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分类: 民间文学
标签:

文化

分类: 民间文学
分类: 乡土三门
分类: 乡土三门

分类: 乡土三门

亭旁是台州乃至浙东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是中原文化与越民族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和发酵之地,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这里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并以其博大精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乡土三门


亭旁是台州乃至浙东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是中原文化与越民族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和发酵之地,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乡愁·三门清明习俗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因与古代的禁火忌日寒食节会合,后演化成祭奠先祖亡灵的郊游扫墓,最终形成了一个综合节日。民间习俗,除了扫墓,还有放风筝、踏青、拔河等活动。

标签:

转载

分类: 收藏鉴宝

长65厘米  宽31厘米    纸本 托片  印:阿谁解语

注:汪承业,字继声,江苏丹徒人。他擅长花卉,仿新罗山人的一派。他所绘的画,善于调色,红花绿叶,异常鲜艳。他悬前清的一个附生,诗文都很好。他每逢宴会的时候,兴致很豪,既能饮,又能唱,他是精神上很快乐的一个人。据说他在幼小读书的时候,他的老师叫做蒋石渠,也是兴化一位名画家。他在那里不很读书,有纸辄画,画后便收在他的抽屉里,也不给人看。蒋先生有一天把他的抽屉揭开,看

(2011-05-18 15:34)
标签:

狗头山

海沙

礁石

庐山真面目

gb2312

杂谈

分类: 湫水夜话
http://s16/middle/507e5d3bga387ec6b833f&690

   一直以为,海沙线(音)是生长在深海里的,这种软体海鲜据说大补的,向来喜欢喝海沙线煲的汤。周日,临时决定去狗头山抲泥螺,才一睹此“海错”庐山真面目。船到狗头山,有成片海涂,船靠一礁石,礁石上长满了蜊壳,赤脚根本没办法下脚,因没准备专用的鞋子,只好在礁石上观战,沿着礁石抲些小螺什么的,后来竞发现我十分喜欢的海沙线正静静地在滩涂舒张着触角,伸手可掬,起先由于没经验,手慢慢地伸下去,海沙线倾顷刻之间就缩到泥涂下,不见踪迹,后来从边上插入,迅速抓住,就成了囊中之物,不一会就抲了十几条,且个头还不少。也算是意外收获,不过手指上也留下了累累伤痕,都是蜊壳惹得祸。海沙线学名海葵,乡人还有其他别称。
(2011-01-27 12:58)
标签:

三门

家家户户

正月初一

红萝卜

元宵节

杂谈

分类: 乡土三门

三门过年习俗

 

 

(注:在三门新闻网上看到这篇文章,没注作者的姓名,有点脸熟,原来是自己的二年前的旧作。过年了,现在过年简单了许多,过去许多繁琐的仪式都简化了,想起十天前在王家大院过的年,现在过年少了许多温馨。)

过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十二月廿日后,过年的气氛就越加浓烈了,各家各户都准备过年,购物备办年货,杀鸡宰鸭、煎饴糖、炒花生瓜子、打米胖糖、划糕、裹粽子、做团、炒番薯糖糕(或番薯去皮蒸熟切片);忙着捣麻糍、做年糕、做馒头,出嫁的女儿要买猪脚送年系。廿三日晚以五果(糖果)“送灶司老爷”。腊月廿四俗称“小年夜”,在此之前,家家户户扫宅舍搞卫生,掸扫房内外浮尘垃圾,洗涤衣被、家具、炊具,谓之“掸尘”, 把用不着了的人都遣送走,故民间有“廿四掸灰尘,廿五送长工”的俗谚。廿八日设案中堂,以三牲福礼祈求降福,谓之“谢年”。

一年的最后一天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