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湖北省学校研究性学习城乡教育马太效应四眼先生教育 |
连着两天,四眼先生所在学校高二年级的近五百学生、部分班主任老师、还有校长,都加班了......
校园内凌晨一两点还有学生走动的身影,三四点还有老师交流的动静,到四五点还有为加班亮着的灯.....
湖北省的课改要求,高中课改注重网络化管理,所有的高中学生学习的一些过程资料均需上网填报,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网上系统自动根据上报的资料评判出学分以及成绩两个评价纬度,以决定学生是否可以高中毕业。这样的要求自然每个学校都不敢忽视,而这次我们师生动用了学校可用的全部设备(其中还包括部分教师的个人电脑),如此拼命也仅仅只是为了能够赶在最后时间之前按要求完成填写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网上填写任务。
在最后填写结束之时,有人发出了感慨:“总算结束了”。而更有人说:“我们如此课改,可能是那些政策设计者没有想到的吧!”
而据四眼先生了解,近几日,为赶在最后时间之前,师生熬夜加班加点的农村学校并不止一两所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之所以出现这种原因,有老师也分析了如下原因:
首先是农村学校的设备跟不上,学校微机室(多数是数年前建的),现在设备严重老化,却无力更新;其次,课改网络平台设置不合理,学生分组过于庞大,一个班就是一个组(网络生成),学生互评必须人人到位,工作量大;第三,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缺乏基本的微机操作技能;第四,学校微机室是支撑全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平台,每天几乎在满负荷运转,学生上网填写相关内容只能是见缝插针。
农村高中遭遇了课改管理方案,现实一地鸡毛!
也许,这些事情对于城市的学校来说,轻松自如,小菜一碟,可放在现实中的经费短缺、教学设备严重配套,师资短缺,质量难以保证的农村学校只能是无奈了。
应该说新课改是基础教育是一次重新洗牌。对农村教育来说是挑战、也是发展契机,如果克服了困难,抓住了机会,赶上甚至超过城市的学校发展的水平,是大有希望的。但被困难圏缚,政府教育投入上依然偏重重点校,势必导致新课改出现马太效应,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农村学校在新课改中被边缘化不可避免,农村学校在课改中将处于非常尴尬的处境。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农村学校的老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走出来,克服城乡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评价方式存在“城市化”倾向等困难。但坦率地说,农村学校由于受经费、师资、环境等因素影响,课改的很多举措仍然无法像城市学校那样落实到位,比如一些农村学校实验设备缺乏,只能做演示实验,探究性实验根本无法开展;一些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形同虚设,课程表上每周两课时的研究性学习往往被其他科目占用;很多学校没有通用技术教师,无法开设这门课程等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使得城乡教育差距在拉大,农村学生在高考中越来越处于劣势。应该看到,这些问题都是农村学校本身无力解决的,因此,就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投入,多方支持,来改善农村课改的外部环境。
在关注航母高中的时候有没有人关注最简陋的高中学校呢?
林素川: 航母式高中俱乐部--山东莱州一中:占地400余亩、投资5亿多元、能容纳7000多名学生。学校建有教学楼8栋,综合办公楼1栋,学生公寓12栋,食堂1栋,体育馆1个和标准田径运动场地2个,现在有学生7000人,上千名教职工。一度每个年级80个班,在校生1.2万人,超过普通高校的规模。
201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