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手记(4):来个老师吧
(2011-10-27 12:49:03)
标签:
赵校长乡村教师手记老师们末位学校 |
分类: 《乡村教师手记》 |
1
师资短缺,一直都是赵校长头疼的问题。
赵校长还记得,每年开学的时候,教导主任都会把他堵在办公室里要人,“你得想想办法,找教育局要人。否则,有几门课确实开不了了,万一不行,找个民办老师也行啊!”
每到这个时候,赵校长总是一年的苦笑,没有办法。怎么说呢,学校在乡下,环境艰苦,新毕业的大学生会嫌这里条件差,本县的老师又会嫌这里偏远,学校也向教育局打了好多报告,可就是没有新老师过来,最终都是不了了之。想到这些情况,赵校长的内心有些酸楚,最终还是放弃了向上级要人的方法,决定自我加压,在自己内部自己解决。“你再想想办法吧,还可以给我加点儿,要是还不行,下午我们一起再作作老师们的思想工作,给他们再加点儿。”
赵校长的这一“再加点儿”,虽然终于保证了学生开齐开足了各门课程,可是在所有代课的老师们中间,有人已经是62岁的高龄,还有的年轻人一周课时数30余节。
2
其实,这么多年来,赵校长所在的X中学还是来过的一个老师的。
他就是X中学中最年轻的教师李X。
“说起来,当初到学校报到时给印象太深了”,李老师到现在也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赵校长的情景。“那是8月下旬的一个上午,我转了数次车之后,终于站到了饱经沧桑的赵校长面前。“来了,就好。来了,就好。”赵校长很是激动,抱着年轻的李老师,眼里含着泪一遍一遍的唠叨。”一说起这些,李老师就来了兴致。我知道,这样的经历已经成了他美好的记忆。
小李老师说,他最初是来资教的,“当初也并不是思想境界多么崇高,大学毕业了就是想先找个工作,看见招聘资教老师,我就报名了”。但是,他也曾经在内心斗争过,他说“我虽然有些思想准备,但是到了学校以后,我还是有些意外,头脑中曾经幻想的美景总是一遍一遍的和现实残酷比照,我甚至开始有些后悔。但是已经没有退路,所以只好咬紧牙,横下心来住下,开始自己全新的生活。
3
“我们的这所学校就是乡村学校的一个缩影”赵校长说,“学校总是被缺少老师困扰,而老师总是理想与现实间抗争。我们每年都要向上争取政策,然后积极做工作不过,争取用我们的行动把他们都留下来,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应该说留下的都是些超越了功名利禄的英勇者,他们都是真心热爱教育的,热爱孩子的人,他们都是好样的。”赵校长说的时候,非常的平静,满脸都是真诚。
望着眼前这位饱经沧桑的校长,我突然觉得自己渺小起来,开始对他们肃然起敬。因为,从赵校长和李老师的身上,我突然明白,这些乡村教师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知道了他们为什么坚守,为什么默默地做着牺牲。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乡村教师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