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进小学教材教是引狼入室吗?
(2009-05-04 23:13:40)
标签:
杂谈 |
网络游戏进小学教材教是引狼入室吗?
◎文/四眼先生
据了解,从这学期开始,武汉市小学四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本中,网络游戏“摩尔庄园”作为网络及其应用部分被收录进教材,占两课时的内容,介绍了摩尔庄园如何注册、登录以及操作的方法。5.3日著名戒网瘾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通过长江商报呼吁有关“摩尔庄园”游戏被收录进武汉市小学教材的做法是错误的。他担心的是“如果孩子学习带有网络游戏的教材,那么学生上网成瘾的比例很可能会迅速上升。”“这会给孩子造成误导,让本来就喜欢玩游戏的小孩更容易成瘾”。这个呼吁迅速被各大媒体关注,一时间遭到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网友说“中国现在就是怕孩子这样,怕孩子那样,结果孩子还是什么都做了,与其去禁止,不如合理引导。”
也有网友说“记得自己小时候学电脑的时候感觉很枯燥,也很深奥、神秘;慢慢不感兴趣了......通过自己的经历,感觉培养孩子对电脑的兴趣是最重要的,一旦感兴趣了,那些单调乏味指令才会让孩子真正喜欢;从游戏入手让孩子对电脑感兴趣未必是好办法,控制不住的话就会玩游戏上瘾,而电脑知识却学的不怎么样。怎样将电脑知识变成让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主动去学才是我们要考虑的。”
还有网友说“家长如果真的想教育好孩子,还是多了解一下现在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要寄希望于禁掉一些“肮脏”的东西。这样只会让孩子缺乏免疫力。”
四眼先生的观点: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做的不够或者过了头,都会出问题,我想玩网络游戏也是这样。可是我们有许多家长总是想象力很是丰富的。在他们看来孩子上了网一定是在玩游戏,而玩了游戏一定是要上瘾。从来就没换个角度想过自己的子女用电脑上网能不能开阔一下眼界,能不能借助互联网这个工具进行正常的学习、交流。总是一切貌似对孩子有利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办到,而看似对孩子有些影响的东西总是设法阻止,总是希望着自己能给孩子最好的受教育、最好的条件,从来没想过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喜好,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自己做主选择。从来没想过即便是家长对儿女再熟悉,也不能代表他的全部。于是家长的包办代替只会使许多孩子不领情,到头来是家长非常辛苦,觉得自己非常伟大,但子女们却觉得自己最最痛苦,最最不幸。这种因为家长没有注意到孩子本身也有选择的需要造成的家庭不和谐在我们周围其实是很常见的。
有人说小孩子万网络游戏,因为意志力不强,会使得他们上瘾,所以需要保护。这种说法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任何人的意志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机会锻炼从而培养的。小孩子意志力的锻炼,是家长学校对孩子深入培养的部分。可是对不利环境的围追堵截,看似规避了孩子接受不利环境的影响,可实际上也抹杀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既有利也有弊的,任何人只有合理的掌握事情的发展规律,加以合理的利用,从而达到扬长避短,为及所用的。作为小孩子,除了学会怎么做事,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去甄别。如果家长不是去引导,而是一味的去限制小孩这不准做,那不能做,小孩一定会受到很大压抑。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一味的担心网络游戏进了教材会让学生沉迷游戏那绝对是次要的,重要的却是让孩子丧失了一次光明正大的认识网络游戏的机会以及长时间的压抑导致的性格变化!我们周围许多孩子面对一个新的情况束手无策就是反面的例子。可以设想假如这个“摩尔庄园”游戏真的从教材中删掉了,或者老师、家长都来反对玩网络游戏,视网络游戏为洪水猛兽,并不能完全阻止孩子上网成瘾,而是一定会有孩子偷偷的玩,而且玩的时间远不止每周一两节课的时间,上瘾的照样会上瘾,反倒是孩子除了上瘾,错失了解网络游戏的机会外还会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
所以个人认为网游进小学教材教不是引狼入室。而教育这样怕这怕那,被牵着鼻子在走,少了太多的主动,恰恰是我们的现在的教育的最大的悲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