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忌“冒失”
(2014-08-06 12:39:51)
标签:
教育家访作业开溜 |
这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记得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还处于刚入职的热情期,一心想在工作上出点儿成绩,获得别人的认可,于是工作事事认真、处处不留情面。
可是班上却有个学生叫赵兵,他就是全然不了解我的心思,有一天竟然和我作对:安排的作业他没按时交,放学后留他下来完成落下的作业,他竟然偷偷地溜了!
这还了得。
我不由的怒火中烧,一气之下翻开了赵兵的档案,找到他的家庭住址,决定和着怒气,对其进行一次家访。
赵兵在档案中给我留下的地址直到村.不巧的是进了村,我才发现在地广人稀的乡下,村的范围也是很大的。我没有办法,只好采用最笨的办法,在村里循着不同的方向一次一个地方,焦急的寻找。
在这种情况下,我第一次体验到信息是宝贵的,我一直企盼着能够碰到一个人或者看见一个路标,可是,对这个偏僻的村子来说这样的要求实在是太高,或许那些高大的树杈,或者是路边的野花,就是村里人的路标,但是,这对于我一个从没有来过的人来说,看出它们也具有指向的作用难度太大。
我有些绝望了,也在心里开始为自己一气之下就决定家访的行为开始反悔。可是,事情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我已经没有退路,心想这也许只要硬着头皮再坚持一会儿,或许就找到了赵兵的家。就这样,我像一只掐了头的苍蝇,在村子里寻找。终于,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在一路问询之下,我找到了赵兵的家。
那是一栋单独倚在山坡上的两层小洋楼。从外表看,屋子装修的很简单,但是,里面亮着灯,而且有人说笑。我们敲了门,一位中年男子出来了,我连忙问 “这是赵兵的家吗?”听见我的声音,赵兵从那个中年男人的后面走了出来,然后把我迎了进去。一进门,我才发现屋里面的一家人围在一起,而且正在切蛋糕。
我立马意识到我是在一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其乐融融的时刻闯了进来,我的出现显得非常突兀。
我能够感觉得到因为我的到来,屋里的氛围悄然在改变。生日party戛然而止,随着女主人把还剩一小块的生日蛋糕端走,屋子里的氛围马上变得严肃起来。
话题马上切到了赵兵的身上。那个中年男人,开门见山的直接问我,“赵兵这一段时间在学校里表现怎么样,是不是又犯什么事情了?”
我猜他应该是赵兵的父亲了。或许,在他看来,老师的家访都是属于“无事不登三宝殿”的,特别是像我这种从来就没到赵兵家里来过的老师。
可是,我却觉得无法开口。在经历了在村子里焦急的寻找赵兵的住所,然后到又看见仅剩一小块的生日蛋糕之后,我似乎已经忘记了赵兵没有交作业,留他下来补习还偷跑的事情,甚至还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来家访。
“没什么,赵兵在学校表现还好……”面对这样的场景,我言不由衷的说起慌来。我看了赵兵一眼,我才发现他也正看着我。不过,四目相对的瞬间,他连忙把视线移开了。紧接着,我发现他的脸突然变红了,然后找了个借口躲到里屋去了。
这一切都没有逃脱那个中年男人的眼睛。
尴尬的是,他好像也是个特别较真的人,见从我这里没有得到预想的答案,他便直接去责问赵兵了。
“说,是不是在学校里惹了什么祸了......”
“没……”赵兵一边瑟瑟的说,一边盯着我。
“还想瞒我,老师都找到家里来了,你还不老实,看我不打死你……”中年男人生了气,甚至有了想动手打赵兵的意思。
屋子里的气氛陡然开始紧张。我不知道赵兵的父亲是脾气本身就这么火爆,还是为了向我证明作为家长他是配合老师教育的。总之,面对屋子里突然发生的一切,我坐不住了,只好如实陈述了赵兵在学校不交作业然后溜掉的事情。
等我说完,赵兵的母亲更是眼睛里面已经泛起了泪光,满脸都是掩饰不了的悲伤。
而那个或许是因为吃了蛋糕而一直兴奋的赵兵,此时早已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蔫搭搭的站在他父亲面前,嗫嗫地说,“我知道我错了,可是我想早点祝妈妈生日快乐,所以,一放学,我就没管作业的事,提前走了......”
赵兵的解释显然是非常诚恳的,赵兵给出这样的原委让家访的我突然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的生日party的搅局者。原本的怀着愤怒的家访,只好在尴尬中不了了之了。但更遗憾的是,出于虚荣心的趋势,我并没有为我的冒失而说声对不起!
……
这件十多年前发生的这件事情,就这样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以至于我现在回忆起来,那晚家访的所有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我忘不了我从学校出发时的愤怒,忘不了在乡村中迷路的艰辛,忘不了赵兵父亲的雷霆大怒,当然,更忘不了那天我遭受的尴尬。说实话,每次回忆起这件事,我的内心都会增添一份惭愧。是的,在这件事中,起因是赵兵的处理是不够妥当,但当年的我,仓促的去家访,而且是怀着愤怒上路的,妥当了吗?
当年的家访,说到底是太在意自己的感受,太在意维护自己的“威信”,而做出的一种草率的举动。当赵兵没有留下来补做作业的时候,作为他的老师,首先应该分析的是他为什么开溜,接下来要评估是否值得家访,进而还要分析如果家访,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可以说,当年我在没有调查清楚情况下,就用一直深藏在我内心里的预设,自以为是的想象着可能的原因,匆忙做出了家访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那次家访的失败!我至今仍然不敢想象如果是那晚我没有找到赵兵的家在哪儿,或者是找到了赵兵的家但是家里没有人,我该如何是好。
当然,抛开家访的事情,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有面对赵兵开溜时的愤怒。一个对教育有充分认识的教师,面对类似的情况,是不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的。那个时候赵兵在我眼里就只有学习,只有成绩。否则,我不会因为放学了还要逼着他留下了补上落下的作业,不会因为他的开溜就怒不可遏。如果当时我能够更加细致的了解一下赵兵的情况,或者不是成天一副咄咄逼人的凶样,赵兵也许就告诉我了最为真实的情况,我也就犯不着动怒,更犯不着冒冒失失的去家访了。
本文发《湖北教育.新班主任》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