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待自主招生联考能够成为中国的“常春藤联盟”

(2010-11-23 15:27:04)
标签:

中国

常春藤联盟

联考

精神内涵

宾夕法尼亚大学

四眼先生

2011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依然在不断调整。

继清华大学的“五校联考”变“六校联盟”之后,日前,一则“给力”的消息又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香港大学、厦门大学将组成八校联盟,进行‘八校联考’的自主招生考试,共同委托北京大学命题……”

更有消息称继清华、北大两大高校分别领衔的联考阵营形成之后,教育界再次传出声音,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八所高校也在酝酿成立“第三集团”。

国内的高校纷纷争先恐后的抱团发展,对此,各方反映积极。许多人国内这些知名大学的自主招生联考给予了的期待,认为这将是中国高考制度的一项前瞻性试探性的尝试,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有人甚至说“一旦联考实行,则意味着中国版常春藤联盟雏形初显”。

说起常春藤联盟,熟悉美国教育的朋友应该都熟悉。常春藤(Ivy League)一词通常是指美国东部八所包括哈佛(Harvard)、耶鲁(Yale)、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等在内的八所公认的一流大学,它们的历史悠久,治学严谨,教授水平高,学生质量好,因此常春藤大学又时常作为顶尖名校的代名词。如今,“常春藤联盟”被用来指代这些学府所共有的学生素质、教育价值观、质量标准、办学传统与特色。所谓的哈佛人、耶鲁人即意味着:爱好运动、公正、勇敢、谦逊、富有人格魅力以及领导能力,这是“常春藤联盟”的精神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常春藤联盟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因为在招生中掐尖,而是这些大学所共有的精神内涵。

然而,与之相比,国内的这些自主招生联考联盟成立的初衷却与美国“常春藤联盟”学校追求的精神大相径庭!我们注意到国内自主招生联考联盟宣传的其目的在于利用优质办学资源互补优势,联合开展教材建设、学分互认课程、共享远程教育平台等方面!

这样的联盟,仅仅是联盟内共享了大学的教育硬件资源都,属于物质层面,尚未触及“常春藤联盟”的精神与价值层面。而这种小范围内的共享,表面上9所高校内部打造了一个无壁垒的平台,但联考学校本来在国内实力更强,这种共享无形中加强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况且,和真正的“常春藤联盟”学校教育费用大部分来自社会捐助所不同的是国内联考学校背后财力更多的来自于国家财政,这种小范围的开放,实际上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的再集中,显然在招生、政策等方面容易变成垄断。

大学之间联动,共同培养学生,构思是好的。可如果这种构思不是真正为学生的权益着想,而只是想创造一种概念,甚至是某种噱头,就极有可能成为“政绩工程”。所以,中国的N校联考,要想不变味,要想成为中国版常春藤联盟,还需要更多的关注,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