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考学子:下辈子不给农民当儿子

标签:
杂谈四眼先生 |
弃考学子:下辈子不给农民当儿子
◎新浪独家原创 ◎文/四眼先生
这是四眼先生的几年前的一位学生的文章。
虽然当时在校非常优秀,却老早辍学到南方打工去了,当时对他的辍学,四眼先生和许多人一样倍感惋惜,苦苦相劝,却挽留不住。
在重庆万余名高中生弃考的消息爆出之后,四眼先生的这位学生发来这样一篇文章,虽然解开了当年辍学之谜,但更让人嘘唏的是教育不公平给四眼先生的这位学生带来的遗憾.......
以下,就是原文照发的学生的文章:
无数次的我衣着光鲜的外衣,在众人面前自豪的说“我来自农村.....”他们顿时要么窃窃私语,要么垂下眼皮,悄悄的溜走了......也不管我在多少人的面前,也不管我是在演讲,还是在聚会的人群中闲聊,总之几分钟之内,我面前的气氛就会急转而下。几次之后,我都有些后悔,虽然每次说过那句“我来自农村.....”之后,我都想解释:“我也是成功者,我来自农村,但现在已经不是农民。”可是我觉得,有关解释是多余的,那句“我来自农村.....”就已经让他们听性全无了,还能怎么解释呢?
我有时也想,我再也不在人前说“我来自农村.....”,可是一则这样心里好像对不起父母,二则我也不是一个善于说谎的人,况且我确确实实来自农村,骨子里淌着农民的血液。所以,每次就想如果有来生,我下辈子一定不给农民当儿子。
第一个原因:接受不到大量的优质的教育。我的很多的兄弟其实都和我一样聪明,一样勤奋,可是读了几年书,最终还是农民。我最初想不通,但是每当周末看见学校的那些“跑教老师”之后,我就明白了。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学校的老师能调走的都走了,不能走的就在城里安个家,当“跑教老师”。
好不容易随父母来到城里吧,父母遭城里的人白眼不说,我们读书还要交借读费,那些城里的孩子争着要去的名牌的学校是想都不要想的,倒是有农民工子女学校,说到底还不是一个零时凑起来的学校吗?
第二个原因:没有背景。我好不容易大学毕了业,且不说当下找工作难的情况下我的那些城里的同学老早就凭父辈的关系找好了工作,最可恨的是,我好不容易工作了,也恋爱了。可是我未来的丈母娘一听说她闺女找了个农村姑爷,头就摇的像波浪鼓,说什么“门不当,户不对”,他nnd,农民的儿子当女婿都受歧视!
第三个原因:见识少,交际受阻。我来自农村,自然多见树木,少见人烟,什么芭比娃娃呀、麦当劳啊,听都没有听说过,我所熟悉的就是牛啊羊啊的。每次和同学们聚会,他们这时尚,那流行的都谈的天花乱坠,我都插不上嘴,只好一个人呆在角落里,默默的一个人。
3.28日各大媒体报道了重庆万学子高考缺考的消息,博客、论坛上有许多关于此事的讨论,有人说这是读书无用论的表现,也有人说这是教育功利化的表现。而作为一个来自农村,在农村一线从事教育的工作者的四眼先生认为:这是中国教育城乡不公平的一个表象!
就在这时,四眼先生的这名学生发来此文,诉说农民后代的艰辛,看后、想后让人心酸.....
在此,呼吁那些把持着话语权的城里人多关注关注处于弱势的农村教育!
推荐阅读