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线人班级管理卢安克德国四眼先生早恋罚款 |
3月17日sina网消息
3月19日sina网消息
作为一个一线老师,虽然对许多同行管理学生怪招迭出早有耳闻,但我看完这样的消息,真的很有些吃惊。我知道,这样的手段再配合一些非人道的处罚手段在十几岁甚至更小一些的孩子的面前是有一些效果的,因为被抓住的同学一些自由就会被剥夺,可是,从育人的角度看,这是教育吗?透过这些措施,我们预料到的是师生关系的恶化,是强势一方的逼迫,是弱势方的无条件服从,当然也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在学校的课堂中,教师自持真理在握,动辄对学生高声呵斥,表情急促焦虑;习惯于打断学生的发言,过于匆忙地展示自己的答案;或者始对自己充满了太多的乐观和自信,以为一次谈话,一次表扬和批评,一堂成功的教学,就能带来学生持续的根本性的变化,以为那些幼小的生命是一张张白纸,不仅可以任由自己涂写,而且可以刻上难以磨去的痕迹……。而学生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并没有给予太多的注意,而大多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这节课讲的学生所谓的知识点是否记得......
这就是我们的现状,目的非常明显,手法非常简单,效果也会非常明显,但只可惜这种教育违背了教育规律,不是教育,而是在驯养、灌输。因为这种活动无非是向学生传达了一个观念: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学生们只需要记住老师说的就可以了!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习,怎么学就怎么教,这就是著名的“教学做合一”。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需要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细心的引导和耐心的等候。让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在目前这种理想的状况目前很难实现的,因为当许多的一线老师被各种所谓的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以及升学目标折磨的焦躁不安的情况下,还有谁能够真正坐下来关注学生的真正的成长呢?
然而时下的许多教育专家一直在津津乐道地探讨这样那样的制度,总是错误的认为制度可以不断完善以达成教育的目的,殊不知教育的本质不在制度而在于人,当我们的教育不断的被管理者施以这样那样的功能的时候,教育必然与成为悲剧!
好了,休止我们的讨论,轻松一下,去看看一个德国志愿者卢安克理解的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