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户籍制度怎么改?

标签:
转载 |
户籍制度怎么改?
2013/10/11
中国户籍改革必须抓住根本。
《经济参考报》9月25日披露,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一次性将外来人口全部改成城市户籍人口,不仅对地方财政形成较大压力,也将会出现人口倒挂情况。户籍制度改革应分期分批实施,重点解决长期举家迁徙,在城镇就业多年有稳定居住条件的居民,促使他们通过户改在就业和居住地落户。与此同时,对于没有解决户籍的居民,应先通过缩小公共服务差距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户籍改革之难,难在户籍背后的含金量不同,户籍改革的突破口是让含金量相同的地区首先实现户籍互通。
发达的城市群之间各城市户籍可以互通。以珠三角为例,东莞、中山、佛山等城市的户口已经没有区别,在珠三角区域内的城市完成可以实现户籍互通。没有那么多佛山人想把户籍迁到广州,一旦户口流通,含金量瞬间消失。
同理还有长三角,苏州、无锡、昆山的户口有什么本质区别吗?苏南城市群有极强的经济竞争力,有基本相同的社保水平。无锡市2013年4月上调失业救济金下限,为780元,6月上调上限为1480元,在养老金方面,个体工商户及雇工、灵活就业人员企最低月缴费基数2299元,最高第七档12880元。苏州从今年7月1日起,苏州市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由741元/月提高到820元/月,最高标准由1370元/月提高到1530元/月;延长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人员按最低标准执行。在养老金缴纳方面,灵活就业人员月缴费基数最低为2100元,最高为第十八档12500元。两市相差50元到200元之间,差距不是太大,完全可以整合到一起,建立苏南地区统一的社会保障身份号码,为苏南各城市之间取消户口限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中国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集中了优质资源,房价一样高,保障水平大同小异,完全可以取消四大城市之间的户口限制。现在各城市之间堡垒固若金汤,一位知名的社会学家从北京到广州工作,错过了一个月的选择期,户口再也无法从北京迁至广州。北京与广州户口如同天堑,滑天下之大稽。
发达地区城乡区别不大,是打破城乡差别的契机。对于富裕地区的浙江人而言,户口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只是个符号。2010年7月新华网报道,浙江义乌市200多名公务员把户口迁入农村,被市纪检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要求从农村迁出户口、办理农转非、退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报道援引义乌村民的话称,“除获得宅基地、盖房子外,农村户口还可以拿征地补偿费,并每年从村集体资产出租、物业等经营收入中获得分红。”浙江省农业厅经管处处长童日晖介绍,全省已推行了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对村集体所有的资产清产核资,量化为股权,均摊到村民身上。已有千余个农村完成了这项改革,2009年人均分红500多元,有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分红则更多。城里人钻头觅缝把办法把户口迁入农村,说明农村资产溢价上升,只要是出现这些现象的地区,说明在当地消除城乡户口差别的条件已经成熟。
最难的是大城市,资源集聚、生活成本、保障水平使大城市门槛高于上青天。这些地区可以通过建立大城市群逐步放开户籍门槛。如大北京都市圈拓展之后,周边的廊坊、固县等地的户口与北京城区统一,最终在都市圈内实现无缝对接。
生活成本高已经赶走了大城市的低收入群体,北京暂住人口下降。《财新网》披露,9月17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2012年各区县主要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暂住人口为784.2万人,比2011年减少41.6万人,这是北京暂住人口连续第二年减少。2010年北京暂住人口为886.1万人,两年共减少了101.9万人。北京暂住人口数自2010年增至峰值886.1万人之后开始下降。相反,北京常住人口在增加,2012年北京常住人口数为2069.3万人,较2011年增加50.7万人,延续稳步增长的态势。2005年以来,北京常住人口增加了531.3万人。
答案很清楚,北京的高房价已经赶走了以低收入群体为主的暂住人口,而沉淀了拥有固定工作、有纳税能力、能够承担高昂生活成本的常住人口,如上海等地的做法,这些人口通过积分制逐步进入大城市。
通过一个个户籍流通的共同体经济圈,而后通过全国经济与社保的均等化,全面实现户籍改革。户籍改革难,但不是无改革之路,关键要看改革的决心。
注:看着飞机底下雾蒙蒙一片,知道回来了
《围城》里头赵辛楣说,长途旅行还不互相讨厌
才能成爱人
才能成朋友
连在一起的是气味相投
得有个好鼻子
再说纽约,体现底线原则
在市中心到处看到廉租屋
不同的面积,对应不同的租金,不同的收入
年轻的华人出租司机说
很多人申请
运气好的几个月入住,运气不好的得几年
一住进去绝大多数人这辈子就不会搬出来了
申请很方便,只要有基本社保、工作证明就可以
很好奇,难道市政府不知道有人造假入住吗
廉租屋、失业金都有造假、钻漏洞的
司机师傅说
没关系啊,廉租屋太破,50平米
吸毒、卖淫都有
稍有责任心的家长不愿意住在里面
如果消费异常,被政府查到
罚起来不得了,退房补税
背一辈子的信用黑锅
所以,偶尔有钻空子,钻罢,只要不突破容忍底线就行
美国人连买瓶水都刷卡
现金用的最多的是唐人街,消费真不容易查
如果美国人全像唐人街一样主要用现金
那福利制度的漏洞被撕大
难免千疮百孔、破烂不堪
照片两张,是廉租屋外景
祝朋友们周末愉快
享受秋高气爽的红叶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