每次下调,只要条件一成熟,马上下调,从没有延后过一天。”按照他的说法,中国油价的涨幅就不应该这么大!其中玄机何在?
按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办法,当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变化率达到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就可以调整。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制定这个“游戏规则”,让油价在国内只涨不跌,连年大幅蹿升,的确是经高人指点的!
以国际油价80元(美元,下同),国内油价6元(人民币,下同)为例:
当国际油价从80 元涨到83.2元,涨幅达到4%,国内油价从6元升到6.3元;
当国际油价从83.2元跌回到80元,跌幅不到4%,国内油价不变;
当国际油价又从80元涨到83.2元,涨幅达到4%,国内油价从6.3元升到6.6元;
当国际油价从83.2元跌回到80元时,跌幅不到4%,国内油价不变;
当国际油价又从80元涨到83.2元,涨幅达到4%,国内油价从6.6元升到6.9元;
当国际油价从83.2元跌回80元,跌幅不到4%,国内油价不变;
当国际油价又从80元涨到83.2元,涨幅达到4%,国内油价从6.9元升到7.2元;
当国际油价从83.2元跌回80元,跌幅不到4%,国内油价不变;
当国际油价又从80元涨到83.2元,涨幅达到4%,油价就从7.2元升到了7.5元。
这就是油价“只涨不跌”的秘密……
地球人都明白,中国的“两桶油”裹挟发改委制定的成品油调价规则,可谓“一石双鸟”,这厢借国际油价上涨“买涨不买跌”,把自产的那部份石油价格也顶上去;那厢再以下游炼化板块和成品油进口亏损等原因申请国家财政补贴,并连续抬高国内成品油价格,疯狂摄取暴利,成为“亚洲最赚钱公司”。
对于近日油价较大幅度上调引起的公众议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说,“从2008年底到目前为止,国内油价经过13次上调、5次下调,总体涨幅不到80%,但同期国际油价从每桶40多美元上涨到将近120美元,政府在稳定成品油价格水平、保证能源安全方面努力做了大量工作”。事实果真如此吗?
发改委的官员真是健忘得很。2008年的首个交易日,国际油价不是发改委官员所说的40美元,而是已经突破了100美元大关,刷新了上年创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国际原油期货盘中最高记录。时至今日,昨天(3月29日)的国际原油价格,也不过103.27美元,远不到120美元。国家发改委官员是在故意夸大近三年来国际油价的上涨幅度,以掩饰同期国内油价的大幅度蹿升。官员这种歪曲事实,胡说八道而且脸不红心不跳的禀性,真到了“放狗屁”的地步!
即便是要与“国际接轨”,我们的油价增幅也是遥遥领先世界!我的一位法国朋友告诉我,2008年前,法国的成品油价格是0.75欧元左右,今天是1.3欧元,增幅也就是41%,远远低于中国80%的上涨水平。如果把人民币三年多来对欧元的升值计算在内,考虑到法国极低的物价水平与通货膨胀率,我们国内的成品油价格更是在飙升!
那么,正本清源后我们要质问:从2008年的100美元,到今天的103.27美元,国际油价才上涨了百分之几,国内油价为什么竟敢上涨80%!?
老百姓也很体谅国家发改委的尴尬,当时制定“游戏规则”时被“两桶油”涮了一把,至今有苦难言,只好靠强词夺理硬撑,否则,中国物价飞涨的板子就会打在自己的屁股上。
管物价者,成为物价上涨的始作俑者,教训是深刻的!
【例:国际油价与国内成品油价格换算】80美元/桶×6.3755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7.3桶/吨(按大庆原油每吨折合成桶计算)×1.17(增值税税率)=4356.25元/吨。换算成升:1000/0.86=1162.79升,折合人民币3.75元/升。
【例:一吨油折合桶数的计算】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6.29桶(油)。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
1吨大庆原油=6.29/0.8602(密度)=7.31(桶) ,1吨胜利原油=6.29/0.9082(密度)=6.93(桶)。
对其他石油产品的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6.29/0.739)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6.29/0.86)7.31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