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状元的诞生,总是让人欢欣,备受鼓舞,即便是与那些状元毫不相干的人。
值得庆贺的是传来消息,四眼先生老家所在的小县城今年也出了一个市级的状元(全省第三)。一时间,小县城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相互祝贺,状元的老师们更是喜极而泣......
然而,当许多人随着媒体追溯这位状员背后的故事的时候,许多城里人认为比起其他别的贵族状元来说这位平民状元的成功更是令人赞叹,更值得人们尊敬。
......出生在深山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至今不通公路,家境贫寒,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供状元读书,什么苦活都干.....
......每周生活费不足70元,没有机会上网冲浪,不会QQ,连看电视都得到别人家里......
......没有坐过小轿车,高考结束之后准备去打工,挣一些钱......
看完这些,四眼先生的眼睛湿润了。可以想象的是相比那些贵族状元来说,这些出生在农村的、没有任何背景的状元的经历更是充满了艰辛,更加值得人们敬佩!
然而,让人尴尬的是:据法制晚报报道,各地可查家庭背景的高考第一名考生,超过一半来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和公务员家庭,来自普通职工家庭的孩子占了三成,几乎没有来自农村的状元!从考生居住地来看,来自直辖市、省会(首府)和其他大中城市的考生超过了七成。此外,他们超九成来自重点中学。中国校友会网6月30日发布的209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状元就读中学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大多位于经济和基础教育较为发达省会或地级城市;其二,基础教育比较发达的省市自治区,培养出高考状元的中学分布相对均衡;其三大多是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的省属或市属重点中学与名牌中学,没有一个来自农村中学!
高考状元的诞生是奇迹,是努力、拼搏的结果,但更是需要状元背后肥沃的教育土壤,面对很多高考状元都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越来越多的状元越来越明显的呈现“农转非”的趋势,四眼先生认为这种现象已不仅仅是高考对素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拔,而是僵死的高考制度对农村民考生的不公!
人们常说高考是公平的,可是我们应该看到高考仅仅是分数面前的公平!
作为一个在农村出生、长大,而今在一个小城当老师的四眼先生更是深有体会,因为清楚的知道许多农村学生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放学之后需要自己做饭、洗衣、打柴、放牛.....甚至帮家长下地干些农活,对于那些MP3等洋玩意,更是不敢想象的东西。而许多城市学生的生活就是学习,越是好的学生越是如此,许多学生从小放了学就被送去上补习班、特长班,而家长则是在一边全力搞后勤服务。可以说,在高考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被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在高考的现行模式之下,农村学生一出生就输了。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着很大比重,要想实现富民强国的梦想,没有农村的大发展是不可想象的,而教育的先行作用不可低估。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城市考生、富裕家庭的考生在高考面前占有优势,但这并不说明这些考生比农村的考生更聪明、勤奋。相反的是农村平民考生相比城市考生、富裕家庭的考生,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坚韧、自强、自立等优秀品格以及感恩,平和的生活态度。
然而,农村状元你在哪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