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给“出格”的最好一课
(2012-04-14 22:58:41)
标签:
教育 |
身处青春期的中学生不听“安排”、独树一帜,甚至做出某些逆反的举动,并非多大的新闻。反倒是该校汇龙中学对待此事的态度,值得成年人尤其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者借鉴思考。
保护未成年人的自尊心,坚持让“言论不当”的学生把话讲完,能有多少老师、多少学校有这样的心思和气度?
答案恐怕很难乐观。
曾有这样的故事:小学生进校不跟老师打招呼低头而过,老师提醒家长,让他们连续几个早上陪孩子一同步行上学,见到小鸟说声“早上好”,见到目光相接的路人说声“早上好”,结果一进校门,孩子向老师的问好变得特别自然。也听过这样的讲述:孩子入学第一天,学校会发一本厚厚的指南,第一部分是《权利》,上课举手的权利,给老师提意见的权利,受同学欺负时投诉的权利;第二部分是《义务》,上楼梯靠右走的义务,穿校服的义务,按时完成作业的义务……紧跟着权利的义务,让小孩子觉得平等公正、理所当然。
可惜这些故事发生的地点,大多数是在国外。像汇龙中学这样“坚持让他讲完”的学校,在我们身边遍寻难觅。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过家长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事实上,被孩子惹怒,往往是大人情绪失控的表现。凡是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的人,都会冷静、克制、宽容地对待孩子的“出格”,耐心分析问题的起因,寻找有效应对的办法,而不是声色俱厉地搞“激情教育”。
教育如此,社会管理也是如此。为什么那个面对老人错拿游戏币当硬币却从不拆穿的馄饨店,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为什么有的小区自助小卖部,敢于让顾客自己付账却几乎没有丢过钱物?那是因为他们懂得,激活人的良知,更多的时候要靠鼓励和信任。(来源:人民网)
前一篇:今天,教师应该怎样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