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稿费语文教室积累词语颜色对比四眼先生教育调皮学生乡村教师征文 |
分类: 文学作品 |
从上幼儿园到现在参加工作,在教过我的几百个老师中间,最让我难忘的是高中时教我语文的孙老师.
我记得孙老师写的一手好文章,经常会在大报小报上发一些豆腐块儿。文学的,专业的,总是不断,因此他的稿费每次虽然不多,但源源不断。每次拿到稿费之后,孙老师总是喜欢把我们叫在一起,然后把那些稿费直接送给班上最困难的同学。有同学难为情的,他总会说:“这又不是我的工资,我还多着呢。我只是给别人写了篇作文,下次我们一起写,到时候我们一起挣稿费。”那个时候正是艰难时期,同学们都很困难,因此许多同学受过他的这种资助。同学们拿了钱,大多会去食堂买点菜,加加餐。每每这个时候,别的那些同学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指指点点的说“你看那些人又在大吃大喝。”而吃的人总会非常自豪的说“是孙老师请我们的。”
这样吃着这样笑着,许多受过孙老师这种资助的人开始慢慢地觉得有些不光彩,好吃的是孙老师给的,那是孙老师的恩德,并不值得炫耀,于是才想起了在资助我们的同时,孙老师的意思的重点在那半句怪怪的话“下次我们一起写,到时候我们一起挣稿费。”
于是有人偷偷的给杂志、报纸投了稿,然后眼巴巴的等着,可稿费自然不是那么好挣的,稿子终究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我们只好独自郁闷,暗自神伤。然孙老师似乎是看穿我们的心思似的,走过来安慰我们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得先做足基本功呢.......”许多人恍然大悟,于是放弃了偷偷给报纸、杂志投稿的想法,开始老老实实的听讲,课后踏踏实实地积累词语,琢磨言辞达意......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孙老师其实语文也教的非常好。我至今还记得有一次孙老师将语法,说道长句并不比短句表达丰富的涵义时举到的一个例子。那是在我们听讲快头昏脑胀的时候,他突然举例说,一个人在乡间的小路上专心的走路,突然看见一条蛇,他会怎么说?我们都在思考,他却给出了答案:他会一惊的说“快来看啊,这儿有一条又大又长的弯弯曲曲的黑色的蛇”吗?不会,他一定会用一个字“蛇!”来表达他惊恐的状态。伴随着他绘声绘色的讲解,我们先是一笑,然后又是一惊,仿佛蛇就在他的眼前。
就这样,孙老师不仅课讲的好,而且会写一手文章。我们开始觉得眼前的孙老师是个大人物,于是有人肃然起敬,有人甚至开始膜拜,再和孙老师见面,有人自发的先立个正,然后说声“孙老师好。”看着孙老师远远的走开了,才敢迈开步子走开,然终究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主动的与孙老师疏远,不敢和他言笑,不敢主动和他亲近。
孙老师似乎也觉察到了,每每有同学经过,他都主动和同学打招呼,叫到跟前,问一问,说一说,可是同学心里有压力,这样的谈话也像答考试习题一样,问什么就答什么,氛围不很融洽。
然而没过几天,孙老师竟然在早自习的时候闹了个笑话,让他在我们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印象瞬间垮塌。天呐,那天早上他竟然穿了两只不一样的鞋进了教室:一只是红色的布鞋,一只是灰色的布鞋,因为颜色对比特别鲜明,进教室门的那一刹那,前排的同学就发现了,于是忍不住的偷偷地笑,孙老师没有觉察,绕着走廊在教室走了一圈,教室里面炸开了锅,有人终于憋不住了,开始放声大笑,全班也像是被引线引爆,哄堂大笑起来,孙老师抓耳挠腮,不知所措。这时有人用手指指了指他的脚,他一低头,发现了情况,抬起头,尴尬的笑着解释说“早上光线不好,没开灯,我把你们师娘的鞋穿来了。”说罢,调转头回去换鞋去了......
我们又一阵大笑。笑过,却又无法释怀,孙老师按理不会出现此类低级错误,是粗心大意,还是故意使然呢?这个问题我们思考了很久,最终也是不了了之。然而慢慢地,我们原谅了孙老师,倒是觉得穿错了就穿错了,没什么,反而在我们心目中孙老师的形象更加富有生活。
现在回忆起来,孙老师留给我们的就是这些难忘的片段。时光越久,这些记忆就越鲜活。有空的时候,我一边又一遍的回味,年岁增长,才意识到这是我人生经历中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