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四眼先生
四眼先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45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寻“有用的”教育

(2014-06-16 19:39:19)
标签:

教师

学生

魄力

自己

自我否定

毫无疑问,校园内教师提供的教育并不都是有用的。“有的课能给学生一些积极有效的东西,效果是正数,有些课,上了等于没上,多年之后全部忘光,效果是为零,有些课,还不如不上,因为最终负面效果占上风” 。(见《湖北教育-新班主任》2103年第一期《“负数”教育》)

可是,什么样的教育是有用的,什么样的教育又是无用的呢?

这样的问题,在我们教师中间,却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有的老师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学生考个好分数,能够上一个好大学,这样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就是有用的教育,而还有的老师则认为,最终有用的教育并不是那么关注学生一时一刻的表现,而是应该从学生的一生去着眼,教给学生那些对成长影响积极而持久,有着长远价值的东西。

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不同的教师由于秉持的理念不一样,导致他们实施教育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教师个体在观念上的这种的参差不齐,必然导致他们有些的言行偏离学生需要,致使他们带给学生的教育出现了偏差。正是因为如此,如果不客气的说,现实中一部分教师所实施的教育并非都是有用的。比如,那些认为能够让学生考个好分数,考上好大学而不顾学生死活,动不动就要罚抄多少遍的教师,就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深刻反思,其理由就是因为他在错误教育观念下做着投机取巧的行为,对学生的一生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好处,对学生来说也并没有实施有用的教育。

一个教师存在的价值,或许就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有用的教育和引导。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孜孜以求的给学生施加有用的教育,“如果一件事情短期有价值,中期不明朗,长期有害,这件事情绝不能做;反过来,如果一件事情短期看不到什么价值,中期不清楚,长期有益,这件事一定得去做。教育应当关注的,正是长期价值。”(见《湖北教育-新班主任》2103年第二期《教育当关注长期价值》)我们虽然每天都在对学生实施教育,但是只有保持审慎的态度,时刻站在对学生整个人生是否有益的高度的审视和评判,探索哪些教育有用,哪些教育无用,才能在教育学生方面不犯错误,不走偏路。

然而,作为一个教育实践者,要想能够做到时常去审视自己的教育对学生是否有益,并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教师自己把自己拉倒审判台上,放着的随大流安逸不去享受,却要给自己找苦吃,挖空心思的自己折磨自己,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打破常规先例去开拓创新的魄力。

追寻有用的教育需要有勇气去否定自己。否定自己,并非易事,在许多人看来,这需要跨越巨大的心理障碍,克服面子上过不去的问题。但是,在当前如果按照是否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益这个标准去评判教育活动,对许多老师来说,许多时候都意味着要否定自己,或者是承认自己之前的做法有不妥的地方,这是一种自我否定,当然更是一种自我提高、自我升华的契机。一个教师如果有勇气否定自己,就意味着他能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做到理性的去教书育人。

换一种角度去思考,否定自己也并非面子问题。而是否实事求是的问题。任何人做事都得讲究实事求是,作为教师,讲究实事求是其实就是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在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务实求真,追寻有用的教育。因此,如果一个教师只讲真理不讲面子,进行自我否定也不难。一个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做到自己否定自己,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积极进取姿态和一种昂扬向上的勇气。

光说不练是假把式,追寻有用的教育,还需要敢于打破常规,积极开拓进取的魄力。作为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有勇气否定自己,承认自己的教育过失,而不积极想办法去化解问题,同样是不够的。如果说否定自己是发现问题,那么在否定自己之后提出改进措施,敢于打破常规,开拓创新同样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有质疑常规、打破常规的能力以及革故鼎新的智慧,更需要有勇于同常规决裂,锐意开拓进取的魄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