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胜·亭旁形胜(五)——村落

分类: 乡土三门 |
亭旁是台州乃至浙东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是中原文化与越民族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和发酵之地,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这里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并以其博大精深、底蕴深邃,在浙东的古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是三门湾文化积淀最集中的地方和文明的源头。亭旁山水清奇,土深田沃,阡陌鳞次,甲於他乡,有“两山亭立如天马,二水旁流若地龙”之称。 |
形胜·亭旁形胜(五)——村落
1、上鲍村
上鲍村位于三门县城西南9.5公里,亭旁镇西部,原名前鲍,因村位于鹤山前,故名。后因村庄被洪水冲毁,就在地形稍高的地方重建,故名上鲍。上鲍村共有230多户,近850人,村民几乎都姓鲍。始祖鲍可忠,进士及第,唐乾宁年间(894~898年)入赘亭旁林家,遂居上鲍。在漫长的岁月中,上鲍鲍氏后裔,耕读成风, 文声鹊起,掇巍科跻显位,代不乏人。鲍廷启、鲍锡蕃、鲍德嶷、鲍士光先后登进士第,入仕为宦。上鲍村留存下来的古迹主要有鲍氏宗祠、庵山古窑址和大龙寺等。上鲍村地域文化却十分丰富,深厚的文化土壤孕育了大量民间文化,如上鲍木偶戏、上鲍狮子拳等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刘家村
刘家村位于三门县城西南11.5公里,亭旁镇东南部,由刘家、中门、早田洋三个自然村组成。村庄地处中门河谷丘陵盆地中心,周边山峦起伏,南溪、中门溪在村东汇合,由南而北汇入亭旁溪,素有“八山一水分半田”之说。2014年末,全村有农户307户,人口1033人。据《中门刘氏宗谱序》记载:明初,十六世裔孙刘永操,自横渡迁入,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除农耕外,刘家还是著名的“石雕之乡”,鼎盛时期,200多名石雕艺人活跃在甬台温等地。民居建筑以庭院式居多,至今仍保留了刘开悦故居、将军第、古华中学、刘氏宗祠、刘祖慈故居等古建筑。2012年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一般村。刘氏族人秉承耕读传家之风,尊古训,崇先贤,历代乡贤名士辈出。民国期间,就涌现了众多的抗日将领,尤以抗日名将刘膺古将军最为突出。
3、梅坑胡村
梅坑胡村位于三门县城西南14公里。村前的溪坑边,早年梅树很多,村民姓胡,故名梅坑胡。整个村庄群山环绕,东有捣药玉臼、双溪观月;南有高岗悬钟、狮吼犬吠;西有古松排笔、丹凤朝阳;北有枫塘龙吟、沙东象鼻。村前后各有一条溪水缠绕,围合封闭,附阴抱阳,藏风聚气。相传,梅坑在很久以前居住着陶、陈、张和王等姓,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他们都先后衰败,散迁他乡,唯胡氏独兴。梅坑村是一个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庄,1985年6月29日,经三门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根据地。2012年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一般村。2014年末,全村有农户276户,953人。
http://s3/mw690/001tonZFgy71PhqhU3M02&690
4、枧头村
枧头村位于县城南11.5公里,亭旁镇东南部,由枧头、下洋两个自然村组成,地处上辽山西北麓。因村中有一岩石,形似一支水笕,因而称笕头,后演变成枧头。全村依山而建,整体布局犹如一个迷宫,溪水穿流而过,由于地势的不平,屋前屋后形成了一个个小瀑布群,壮观美丽。村中古香枫苍劲,村中尽是大石头垒起的民房,石路、石桥、石门、石窗、石凳构成了石的世界。村中至今还保留着丁氏宗祠、梅氏宗祠等古建筑。枧头村四季景色怡人,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看点:春赏花,夏观云,秋眺秀,冬览雪。
5、南溪村
南溪村位于县城南13.5公里。清同治六年(1867年),梅福星、梅禄星兄弟同时考中武举人,名声远播。这里还是亭旁起义烈士梅其彬、梅其广的出生地。村边山岗上的长石屋,在解放战争时期,曾被誉为“三五外婆”林玉英的住处。
6、坑下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家乐)
坑下村位于三门县城东6公里,西距亭镇2公里,毗邻三门火车站,南接石岭公路,北倚狮峰山,下临亭旁溪。因地处狮子岩山坑之下,故名坑下。坑下村交通便捷,水源丰富,植被密集,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全村共有村民295人,95户,拥有耕地83亩,山林364亩。2012年,坑下村凭借“美丽乡村”建设东风,启动红色农家乐村建设。历时3年,建设成了近百幢徽式复古风格小康楼。目前,村内道路硬化、河边长廊、景观园林等配套设施稳步推进。下一步,坑下村将通过兴建农家乐一条街,亭旁溪水上游乐园,水果四季采摘园,乡情花海观赏园,农耕体验游乐园等吃、住、游项目,打造“美丽乡村”,谋划“美丽经济”。
7、挂帘村
挂帘村坐落于亭旁镇西南面,海拔400多米,有农户130户、366人,山林面积1190亩,水田面积210亩,旱地12亩,茶园500亩。村民经济收入已外出经商、务工为主,在家村民以种植茶叶、番薯为主。2007年,挂帘村被确定为省级地质灾害点,村里启动整村搬迁工程。挂帘新村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采用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方式,共投资1379万元,建成房屋142间,其中民房135间、村办公楼7间。挂帘村特色农产品主要是番薯豆面和有机茶叶。目前,该村已建成茶叶示范园520亩,规划建设茶叶生产基地1000多亩。挂帘村为三门县现代党员干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